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伊犁日志
  • 朱崇生
  • 3183字
  • 2024-09-25 15:36:32

自序 致我的“上帝”

我的“上帝”,是愛我的人,也是我愛的人。今天,我要向我的“上帝”,忠實奏告。

我要奏告“上帝”的是:我是一個不走進任何文學圍城的單身姐,是一個漫天行走的苦行尼。所以,我可以不帶指令,不受牽絆,信馬由韁,我行我素……但是,我敢為自己的靈魂保鮮,敢為作品《伊犁日志》保鮮,我一定以最自然的色香味,打開您的味蕾。前提是只要您愿意隨我苦行,路就會越走越寬,味也會越來越濃……當然,如果說《伊犁日志》的描寫不夠深刻,那是我先天才思不足,能力所限,還請多多體諒;如果說作品不夠真實,那就是我的人品出現了故障,如若這樣,不要說主動去承受您的口誅筆伐,就連我自己也要將自己撻伐得體無完膚,并心甘情愿,絕無怨言。

我又要奏告“上帝”的是:《伊犁日志》的誕生,還要追溯到2012年中旬。其時,剛從小作《萬花秋月》里“遍體鱗傷”爬出的我,在休養一年后,祖師爺輩的李坦教授就經常光臨“浥塵書屋”,又開始數說揚州的一些人,只懂得津津樂道小說家筆下查無實據的杜十娘和韋小寶等人物,卻一直冷落著為民族作出了巨大歷史貢獻的江都公主劉細君時,總是神情激動,義憤填膺……每每這時,我的內心往往也被他老人家攪得心躁。可時間久了,有一天,對這位兩千年前的歷史人物,我忽然也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便一頭鉆進了故紙堆,開始搜尋起細君公主的蹤跡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年多辛勤的搜集、整理、思考和學習,細君公主的人格精神和若干歷史功勛,終于漸漸地浮出水面,并被我分成三大亮點,再從時光的隧道提取出來:首先,細君公主是祖國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統一的拓疆者,也是早期西部開發與絲綢之路的先行者和踐行者;其次,她的詩作《悲愁歌》突破了在此之前“詩言志”的藩籬,而成為一個向抒情方面回歸的重要節點;最后,作為樂器琵琶的首創者,她又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可以說,類似細君公主的歷史功勛,除了唐代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還未曾有一個人可以和她媲美。而我們的民族,也正是因為有了她們的歷史功勛,才有了給那些“極端自由主義者”的最好回應。

直到這時,我才理解,李坦先生為何每次提起細君公主,心情總是那么激動與不平,以至于為之奔走吶喊了數十年……因此,我的內心突然萌生了一股為細君公主寫傳記的強烈沖動。記得當時,我就斬釘截鐵地對老先生說:我要代他老人家到新疆去探親,再將他念叨多年的細君公主,從古代烏孫請回家,而且,說動就動,于2015年6月26日,我終于背上行囊,懷揣著準備了一年多的入疆歷史資料,以及已創作兩萬多字的《劉細君》,再帶上無數和李坦教授一樣的揚州人的情感與重托,只身遠赴新疆,探尋公主去了……

然而,來到新疆,事情卻發生了一點變化。在伊犁州新源縣熟悉了大草原的生活后,為尋找細君公主的家,我又回到了尋找赤谷城的正途,因為我知道,公主的家在一個叫“赤谷城”的地方,而赤谷城因建在紅色的山谷而得名,可赤谷城在哪里?我卻不知道……所以,我尋到了特克斯縣,在八卦城遇見了沈建國先生與黃江勇兄弟,在他們兩位請我看過特克斯齊勒烏澤克鄉的博斯坦古城遺址和周圍一些紅山頭后,說這里就是古代的赤谷城遺址。于是,就有了7月21日晚宴上,沈黃二公對我的突然“發難”:強烈要求我寫一篇佐證赤谷城就在他們特克斯的論文,并且還要發表在公主娘家的媒體或刊物上。老實說,這可難壞了一向搞“個體主義文學”的我,終是敵不過草原酒水文化的進攻,只得應下,條件是附在我現創作品《劉細君》的后面。而沒想到的是應下的一篇千字文,卻成了一把火種,竟轟轟烈烈地燃燒出一部三十余萬字的紀實長篇游記《伊犁日志》來,如此,倒成了細君公主未“出宮”,“宮女”卻已行萬里,只落得個喧賓奪主。好在她們都是同一個使命,也就不管她們是“賓”是“主”了,干脆在赤谷城里,先將《伊犁日志》這個“賓”趁熱打鐵,該出爐時就出爐,好恭恭敬敬地呈給“上帝”們品味起來再說。

我還要奏告“上帝”的是:作為一部紀實長篇游記,《伊犁日志》里都說了些什么?這個問題,我在前面說過,只要諸位愿意隨我苦行,在下就略說一二與您一聽:作為一部紀實長篇游記,《伊犁日志》和長篇小說不同,因為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作為鋪墊。但作為同樣的長篇,這部作品卻有著“我尋找細君公主”的時間主軸,以層層疊加與遞進的方式去鋪展,將我尋找細君公主的每一個活動都靈活地游潛于作品之中,最后再將尋找公主的情節,一步步推向高潮……所以,時間就要退回到2015年6月26日這天:為了尋找細君公主,我帶著滿腦子的神秘感,于這個充滿“水火”籠罩的日子,終于從揚州出發,接下來的日子,便有了在沒有通信網絡的新源縣那拉提大草原那“太陽升起”的地方,深度體驗細君公主當年在草原上那種原汁原味的游牧生活;便有了在新源縣齊力蓋大草原那最令人難忘的五天時光;便有了在特克斯縣齊勒烏澤克鄉看到的古代赤谷城遺址;便有了在昭蘇縣夏特柯爾克孜民族鄉看到的“江蘇省揚州援疆干部援建”的細君公主墓地;以及有了心中裝滿神圣感的我,在最后的依依不舍中,飛向了更高曠的天空……

是的,這就是我在《伊犁日志》中度過的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是嗎,當我走在赤谷城的遺址里,踩在扎破我雙腳的草根上,踏在這原生態的大草原中,不見了戰火的硝煙,沒有了戰爭的尸骨,這不正是我和邊疆人們的共同追求嗎?是啊,就在這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我看到了健美清爽的伊犁風光,所呈現出的一派自然祥和的歡樂氣氛,這種和平與安定的自然環境,正展現了漢族與哈薩克族兩個民族為之奮斗的共同追求。我永遠也不能忘卻的是哈薩克人率真的熱情,就在他們的氈房里,我真正體會到多民族的團結與和融給我帶來的無比溫馨的感受;還有沿途看到的漢家公主紀念館、八卦城等眾多人文景觀與建筑,無不顯示著漢族與哈薩克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再有我們揚州援疆人與新疆地方工作者的親近與友好,以及他們的青春奉獻,正是細君公主當年理想的一個新的展示與升華,體現了細君公主的歷史貢獻對后世所產生的影響和啟示。應該說,這種和平的景象就是一個“后劉細君”時代的呈現,更是細君公主當年業績的延伸。

……

奏告到這里,我又想起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沒錯,作為一個不斷學習的文學創作者,盡管與“學者”的神圣稱號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我絕對是以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來認真對待《伊犁日志》中的每一字句。比如,在寫到特克斯縣的文史部分,搞“個體主義文學”的我,自然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走完每一步。因為,《伊犁日志》是要接受“上帝”們檢閱的。而作為一個“個體”作家,我堅信:一部負責任的傳記與實錄,一定能夠敵得過文學的虛構與夸張。正因如此,《伊犁日志》就一定能順利通過您眼中的封鎖線,從而直抵您靈魂的深處,引發一場您我之間的共鳴。同時,我也堅信:對于《伊犁日志》里偶或出現的小小“謬論”或“悖論”,也將沒有一個人去在乎它的存在,更沒有一個人去眼紅這個渺小到塵埃里的那點自由。《伊犁日志》無需如各路文豪力作那般科班與高超,也無需那般光鮮與奪目,只需隨一己之心愿,直奔那遼闊、俊逸、高暢的草原之境,貪圖的就是讓靈魂奔出一個淋漓盡致,奔出“上帝”眼中的一道異彩。

在此,我要感謝已經品味或正準備品味《伊犁日志》的“上帝”,雖然我無法知道你們品味過的感覺如何,我卻有能耐恰如其分地管好自己手中的這支筆,只要這支筆是忠于我的,那這支筆就會忠于歷史和現實,既然忠于歷史和現實,那這支筆所傾訴的,就一定值得“上帝”一閱!

最后,我更要感謝出現在《伊犁日志》里的人們,因為有了與你們的交集,才讓我抓住了一段屬于你們的光影,才使小作有了令人矚目的亮點。所以,真正留下色彩的是你們,而我手中的筆,僅僅是為諸位代勞而已。

瞧,我的筆,還在滴著不盡的飽滿與愛意……該停了,我親愛的“上帝”,此時此刻,我站在赤谷城的制高點上,緊扣著真實的歷史的脈搏,向您發出深沉的呼喚……

是為序。

2019.7.31

于浥塵書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瓮安县| 临澧县| 简阳市| 德令哈市| 奈曼旗| 新绛县| 巴彦淖尔市| 崇仁县| 三明市| 平谷区| 邵阳市| 湖北省| 忻州市| 普宁市| 临安市| 昌宁县| 温宿县| 疏附县| 新野县| 达尔| 丹棱县| 新巴尔虎右旗| 竹山县| 巩留县| 徐汇区| 抚宁县| 铜山县| 黄石市| 娄底市| 保山市| 宜兰市| 通州市| 英德市| 抚宁县| 昌吉市| 马龙县| 壤塘县| 商丘市| 高淳县|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