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一攬芳華
- 俞觀南
- 4374字
- 2024-09-28 21:48:23
薛芳華是被客廳里的爭執(zhí)聲吵醒的。她昨晚失眠了,只睡了兩個多鐘頭,她本想永被子捂住頭,奈何客廳里的聲音執(zhí)著地鉆進她的腦子里,突然夾雜著一句帶著濃濁口音的男人聲音:“我不管,總之這個機會過時不候,你得把她給我叫起來!”
“你小聲點兒,華兒本來睡得淺,這幾天又都忙到很晚,把她吵醒了對你有什么好處?”陶念娣十分憤怒,但還是壓低了聲音,盡量不想吵到薛芳華。薛芳華煩躁地堵住耳朵,最終只得揭開被子,不情不愿地爬了起來,走到客廳門口,屋里的人果然是薛川。他比陶念娣足足高出一頭,一頭鬢發(fā)已經花白,臉上密密麻麻布滿蒼斑,瘦長個子,一雙削腮,古銅色的面皮繃得緊緊的,被烈日海風磨得發(fā)了亮,他的鬢腳子起了花。薛芳華一向和他不親,看到他只硬邦邦地叫了一聲:“外公。”
薛川點了點頭,打量了她片刻,面色緩和下來:“華兒,怎么瘦了這么多?在上海吃了不少苦頭吧?”
“還好。”
“亂說,早就跟你說了,一個女孩子考個師范多好。離家近,工作又穩(wěn)定,將來也方便照顧家里,自己非要考到上海去吃苦,現在受到教訓了吧?”
薛芳華敷衍地笑了兩聲,不想和他再繼續(xù)這個話題:“我還約了朋友出門,我先走了啊。”
“站住。”
薛芳華停下了腳步,極力忍耐著,雙手的指甲緊緊嵌入掌心。薛川早年當過兵,因此在家中性格強勢,說一不二。他退伍以后就在供銷社上班,每個月的工資兩千塊,后來供銷社倒了,他的退休工資也比一般人低,卻也是家里唯一拿得到退休金的人。
在薛芳華的記憶里,他即使不再上班,也要每天夾著公文包,穿著一身藏青色的西裝,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通往供銷社那條終年破敗的石板路上,當他下班回到家里研究三國演義,研究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時,陶念娣便做著各種雜活補貼家用,除了做絨花以外,她還要燒柴做飯,洗全家的衣服,還要去外面幫工,接各種臟衣服回來洗,手終年在洗衣粉當中泡得又紅又腫,每當汗水流過眼睛,她就連忙抬手擦一下。
薛家的經濟條件一直到薛芳華中學快畢業(yè)時,薛菡創(chuàng)業(yè)成功了才逐漸好轉。即使薛芳華小時候,他也疼愛過她,但薛芳華總覺得和他之間隔著無法逾越的鴻溝——這種感覺在她站在薛家祠堂里,仰望著密密麻麻的牌位時感覺尤其明顯。薛川在封閉的環(huán)境里呆的時間太久,即使桐花村比起許多觀念落后的偏僻村子已經好多了,但他仍然認為女孩兒最大的出路是嫁個好人家。雖然薛川也抱過她,疼過她,但總拿一家之主的權威來壓她,因此薛芳華年紀越大越不喜歡他。
“我在回村的路上聽到了一些傳言。”薛川也了解這個外孫女,想起自己的目的,語氣緩和下來,“聽說你和新來的村官小趙在處對象?”
“沒有,我們只是普通朋友。”
“那村里怎么人人都在說你們兩在上海就認識了,他是為了你才來到桐花村的,村里人經常看到你和他一起吃飯休息,他還送你回來?”
薛芳華一陣無力,盡管她知道一些村民閑極無聊,只能靠八卦打發(fā)時間,卻沒想到謠言已經傳到這么離譜的地步:“你聽誰瞎說的?我回來才認識他,而且我們只是在工作上才相處了兩天,怎么可能發(fā)展的這么快?”
“行吧,我打聽了一下他家里條件不行,你們沒處對象最好。”薛川說,“我這次去鎮(zhèn)上,正好遇到了以前的一個老戰(zhàn)友,他的孫子比你大五歲,在附近經營著一家繅絲廠,他們家里兩代經商,在城里好幾套房子,今晚上你跟我到鎮(zhèn)上吃飯,他們正好過來辦事,想順便看看你。”
薛芳華愣了片刻才品出他的意思,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我的新工作都還沒定,沒興趣找對象。而且跑來看看我什么意思?他們當我是個東西,順便過來驗貨嗎?”
“你這孩子怎么說話這么難聽?”薛川耐著性子勸道,“人家一家人都是老實人,又正派,條件又好,反正你現在又沒工作,去看看怎么了?要是他們真的看上了你,你后半輩子的日子就好過了,不比在上海的血汗工廠累死累活要強?”
“我寧愿在上海的工廠累死累活,也不會手心向上跟別人要錢。”
薛芳華說完后掉頭就走,薛川把茶杯一摔,怒道:“薛芳華,你給我滾回來!你怎么跟你媽一樣的牛脾氣,我看將來還有誰肯要你!”
“老薛,華兒才回來幾天,想好好休息一下,好端端的別罵人啊!”陶念娣看到祖孫兩又吵了起來,連忙過來打圓場,薛川回頭就罵道,“都是你不會教女兒,一個二個都教成這副德行,脾氣臭還不規(guī)矩!我反正和人家約好了,你下午必須得來。”
陶念娣不敢反駁,被他噴了一臉唾沫星子,薛芳華的火氣蹭的冒了上來,冷笑道:“是你單方面跟人家答應的,又沒有征求我的意見,當然不作數。”
“外公還不是為了你好!你都去了上海十年了,歲數這么大了一個對象都沒找到,我戰(zhàn)友的孫女都在上海找到了有房有錢的男人,還讓人家在房本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虧你讀了這么多書,人家還是個職高畢業(yè),連個對象都找不到,太沒出息了!”
“我去上海讀書不是為了嫁個優(yōu)質男人。”薛芳華被氣笑了,“如果是男方全款買的房子,就算寫上名字離婚了女方也分不到。你既然這么想要人家的房子,就自己嫁給他吧。”
扔下這句話以后,薛芳華再也沒有理會他的呼喊,直接摔門離開了,一直跑到對面的早點店才停下來。她一大早起來沒有洗漱,睡衣也沒換過,只拿了手機,老板一家正在吃早飯,愕然看著她蓬頭垢面地闖進來,拿了手機掃碼道:“給我來一籠包子。”
老板拿了包子遞給她,薛芳華付了錢,他才認出來,隨口說道:“你不是小趙書記的未婚妻嗎?”
“什么?”
“對啊,聽說你們兩原來在上海訂了婚,后來鬧翻了,他一路追到這里來。你們兩什么時候辦喜事?老薛也是我的老鄰居了,他孫女辦喜事可得邀請我來吃席。”
“他不是我對象,我到村里以前根本不認識他!”薛芳華一陣無力,老板還調侃道:“別不好意思嘛,人家都一路追到這里來了,女孩子家臉皮薄,但鬧一鬧也夠了。”
“他真的不是我對象。”薛芳華有些惱怒了,“我不知道你們看到的人是誰,總是不會是我。”
薛芳華拿了包子就往外走,店門口有只小貍花貓,是老板養(yǎng)來當招財貓的,聞到肉香就爬到她身上,眼巴巴地望著她。薛芳華便掰開肉包,把肉餡喂給它,小貍花只吃肉餡,聞了一下包子皮就爬過來,舔著她的手指。薛芳華被逗笑了,正想伸手摸摸它的小腦袋,外面突然傳來幾聲犬吠,她和小貍花都嚇了一跳,它本能地炸起一身毛,對著薛芳華咬了下去。
薛芳華痛叫出聲,抽手時已經多了一圈血印子。老板拿起掃帚就打算揍它,薛芳華連忙攔住他,小貍花便竄得沒影了,她轉過頭看著罪魁禍首,卻發(fā)現趙文瓊牽著一條大黑狗,正詫異地看著她。
十來分鐘以后,兩人坐在村衛(wèi)生院的椅子上。薛芳華打了狂犬疫苗后就一直用棉球按著胳膊上的針孔,緊繃著臉,趙文瓊詫道:“你還在生氣嗎?”
“沒有。”
“那為什么從早上開始你就一直不搭理我?”
“你到底有多遲鈍?”薛芳華嘆了口氣,指著對面,本來看戲的護士立刻轉過頭,假裝在忙活手上的事。“我們兩的謠言已經傳遍村里了,我要避嫌。”
“謠言?”趙文瓊一下子笑出聲來,“說不定明天看到紀敏和碧云,就會把我們傳成四角戀了,你又不是深閨小姐,在乎這點名聲做什么,難道之后就永遠不和異性打交道了嗎?”
“你不懂。”薛芳華早上才經歷過催婚,又不想回家,煩躁地揮了揮手,不禁十分后悔把上海的房子給賣了,下定決心盡快離開村里去換個工作,“你別說了,我決定回上海了。”
“這么快?你才回來一周吧?陶阿婆會很失望的。”
“我現在很煩躁,想盡快回上海。”
趙文瓊打量著她的頭發(fā)和睡衣拖鞋,不禁笑了:“你該不會和家里人吵架了吧?”
“是,我的外公回來了,好日子到頭了。”薛芳華煩躁地說,“我從小就和他不對付,我回來就是為了圖個清靜,有他在我只會過得更心煩。而且我也休息夠了,必須盡快回去工作。”
“在我看來你根本就沒有休息過,每天忙得和陀螺一樣,而且你現在走了,絨花創(chuàng)業(yè)的事怎么辦?你不是做事會半途而廢的人吧。”
薛芳華看著自己的鞋面,沒有吭聲。這片水土滋養(yǎng)了她,但在上海多年以后,回到故鄉(xiāng)的她竟生出在故鄉(xiāng)為異客的感覺。故鄉(xiāng)塑造了她的身體,但母校和上海塑造了她的人格,而今再回到故鄉(xiāng),便發(fā)現它早已不再是自己想象中的樣子。桐花村還是太小了,整個村子都是熟人,無論是從村頭走到村口只要半個小時的距離,還是村民們的閑言碎語,處處都讓她感到難以適應。
她開始想念上海了——即使上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這么密切,但這種距離感正是她所需要的。薛芳華并不是一個熱衷于社交的人,她不喜歡把自己的內心袒露在陌生人面前,也討厭鄰居毫無邊界感地打探她的隱私,但小地方都是人情社會。薛芳華嘆了口氣,有些頭疼地按揉著太陽穴,突然深刻地理解薛菡為什么一定要離開這里。
就在這時,她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從村衛(wèi)生院里走出來,薛芳華不禁揉了揉眼睛,發(fā)現那人正是吳慧倩。她推著丈夫的輪椅走出來,但兩人不知道說到了什么,劉茂林突然惱怒地回頭沖她吼了一句什么。吳慧倩急忙跑過去,但他粗暴地揮開了她的手,隨后自顧自地推著輪椅走了。吳慧倩尷尬地站在原地,還沒縮回手,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
這個時候村衛(wèi)生院的人還不多,護士正閑著,都用好奇又憐憫的眼神打量著這對夫妻。薛芳華和趙文瓊詫異地對視了一眼,到底不能對她不管不顧,便朝她走了過去。一看到熟人,吳慧倩連忙擦了擦眼淚,眼里布滿血絲臉一直紅到了耳根。薛芳華在手機上打出一行字,問道:“怎么了?”
“沒事,我男人今天身體不舒服,所以脾氣不大好。”她謹慎地回答道,薛芳華看出她不想談論自家的隱私,便笑著問道:“我接下來要去外婆的工作室一趟,你要跟我一起來嗎?”
她打下這行字以后,吳慧倩便陷入了沉默。片刻以后,她才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有些羞赧地搓著手,眼神卻不敢和她對視:“芳華,我之后可能沒法來上課了。”
“為什么?你家里出了什么事嗎?”薛芳華有些著急,陶家的學徒就她一個,也是她學的最用心。吳慧倩深吸了一口氣,解釋道:“我實話給你說吧,我男人很不高興,覺得我整天都在陶阿婆這里學習做絨花,家里沒人管,佳安和他想吃口熱飯都沒有人做。”
“難道你就該一天呆在家里照顧孩子和病人嗎?”薛芳華難以置信地問道,“你們家里總要有個掙錢的人吧,一個人掙錢,一個管家,或者兩個人各自分擔一部分,憑什么什么事都要推到你身上?”
趙文瓊見她有些著急,口氣也不甚友好,便攔住了她,溫和地問道:“芳華說的有些直白,但也是我想說的。你一天太累了,又不是超人。如果覺得沒人帶孩子的話,中午飯可以到村食堂這里來吃,我把飯卡給你們。”
“主要是做絨花也賺不到什么錢啊。”吳慧倩的臉上浮現了一個苦笑,“我很喜歡陶阿婆,也喜歡跟她學著做絨花,但到現在我們只能掙點零花錢,我男人覺得不值得,這行也沒前途。他說陶阿婆有你這么個能掙錢的孫女,她男人也有退休金,我們家不一樣。”
薛芳華一時竟不知如何反駁,趙文瓊看了她一眼,問道:“那你打算做什么呢?即使你跟著村里人去種花,或者去城里打工,也沒有工夫來照管孩子。既然他平時都在家里,為什么不能搭把手幫幫你?”
“我男人腿殘了,身體也不好,自己都需要人看顧,怎么能帶孩子?”吳慧倩連連搖頭,“不說了,我得回去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