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詐降
- 家父杜預,干晉自立
- 凰后不孤獨
- 3008字
- 2024-09-19 21:41:34
“前面說的那些話只要不蠢都看的出來。”
杜預又補充道:“最關鍵的你沒被將要勝利的喜悅沖昏頭腦,還知敵軍有殊死一搏的可能性。”
“父親,兒再不濟也跟您那么久了,各方面自然是都有考慮的。”
杜尋里外都捧杜預,杜預豈會聽不出來?
便點杜尋一句:“要腳踏實地。”
“謹遵父親教誨。”
…
就在杜家父子閑聊之際,江陵守將伍延也在和手下密謀。
密謀如何反擊晉軍,伍延不甘心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投降晉軍,正如杜預、杜尋父子二人想的一樣,伍延打算再搏一把。
幾人商議半天也沒敲定到底要怎么做,有人說要趁著天黑夜襲敵軍。
有人說,集結兵力突出重圍逃回建業向陛下告知前線詳情,好盡快調兵入荊州,部署防線。
眾說紛紜,無一例外,這些個提議都不靠譜。
夜襲倒還有可行性,可以趁敵軍沒防備時,打個出其不意,挫其銳氣。
至于突圍出去,這個屬于是最不可行的一個,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都無處可逃。
比起這些,伍延自己也有個謀劃。
待眾人不靠譜的計策都說完后,伍延才道:“諸位可說完了?”
眾人點頭,表示說完了。
伍延開口道:“既然諸位計已說完,我不才,心生一計,或可能成。”
伍延故作遲疑,見狀,立馬有個人很合時宜的開口詢問:“不知將軍心有何計?”
“詐降。”
“詐降?”有人提出質疑:“我軍被圍,不似基德克昌侯那般,何以詐降?若是敵軍趁此一涌而進,豈不成了真降?”
基德克昌侯是周魴,就是斷發賺曹休的那位。
“我之意,并非開城門,而是假以投降,待敵軍想要入城時,不開城門,而是以刀劍相向。”
“如此詐…倒是可以殺些敵人,可也…”
“啪!”伍延不等那人說完,當即拍案而起。
“哼,汝支支我我,可是想留一后手,方便降敵乎?”
被伍延這么一呵斥,那個人也不敢再說了,主要是他也確實有這個想法。
但被伍延當穿戳穿,也只得作罷。
心中卻是憤憤不平。
伍延獨斷,敲定了自己的計劃。
并開始實施,派一親信出城給城外的晉軍送去自己要投降的信息。
一來二去,等到那名伍延派出的親信見到杜預時,已經是第二天清晨了。
天剛亮,管定帶人來時,正值杜預在會見唐彬派來的人。
唐彬是廣武將軍,監巴東諸軍事。
這個巴東戰區就是為了滅吳特意建立的,唐彬也是為了滅吳專門調來的。
唐彬和王濬屬于王濬主,唐彬輔,并不是純粹的上下級關系。
唐彬遣人來,無非是詢問杜預為何不攻城,杜預稍加思索就知道,王、唐二人等急了。
正好,江陵城里的守軍按耐不住了,杜預在從管定口中聽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讓那人回去告訴唐彬,江陵守軍要降,恐有詐,水軍挺近江陵,以作威懾。
那人雖是低級將領,卻也知道此事重大,不敢拖沓,忙起身向杜預告退,即刻帶消息回營。
人走后,杜預分給管定一千人,并囑咐道:“給你分兵,我意不在攻城,而是要補充兵力薄弱之處,防線不可破,速回城下坐鎮。”
“唯。”
管定走了,杜預立即招另一個伍巢和兒子杜尋前來議事。
杜尋幾日閑著無事,還睡不著,只能挑燈夜讀。
這不,一聽說父親召見,立馬就到了,杜尋到后伍巢才匆匆趕來。
“見過將軍。”
伍巢先是朝杜預施禮,而后又向杜尋輕點頭。
杜尋回一禮。
“不知將軍突然召見,有何事?”
杜預簡單敘述一下管定帶回的消息。
伍巢面露喜色:“這不是好事?接受敵軍投降,入駐江陵,我等便立一大功。”
“是好事,但前提是敵軍沒有詐降,而是真心歸降。”
杜預一言打破了伍巢臉上的喜悅之色,反而皺起了眉頭,點點頭:“還是將軍考慮的周到,確實有這個可能,不知將軍打算怎么做?”
“既是請降,便不可不去,雖然詐降可能,如若敵軍真心歸降,反倒是因為謹慎小心而失去了收江陵的機會。”
“將軍您就直說吧,需要屬下做什么?”
伍巢是個直性子,但并不莽撞,只是性子比較直,不喜歡彎彎繞繞,說話也喜歡直來直去。
而且喜怒形于色,是個沒什么城府的人。
“我需要你和杜尋一同帶兵去接受敵軍的投降。”
“將軍可有囑咐?”
“敵軍心思不純,注意觀察,如有異端,不要猶豫,也無需請示我,可直接動手。”
“唯!”
接下令后,伍巢似乎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拱手施禮道:“將軍,此事,屬下一人去即可。”
杜預和杜尋都聽出來了,伍巢這意思分明就是不想讓杜尋去。
伍巢倒不是覺得杜尋跟著去是搗亂,只是單純覺得此去會有危險,不想讓杜尋涉陷險。
杜預平淡道:“既然牙門將軍,豈有不上戰場的道理?不論是杜尋,亦或是你伍巢,又或是管定,都是一類。”
“唯。”
伍巢不再言語。
主要是杜預都這么說了,他也不好再說什么。
只能默默祈禱吳軍是真心歸降,不是詐降。
杜預調度兵力的速度很快,杜預雖然不會騎馬、射箭,但在其他方面一點不差。
例如,謀略、治軍、攻心。
有時候打仗,不一定需要個人武力。
帶上杜預給調度的六千人人,由伍朝調度杜尋為輔,皆是步卒,離營寨后,直奔江陵城下。
來到城下,管定剛把杜預新調給他的一千人分布好就見杜尋和伍巢來了。
管定猜到杜預多半會立即派人來接受城內守軍的投降,只是沒想到來的人還有杜尋。
雖然接受江陵守軍的投降是大功一件,但風險也大啊,而且以杜尋的身份,就是不來,只在后方跟著杜預也能混到軍功。
哪怕是在家呆著,只靠父蔭也能混的很不錯。
所以,管定和伍巢是很佩服杜尋的。
管定詢問:“杜將軍已經安排過了吧?”
伍巢點頭回答道:“由我二人帶六千人前去接受吳軍的投降。”
管定知道此事拖不得,本來敵軍就有詐降的可能性,拖得越久,敵軍準備的也就越充足。
還是要速速前去接受投降才是。
管定也只對二人說了句:“謹慎些,萬事以自保為主。”
···
和管定分開后,杜尋和伍巢二人就迎來了最關鍵且危險的時候。
雖然二人的兵力不少,但如果吳軍詐降也不好對付。
相比較于杜尋的表面平靜,伍巢則是無所畏懼,還對杜尋囑咐道:“注意看城墻上敵軍神態,有半點異常我們就撤,仆在前與守將交涉。”
杜尋點點頭,而后伍巢便策馬去最前頭。
不多時,晉軍臨城下,已經在弓箭范圍內。
伍巢抬手,示意停軍,開口與城內守軍交涉。
“爾等既要歸降,何不打開城門,自縛出城?”
伍巢聲音很大,城內守軍自然聽得到。
作為密謀詐降的伍延正在城墻上等晉軍到來,聽到城下的喊話,伍延事先早就準備好了措辭。
便大聲朝城外喊道:“我等不敢妄自行動,怕將軍以為我等有假降之嫌。”
伍延一邊喊話,一邊示意身邊的親信下城墻去通知早就埋伏在城門口的伏兵。
沒錯,伍延什么都準備好了,現在是萬事俱備,只等敵軍靠近。
至于為什么不用弓箭手射殺已經距離很近的晉軍,則是因為伍延的野心很大。
伍延想的是把城外這些晉軍一網打盡,如此一來才能更好的威懾敵軍,讓敵軍短時間內不敢進攻江陵,如此即可守住江陵。
迫使晉軍不得不留在江陵。
但伍延并不清楚,晉軍此次來犯,是抱著滅國來的。
打不過可以繞,直奔建業才是正事。
···
其實,王濬在順江而下至江陵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
建平至今未能攻克,守建平的是吾彥。
此人早早的就洞悉了晉軍在蜀地建造大船的意圖,因為有廢棄木片被水從上游沖到下游,吾彥撿木片送去建業,提醒孫皓晉國的意圖。
但孫皓不予理會。
而且也不增兵。
吾彥無奈之下,只能自己想辦法,便以鐵索橫江加鐵錐沉江,試圖以此阻擊晉軍順江而下直取建業的謀劃。
只是鐵索橫江之策被王濬輕松化解,雖然王濬化解了吾彥的鐵索橫江,卻未能攻克吾彥堅守的城池。
王濬腦子轉的也是快,既然我攻不下你,那就不打了。
王濬果斷繞過吾彥守的城,直接東進攻打下一座了。
也得虧王濬是繞過了吾彥,如果一直跟吾彥耗著,此時絕對抵達不了江陵。
多半還在和吾彥對峙著。
吾彥能守住倒不是他麾下士卒有多厲害,純粹是吾彥的個人能力足夠強。
不似孫歆那般沒有自知之明,明明沒實力卻想著出城主動迎戰,結果大敗而歸,還被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