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君臣對談
- 家父杜預,干晉自立
- 凰后不孤獨
- 2036字
- 2024-10-04 16:41:40
杜尋自然沒意見,也不會有意見。
娶泰山羊氏女很合適,其家族不弱,和自己家也是門當戶對,正合適。
見杜尋意見不大,杜預便給予羊琇答復。
杜預為了穩妥起見,還打算將此事告知司馬炎,萬一司馬炎忌憚兩家勢力,不允許也是一樁麻煩事。
其實杜預就是太過于小心謹慎了。
其他家族聯姻不也沒事嗎?
但杜預青年時期的經歷至今還歷歷在目,不得不謹慎啊。
杜預順利進宮,近宦在通報后,方才領著杜預去面見司馬炎。
杜預到時,就聽到了王濬的聲音,杜預這才知道,王濬也在。
杜預下意識扭頭看向領自己來的那個近宦,那人忙道:“陛下旨意,請將軍來此,無需再通,可直接入內。”
杜預沒再說什么,殿門敞開,應該不是在談什么大事,便抬步走入殿內。
杜預入內就聽到王濬憤懣不平道:“臣自蜀地而出,直入建業,功勞何其大,不否認王渾也有不菲之功,但為何要處處針對于臣?”
在杜預來之前,王濬就來了,王濬來沒有別的事,就是因為昨天又有人上書彈劾他了。
王濬心中越想越氣,今日入宮,純粹是跑來找司馬炎抱怨了。
司馬炎是連安慰帶許諾一定給予王濬應得的獎賞。
怎奈王濬怨氣沖天,任憑司馬炎如何好言相勸、安撫都沒用,王濬還在喋喋不休的抱怨著。
直到杜預來了。
這也是司馬炎為何讓人直接把杜預帶過來的。
還不是被王濬煩的無可奈何了,想讓杜預來調節調節,趕緊讓王濬走。
杜預進來的腳步聲,司馬炎首先聽到。
王濬因為只顧著抱怨,并未發現,直到杜預開口,王濬才發覺殿內還有一人。
杜預:“臣杜預,見過陛下。”
王濬聽到杜預的聲音,趕緊站起身。
朝杜預施了一禮:“杜將軍。”
“不知王將軍有事和陛下商議,貿然入宮覲見,擾了陛下和王將軍議事,還望勿要怪罪。”
“是吾讓你來的,又豈會怪罪,快快入座,杜將軍不要想太多。”司馬炎笑著開口,伸出手指著已經備好的座位,示意杜預坐下。
王濬也說:“將軍來得正是時候,怎會打擾,將軍先坐。”
因為在荊州時,杜預非但沒有節制自己不準東進,反而還鼓勵自己盡快東進建業,使王濬自那之后對杜預多了幾分尊崇。
就像是知己一樣,而且王濬感覺杜預比自己還要懂自己的心中所想。
“王將軍,你還有有事要和吾說嗎?”
待到杜預和王濬先后落座后,司馬炎沒急著詢問杜預有什么事,而是看向王濬,詢問了起來。
王濬知道司馬炎是在下達逐客令,王濬肯定沒事和司馬炎說啊。
只得施禮告退。
但臨走前還來了一句:“王渾與臣作對,絕非臣一人之錯,還望陛下明鑒。”
說完,王濬這才離去。
杜預雖然沒聽到司馬炎和王濬的對話,但也知道王濬因為什么滿腹怨氣。
“吾知道,吾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目送王濬離開后,司馬炎嘆口氣,伸手輕揉眉心,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吾原以為攻滅江東孫家,三分歸于一國,穩固中夏,復昔日漢之疆域,便會輕松下來,卻不想功成之后卻是更大的問題。”
司馬炎口中的問題也不光是王渾和王濬二人的爭功,對孫皓的安置也是個問題。
吳國滅亡多日,吳國境內也大多恢復,現在全部人都在看著對孫皓的處置。
殺肯定不能殺的。
是封公還是封侯,這是個問題。
司馬炎和群臣商議多日,贊同封公的也有,理由是昔日劉禪即是安樂公,而且封公也可彰顯仁義,一展大國氣度,天朝風范。
那些不同意的則是說,孫皓為吳主時,荒淫無道、殘暴不仁,官員對其尚有怨言,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死者不計其數,如此昏庸暴戾之人,封其為公,難平吳地百姓之怨,封侯已經大恩大德。
兩派,各有各的道理,其實司馬炎也是更傾向于后者,孫皓確實不得人心。
但司馬炎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則是陶璜還在坐鎮交州,而且手上還握著不少兵權,讓陶璜繼續掌握兵權純粹是因為交州那片駐兵一少就容易發生叛亂。
司馬炎其實已經有不讓刺史、太守再領兵的想法了。
這次杜預主動找來,司馬炎正好可以詢問一下杜預的意見。
之前司馬炎獨自苦惱沒詢問杜預確實是想讓杜預好好歇歇,其實也怕姑母鬧他。
畢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若是再不孝,那可就真什么都沒有了。
···
“此為正常事,臣翻閱史書,昔漢平天下,仍需多年治理,緩緩圖謀,陛下圣賢,處理好這些事肯定不是問題。”
杜預的話甚合司馬炎的心,主要是會說話。
“可還是煩心,事情太多,吾頭甚疼啊。”
“陛下確實辛苦,偶爾也要放松放松。”
“不知杜將軍有什么放松之法?”
“讀書。”
倆字,讓司馬炎表情僵硬。
司馬炎都后悔問,杜預最好讀書了,問了也白問,不然也不會被稱為‘杜武庫’
“咳咳,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建議,吾有事與你商議。”
“陛下請講。”
“吾不知該如何封孫皓。”
杜預思索片刻,拱手道:“臣在江南待了一段時間,倒是聽到了不少傳聞,但不知真假。”
“說來聽聽。”
“孫皓選妃,不按人數,只按心情,心情好多選,心情不好則更多,官員無一幸免。”
“這孫皓,后宮人不少吧?”
杜預抬頭看了眼司馬炎,那眼神就好像在問,你想干嘛?
司馬炎似乎是察覺到了杜預那近似詢問的眼神,不由干咳幾聲,岔開話題,憤怒的拍案怒斥:“孫皓荒淫無道。”
“除此之外···”
杜預繼續訴說:“孫皓重用之人盡是小人,擄掠民脂不惜百姓,大興土木無度,可知其錢何來?”
這題司馬炎會,立馬指責孫皓:“定是采掠于民,如此心不任,人無德,公?他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