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旨走在樂鄉城下,也是感覺恍恍惚惚的,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個險招居然成了。
…
按照計劃,周旨剛進城,就打算動身,趁著吳軍在關門時,周旨帶著人往里擠,正好這時的孫歆在城門口和手底下的人訓話。
周旨見此情形,心中大喜,直說:這是天助我成大事矣。
周旨也膽大了起來,見手底下的人擠不過來,便孤身朝孫歆擠去,獨自摸到了孫歆近處。
周旨干的很果斷,見孫歆說完話要轉身離去,倏地動身,三兩步就來到了孫歆身后。
二話沒說,手握佩劍,抬手就把劍刃架在了孫歆的脖頸處。
孫歆頓感背后一涼,身體立馬就僵硬住了,看著脖子處陰森的寒芒,戰戰兢兢開口道:“你,你是什么人?”
孫歆雖然能力平平,但他也反應過來了,這個把劍架到自己脖子上的人絕對不是自己的手下。
“我劍不留情,亂動就死。”
說完這話,周旨便不再多說,脅迫著孫歆就要往城門方向后退。
孫歆自然不愿就這樣憋屈的被敵軍擒獲。
不斷環顧四周,想要尋找機會擺脫周旨的脅迫,孫歆注意到旁邊有個吳軍在走過來,周旨的注意力也被那個吳軍吸引過去了。
孫歆覺得這是個機會,打算給周旨一肘,不求殺敵,但求脫困!
只是…
孫歆一肘下去,根本沒達到孫歆想要的程度,周旨感覺到痛感,忍痛悶哼一聲,而后暴怒。
進一步收縮劍刃和脖頸的距離,幾乎已經放在肉上了。
周旨忍痛低喝:“你可以反抗,那就看我劍快,還是你手下救你的速度快了,我死了尚能立功,而你…哼!”
見周旨一副不要命的架勢,孫歆不免有些怵了。
這種不要命的瘋子最難纏,孫歆最終還是慫了。
他不敢賭周旨的仁慈,比起賭敵人的仁慈,還不如自己安穩點,現在吳國還未被滅,自己投降說不定還能保住小命。
想到這,孫歆果斷認慫。
不再反抗,也不再耍小心思。
當然,就算是孫歆沒反抗,周旨也未能順利出城,到底還是被吳軍發現了。
吳軍就是再傻也注意到自家都督的神情不對勁,而且劍都架在脖子上了。
再看不見就是瞎子了。
好在這時的周旨已經和晉軍的二十人合到一起了。
周旨立馬反應過來,大喝:“爾等都督已被擒獲,再敢上前立斬此地!”
說著,周旨就揮劍在孫歆胳膊上劃拉了一下。
孫歆頓時疼的臉色大變,但忍住沒發出聲。
周旨低聲對孫歆說:“不想死就老實點。”
就在這時!
城外,感覺時間差不多了,杜尋下令攻城。
并且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在抵達近處后,管定則是指揮為數不多攜帶有弓箭的士卒拉弓朝城墻上的吳軍射。
因為孫歆已經帶人回城了,并且還帶回了大勝晉軍的消息,城墻上吳軍就放松了些。
注意力都被拉到孫歆那里了,自己也給了杜尋、管定二人趁夜色偷襲的機會。
甚至在杜尋帶人快殺到城門處時,城墻上的吳軍還沒反應過來。
直到箭矢飛來刺中了幾個人,痛苦的嚎叫聲才讓吳軍回過神,這才發現城外竟有敵軍,看樣子是要攻城。
因為天色太黑,城墻上的吳軍并不看清底下的敵軍到底有多少人,只是看到黑黢黢一片,還有樹木在動。
緊張之下,也連帶著把那些晃動的樹木當做了敵軍,更一人大喊:“好多人,城外好多敵軍啊!”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無數。
不多時,城外有很多敵軍的消息就在城墻上的守軍里傳開了,不僅如此,他們傳話的聲音很大,就是城門口和周旨對峙的孫歆親信們也聽到了這一消息。
周旨立馬意識到,這是友軍在幫忙制造騷亂,周旨心中暗喜,杜尋這個時間找的太好了。
周旨適時開口:“我軍已在攻城,爾等城破是遲早的事,此時歸降可免一死,待到城破,定斬無赦!”
勸降有沒有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旨一番言論唬住他們了,就是孫歆都有點相信城外有敵人大軍了。
便更不敢動了。
周旨開始后退,孫歆親信面面相覷,不知所措,在周旨快要撤出時,忽有一人大喝:“爾等堵在這里作甚,孫將軍呢?”
周旨聽聲音就覺得這個喊話的人應當不一般,得快些撤了。
顧不上被追擊,周旨挾持著孫歆扭頭就跑。
杜尋接應上周旨后,便去和管定匯合,一同往江陵方向撤退,杜尋打算回營向父親杜預匯報生擒孫歆一事。
周旨沒意見,人是他擒獲的,對周旨來說,他已經賺取到功勞了。
生擒樂鄉督,這功勞,不比攻破一城差。
走在路上周旨神色興奮,速度都快了不少。
杜尋在撤退前,還又燒了一把火,杜尋的意思是提醒一下王濬,至于王濬要不要進攻那就不是杜尋該操心的了。
在孫歆被生擒走后,整個樂鄉亂作一團,頭都沒了,這還打個屁啊。
群龍無首的樂鄉,城門愣是直到天亮了才關上,組織力大打折扣。
留在樂鄉的幾個將領那叫一個頭疼。
…
天亮時,杜尋等人已經就近渡河到了北岸,正值長江水不多,渡河雖然也有風險,但比起汛期要簡單些。
這也是為什么要選擇在十一月時才出兵的原因之一。
西陵之戰時也是這個時間,前后差不了一月。
渡過河,杜尋心安不少,立即動身去江陵方向。
時至午時,抵達駐扎在北岸的晉軍營寨。
杜預正好也在營寨內,正手捧一書籍翻閱。
杜預儒雅,不似武將。
一親信匆匆來報:“稟將軍,杜、管、周三位將軍回來了。”
“哦,人在何處,我親去迎接。”
自從杜尋幾人帶八百人前去樂鄉后,杜預就一直沒收到過幾人的消息,杜預雖然明面上不說,但心中肯定是擔心兒子的。
得知杜尋安然無恙后,杜預心中自然歡喜不已。
杜預放下手上的書,快步走出營帳,只見杜尋、管定、周旨三人整整齊齊的站在營帳外。
杜預先是關心的問:“諸位安然無恙否?”
三人答無恙,杜預又說:“先入帳。”
帳內,杜預招呼幾人入座后方才詢問:“樂鄉現是何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