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賈張氏回鄉(xiāng)
- 四合院開局搬家
- 小隱終南
- 2005字
- 2024-09-27 16:01:20
劉海忠眉頭皺成了一個大疙瘩。
他的智商,讓他到現(xiàn)在都還沒明白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幫賈家解決房子難題的全院大會,居然出現(xiàn)了賈張氏不得不回鄉(xiāng)下老家務(wù)農(nóng)的意外結(jié)局。
這跟他當(dāng)初的預(yù)想不一樣啊。
不是圖謀傻柱家的房子嘛。
劉海忠也想趁機(jī)為自家謀劃一間房子,隨著賈張氏回鄉(xiāng)種田,他的謀劃也變成了水中月影,徹底虛了。
“賈張氏,回鄉(xiāng)種地這事?”
“他劉大爺,我明天就回鄉(xiāng)下務(wù)農(nóng),為國家種糧食,挺好的,東旭也有了結(jié)婚的房子,離得也不遠(yuǎn),就幾十里路而已?!?
賈張氏言不由衷的表著態(tài)。
只不過臉上的表情,分明寫滿了不愿意。
卻也無可奈何。
誰讓‘不給國家種糧食’的帽子太沉,一般人真戴不起來。
這場全院大會,虎頭蛇尾的結(jié)束了。
街坊們見沒有熱鬧可看,三三兩兩的朝著自家走去,心里對傻柱不約而同的高看了一眼。
賈張氏借劉海忠之手算計傻柱房子,反倒被傻柱給舉著大義的旗號,灰溜溜的趕出了四合院。
傻子不傻,變精明了。
從今往后,誰要是再說傻柱撐不起何家門戶,街坊們一準(zhǔn)大巴掌抽在他臉上。
何家房子,賈家打不成主意,街坊們也一樣。
......
賈家。
木已成舟的情況下。
賈張氏只能將事情往壞了琢磨。
趁著還有一晚上的時間,忙心心念念的叮囑起了賈東旭。
“東旭,媽回鄉(xiāng)也好,說出去你臉上有光,就像傻柱說的那樣,媽這是回去給國家多種糧食,有些話,媽要叮囑你,你記在心上,別的都放心,就不放心對屋那人。”
賈東旭知道賈張氏言語中對屋那人,具體指的是誰。
易中海啊。
點(diǎn)了點(diǎn)頭。
“易中海這個人,掌控欲很強(qiáng),媽在,有媽擋在前面,你還能好過點(diǎn),媽這一走,你連個擋槍的人都沒有,易中海的話,面上可以聽,但卻不要去做,千萬不要讓他領(lǐng)養(yǎng)孩子,沒孩子,易中海就是咱賈家的牛馬,掙的錢再多,也得姓賈?!?
“我知道。”
“媽這一次失算了,本想借著這件事,把房子的事情定下來,就算住不進(jìn)何家的房子,也能逼易中海出錢,結(jié)果沒想到,算了,不說了,后院老太太,你離她遠(yuǎn)點(diǎn),那老東西,也不是一個好玩意?!?
......
次日。
太陽剛剛露頭。
院內(nèi)的街坊們,便全都起來了,仿佛昨天提前商量好似的,一窩蜂的擠在中院,看著賈家的方向。
時至今日,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院內(nèi)撒潑滾打無事生非的賈張氏,今天奇跡般的要滾出四合院。
見街坊們都在看稀罕,身在賈家的賈張氏,心里罵了幾句臟口。
惡狠狠的將目光,透過玻璃,落在了穿戴一新的易中海身上。
偽君子替傻柱背了黑鍋。
明明是傻柱的說詞,傻柱的主意,賈張氏卻非要一根筋的怨恨易中海,將昨天晚上傻柱說的那些‘逃避勞動,多給國家種糧食’之類的言詞,歸結(jié)為易中海傳授,認(rèn)為自己之所以灰溜溜滾回老家,都是易中海一手策劃的結(jié)果,嘴里默默的問候著易中海的八輩祖宗。
賈東旭大清早起來,給賈張氏煮了兩顆雞蛋。
賈張氏吃了一顆,剩下的一顆,揣在了口袋內(nèi),準(zhǔn)備當(dāng)干糧。
南鑼鼓巷距離賈家莊,七八十里的路程,大部分都要賈張氏步行。
沒干糧可不行。
水壺內(nèi)是賈東旭幫賈張氏灌好的開水,擔(dān)心賈張氏路上身體吃不消,在里面放了一點(diǎn)糖精。
味道甜甜的。
屋內(nèi)待到七點(diǎn)三十分,外面的人越來越多,還竊竊私語起來,賈張氏知道自己再不能拖延,跟賈東旭說了幾句注意易中海的話,提溜著一個小包裹,從賈家推門走了出來。
街坊們的目光,剎那間匯集在了賈張氏的身上。
看到賈張氏手里拎著一個包裹,身上還背著水壺,心這才落了地。
看樣子,賈張氏不是在說嘴,是真要回鄉(xiāng)下老家。
“東旭娘。”易中海躍過眾人,壓抑著嘴角的喜色,朝著賈張氏說道:“路上小心點(diǎn),到了賈家莊,派人捎個口信回來,免得東旭擔(dān)心。”
賈張氏盯著說話的易中海。
笑了一下。
“東旭他師傅,我回鄉(xiāng)下老家,東旭的事情,你身為師傅,多操操心。”
“這個不用你叮囑,我會操心的。”
易中海的語氣。
透著幾分歡快之意。
昨天晚上開完全院大會,回到家,偽君子心里石頭落地般的慶祝了一下,喝了兩杯二鍋頭,差不多四兩左右的量,趁著酒后的興致,拉著易大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賈張氏回鄉(xiāng)下種田,易中海身為賈東旭的師傅,張羅賈東旭的婚事,外人誰也不能說什么,甚至還要豎起大拇指,夸贊一聲好師傅。
又能豎立人設(shè),又能進(jìn)一步增加養(yǎng)老的幾率。
委實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易中海一定會幫賈東旭尋個對易中海言聽計從的好媳婦。
枕頭風(fēng)一吹。
養(yǎng)老真是萬無一失。
“賈家莊可遠(yuǎn),東旭娘,別耽誤了,要不然你晚上也走不回去。”
“街坊們,東旭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們多擔(dān)待一下?!辟Z張氏扭頭朝著跟在他屁股后面的賈東旭,說道:“東旭,遇到不能拿主意的事情,多問問你師父,多問問院內(nèi)的街坊們,多余的話,我也不說了,我趕緊得走了,要不然真走不回去?!?
“媽。”
“沒事,有手有腳,餓不死人。”
賈張氏邁步朝著前院走去。
圍觀看熱鬧的街坊們,各自讓出了一條通道。
賈張氏踩著這條被讓出來的小道,出了中院,穿過前院,順著南鑼鼓巷東巷子口走去。
“呼!”
如釋重負(fù)的沉重呼吸。
在街坊們耳畔響起。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舊有些不切實際。
賈張氏就這么回老家了?
無數(shù)同人文死活趕不走的賈張氏,這么輕易的滾出四合院,回家種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