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啟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與實踐
- 李冬梅主編
- 1036字
- 2024-09-26 13:55:34
二 思維偏見
思維偏見是指以不客觀或不全面的信息為根據,形成對人或事物的一種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建立在思維偏見上的創新自然是無法成功的。思維偏見主要包括經驗偏見、沉錨效應、利益偏見和位置偏見等,大學生要扭轉思維偏見,開拓自己的創新思維。
(一)經驗偏見
經驗偏見是一種常見的思維偏見,指人們在需要對一個新事物做評判時,只依據自己的經驗來思考,全然不顧這個新事物是否適用于當前經驗,就先入為主地給這個新事物打上標簽。在創新活動中,經驗偏見會導致創新者的思維局限于自身已有的認知和經驗中,甚至對新事物產生錯誤的判斷,影響創新成果的產出。經驗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認識,大學生應學會“不要急著下結論”,了解其他人的不同觀點,盡量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二)沉錨效應
沉錨效應是指人們在對某人或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的支配,就像船錨一樣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處,限制了思維的開放。沉錨效應使得單一信息被過分重視,就會導致其他信息被忽視,這就使思維的開放度大大降低,對創新極為不利。沉錨效應能生效的根源在于個體對事物本身的了解不足。要化解沉錨效應,大學生在面對陌生的事物時,就需要從其他地方了解該事物的信息,而不是只看到那個顯眼的“錨”。
(三)利益偏見
利益偏見是指由于存在利益關系,思維主體在無意識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認識,而產生認識的微妙偏離。這是種超越理性的、無形中由自身立場所導致的觀點偏移,而非由于維護自身利益而產生的有意識的明顯偏頗。利益偏見是無意識的、微妙的,是一種隱蔽的偏見,甚至在問題與自己利益無關時也會表現出來。大學生應該學會跳出自己的立場,有意識地避開利益的影響,消除利益偏見。
雙創之窗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成見效應”。暈輪效應具有遮掩性、表面性、彌散性等特點。我們對人的整體認識,往往容易受到感知覺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覺的選擇性影響,停留于某些外在特征,而不是其真實的全部或本質。以此來推斷其個性品質,會使我們對于他人的認知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因此,我們要克服一好百好、愛屋及烏的絕對化感覺,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
(四)位置偏見
行業、地域、年齡、性別等因素共同構成了人的社會位置,人們傾向于從自己的位置出發去認識事物,而往往只能得到單方面的認識結果,難以認識事物的全貌,產生位置偏見。從自己的位置出發去認識事物,這樣的視角過于狹隘。而要避免位置偏見,大學生就需要拓展自己思維的視角,有意識地從自己視角的反方向出發去考慮問題,或者將問題放到系統中進行整體考量。
- 光電測試技術與系統
- 國學精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叢書)
- 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滲透測試技術
-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修訂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7.6小時高清視頻】
- 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導論
- 貨幣金融學
- 智能控制簡明教程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踐教程
- 公司財務(第二版)
- 2019年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初級)》教材精編【要點精講+歷年真題詳解】
-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課后習題詳解
- 膠體與表面化學(第四版)
- 大鼠心肌細胞Hsp110抗熱應激損傷的分子病理學研究
-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5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3小時高清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