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法律協調機制綜論
- 呂志祥等
- 427字
- 2024-09-26 13:48:27
(四)水土氣等環境要素一體化治理機制未形成
黃河流域自然生態環境修復工作難度大,與其本身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高密切相關。一方面,從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看,黃河流域橫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等地帶,流域中上游自然條件差,土壤貧瘠,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和部分高山高原氣候使得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常年少雨,區域荒漠廣布植被稀少,土質疏松,常年多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地質災害,水土流失嚴重,本身的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高。另一方面,黃河流域多地經濟不發達,由于許多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資源開發型工廠和企業遍布,但這些工廠、企業普遍技術水平不高,污染防治、廢物處理等技術落后,廢料廢渣堆積、不合格的廢氣排放、工業污水排放屢禁不止,致使流域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嚴重,各種污染相互碰撞疊加,造成復合型污染現象嚴重,更加難以治理。所以,黃河流域需要水土氣等環境要素一體化治理機制,但該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客觀上給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