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教材
- 沈強 朱青 劉繼東主編
- 769字
- 2024-09-29 16:32:05
四、胡錦濤:在青年中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2006年10月11日,胡錦濤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從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的高度,抓好大學生的理論學習,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讓青年知識分子了解和相信黨的理論,在廣大青年中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做好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工作,就要培養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者。根據胡錦濤“在廣大青年中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指示,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前,2007年5月15日團中央、全國學聯啟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同年印發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實施綱要》。“青馬工程”的提出與實施,意味著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系統化培養由共青團中央負責,開始了實質性的運行。
幾代領導人對青年的重視和培養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如果說馬克思主義人才觀為黨的人才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那么,毛澤東則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中國化;鄧小平完成了人才工作重心由“革命”向“建設”的根本轉變;江澤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面創新了黨的人才思想;胡錦濤則把人才思想上升到強國方略的高度,確定了21世紀人才工作的戰略地位和戰略部署。這充分顯示了我黨對“人才本質”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日益深刻而明確。伴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素質和數量要求越來越高,由革命化到知識化,由精英化到高復合大眾化。它深刻啟示我們,實現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是全體國民素質的現代化。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將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
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他們青年觀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才能更加深入地貫徹和落實“青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