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黨章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黨的性質,就要從先鋒隊、領導核心和“三個代表”這三個方面著手。

(一)兩個先鋒隊

在黨的十六大修訂黨章之前,黨章中對黨的性質的表述,只有一個先鋒隊,即工人階級先鋒隊。黨的十六大修訂黨章以來,將黨的性質的表述由原來“一個先鋒隊”拓展為“兩個先鋒隊”。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標志著黨的角色地位的轉變。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是在中國最有覺悟的工人階級中成立、發展起來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明確宣布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并為完成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而奮斗。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又是和近代中華民族的歷史境遇密切相連的,客觀上肩負著“反帝”這一時代任務。因此,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肩負著階級和民族的雙重使命,既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又代表中國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這種雙重使命,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是革命的首要對象。在這一階段,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團結工人階級及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實際行動上,中國共產黨一直是“兩個先鋒隊”。

革命取得勝利之后,中國共產黨成了執政黨,成了整個國家的管理者,角色地位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原來作為社會主要矛盾的階級矛盾退居二線,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不僅是某一個階級,而是全社會的各階層,她必須代表全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利益。從組織上看,中國共產黨生存發展的基礎,也就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階級,而是要從更加廣泛的社會中吸收新鮮血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經濟結構的多元化,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的知識分子組成,大致包括六類: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他們既不同于過去人們常說的“公家人”,同時各個群體又各有特點。而且,他們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或掌管著大量資本,或擁有高端技術,或懂得現代管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全社會各階層的通力合作。黨的十六大黨章明確把黨的性質由“一個先鋒隊”擴展為“兩個先鋒隊”,就是為了永葆黨的先進性,更好地發揮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協調各階層,促成社會合力,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青馬速遞

“中國共產黨”名稱的由來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

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于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后來才改稱“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在此前后,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最終決定采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事業,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一地位,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群眾,艱苦奮斗,不斷探索,在實踐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歷史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選擇的結果,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忠實代表。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大踏步地向前進,把中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正確方向。鄧小平曾明確指出,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的走上邪路了。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動員廣大群眾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牢牢扎根于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辦事。當下,中國共產黨擁有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所有工作的基礎和戰斗堡壘。中國共產黨可以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優勢,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中來,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落到實處。

(三)始終做到“三個代表”,不忘初心

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做到兩個先鋒隊,永葆領導核心地位,就要始終做到“三個代表”,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謀劃和部署,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堅定的人民立場和在新征程上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的堅強決心,對于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與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在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路上,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要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中,我們一定要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增強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以及各方面的團結,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和諧穩定,堅決反對任何破壞統一和團結的分裂活動。我們要凝聚起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讓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迸發出來的磅礴力量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两当县| 通江县| 甘谷县| 古田县| 尼勒克县| 诏安县| 屏山县| 维西| 汪清县| 彭州市| 南和县| 双辽市| 汶上县| 恩施市| 新源县| 长治市| 巴林左旗| 永川市| 泽普县| 壶关县| 额敏县| 双桥区| 禹州市| 漳平市| 文安县| 娱乐| 澄迈县| 塔河县| 屏边| 措勤县| 富川| 独山县| 松滋市| 镇安县| 大悟县| 集贤县| 湟源县| 明溪县| 永年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