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圣二年十一月。
距離青城縣易主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由于寒冬已至,北方戰線變得極冷,大量士兵以及火器都無法正常作戰,宋遼兩國的戰爭暫時得到了緩沖。
而稍微喘了一口氣的大宋朝廷,必須在這個冬天,對國內局勢做出一個決斷了。
是要繼續三線作戰?
還是先穩定其他兩處戰場?
這不是一個很難的抉擇。
而大宋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柿子挑軟的捏,先從江南慕容復開始清理,畢竟蜀地有萬仙會與燎原區兩條強龍,讓他們兩個先自相殘殺去吧。
此刻的慕容復,自稱大燕王,如今占據了江蘇與江浙一帶,幾乎最富饒的地方歸他們所有,看似堅不可破,但是內戰內行的大宋,卻是一針見血地看出了。
其實江南的士紳集團,支持的是方臘,核心訴求只是在抗拒朝廷提高的稅務。
而他們明面上的統帥慕容復,核心訴求卻是復大燕國,雙方在最初的時候,確實有著“對抗大宋”這個一致的訴求。
但是在改革派宰相蔡確主動對江南地區的士族釋放誠意,甚至愿意將火器與鋼鐵生產的權力,分給一些大豪族之后。
江南的世家與慕容復的核心利益分歧就越來越大了。
蔡確用的這個計策,本質上就是對付李哲與萬仙會的那一套。
就是通過招安,拉攏一部分人,然后就能分化對方,達到分而治之的效果。
……
江浙一帶。
“快點快點,都給我手腳麻利點,這批鋼鐵可是大燕王點名要的,誰若是敢給我出紕漏,我拿你們是問!”
一個滿是滾滾黑煙的高爐煉鋼廠中,一群身穿粗布麻衣的工人,在幾個手持皮鞭的監工手底下賣力的干活。
而工廠的另一邊,有一座小院子里,此時正有兩個衣著華貴的人,正在氣定神閑地商討著什么。
只見一個坐在主人位的老者,滿臉難色地說道:“諸位,蔡相之忠告老朽明白,實不相瞞,若不是那慕容復窮兇極惡,拿老朽一家老小的性命要挾,老朽也不會為他們煉制鋼鐵。”
“方老苦衷,蔡相明白,朝廷也明白,所以這才派我等前來,與方老說個明白。”
老者的對面,是一個儒雅的中年男子,他站起身來,朝著老者鞠了一躬,一臉悲戚地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家國動蕩,希望方老念及蒼生不易,盡快將朝廷的意思,告知方軍師。”
看著中年男人這副模樣,老者神色動容,急忙上前將中年男人扶起,鄭重地道:“周大人放心,既然朝廷念及我等的難處,那我等又怎會忽視朝廷的艱難,此事老朽有機會,自會親自與侄兒方臘訴說。”
聽得老者說的不是“馬上說”,而是“有機會”,中年男人臉色僵硬,不過再次拜道:“那就有勞方老了。”
說完,中年男人轉身離去,在路過方家煉鋼廠的時候,臉色非常不好看,上了自己的馬車之后,他更是氣得低聲罵了起來:“這老狐貍,現在朝廷都開出了如此豐厚的條件,不僅答應只誅首惡慕容氏,還準許未來方家繼續做鋼鐵生意,竟還不滿足,還想待價而沽,當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是大宋朝廷派來的說客,而剛剛的那一直跟他逢場作戲的老者,就是方臘的族叔,方家的族長。
其實若是按照歷史規律,慕容復的起義現在進入到了衰落時期,頂多往后個一兩年,就該被朝廷鎮殺了。
但是火器的興起,局勢的巨大變動,使得朝廷分身乏術,所以也就只能對世家懷柔。
只是大宋的這種妥協,在有野心的人眼里,屬于“軟弱可欺”,是可以極限施壓的對象。
于是乎,大宋朝廷與江南世家的第一次談判,并不愉快。
雙方接下來還會邊打邊談。
不過朝廷已經定下分而化之的策略,那么江南世家終有一天,會與大宋朝廷談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至于徹底誅滅江南逆賊,以大宋現在的實力,是不可能了。
一是北方契丹如劍懸頭頂,不除此患,大宋永遠也無法集中精力;二是蜀地萬仙肆虐,又要分走大宋三成兵力;三是西夏、吐蕃虎視眈眈,隨時都能上來咬大宋一口。
如此內憂外患,大宋還能自保,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怎么能指望他們橫掃六合,鎮壓世間一切敵呢。
……
看著燎原區情報部門呈上來的江南情報,李哲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呢喃說道:“如今的大宋,就像一個搖搖欲墜的房子,你若是膽大上前踹兩腳,他還真可能會塌了。”
而說完這句話之后,李哲又用鋼筆在筆記本上補充寫到:“不過只要大宋朝能與江南世家達成一致,那么這棟房子會存活得久一些,不過到那個時候,大宋會出現一個新的階級——封建商私。”
沒錯!
就是封建商私主義。
歷史上大宋的商品經濟在封建王朝之中,是最發達的那個,但經濟結構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業是主要的產業。而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性質限制了商品交換的規模和深度,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同時,官僚制度與思想文化的束縛,還有技術的短缺等等問題,都不可能讓大宋進入商私主義。
但是這個時空,卻是不一樣了。
此界江南地區的世家,在政治上,已經不歸大宋官僚管了,而慕容復遲早壓不住他們;在經濟上,江南本來就是最繁華的地方,不缺流通的土壤;而在技術上,他們做不到開創者,但做一個跟隨者卻沒有什么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工業技術不是武功秘籍,不是個人武力,而是需要眾人合力。當所有人都認識到工業的力量之后,技術擴散就不可避免了。
尤其是在這個沒有專利保護法,又有各種高來高去的武林密探的世界里。各方勢力經過一年多的你來我往,現在明面上能接觸到鋼鐵火器技術的,哪怕排除李哲,也還有大遼,大宋,秦家寨,丐幫喬峰,慕容復,段延慶等集團。
這些集團之中,其實除了燎原區李哲之外,他們各自真正的最高層,比如大遼皇帝,大宋皇帝,包括喬峰慕容復段延慶,都不會自己親力親為去搞技術的,而是用主人的身份命令下人去做。
而早期工業發展之中,管理是非常混亂的,加之工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歸屬感不強等等一系列問題。集團內部的某些工人被其他勢力滲透,收買非常普遍。
因為這是人性的必然,任何人也無法阻攔。
哪怕是燎原區,也不能斷絕這個問題,甚至于因為全天下都知道燎原區吃得好,對燎原區的滲透那更是不留余力。
以至于間諜密探那是抓了一波又一波,但燎原區的一些低端技術,諸如肥皂,精鹽,紡織之類,外面的一些勢力都有所了解。
當然,李哲不怕這些低端技術泄露,因為核心的技術,以及系統的工業發展體系,絕不是看兩眼你就拿回去復刻的,這需要你有跟燎原區一樣的工業人口,才能將其運轉起來。
而李哲努力耕耘了幾年,才勉強能夠將燎原區體系運轉,就這還需要后續不斷的對燎原區開展掃盲運動,再逐步開展科學教育,才能確保體系持續向前。
其他封建勢力,李哲并不認為他們具備這個能力。就像二十一世紀,同樣都是十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華夏與阿三的工業發展能力,是天差地別的。
將心中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之后,李哲起身,看著天邊的夕陽,緩緩地說道:“歷史因我而變,我自當奮勇爭先!”
……
其實現在的青城縣,百姓都還是對燎原區的態度還是非常遲疑的。
雖然在那天公審的時候,燎原區帶領了全城百姓打殺了城中所有的惡霸,但對于大多數百姓來說,他們還在對那天的事感到后怕。
現在他們也參與了那次打殺老爺的行動之中,將來若是官兵殺回來了,自己會不會也要殺頭?
若是按照謀逆之罪論處,是不是會害了九族?
這些念頭一直百姓心頭無法消失,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加重。
這個問題,還是李哲在跟一個農民聊天時,從他們嘴里得知的,當時那位農民不敢盯著李哲的眼睛,小心翼翼問道:“總指揮,我們是不是反賊啊?朝廷會不會都將我們抓起來殺頭?”
當時他問完,附近所有的農民都將目光投了過來,緊張地看著李哲。
李哲環視了一周,內心猛地一揪。他不知道他該怎么回答,因為在這個時代,自己的行為妥妥的就是造反,但考慮到大家眼中懼怕。
李哲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是為了自由正義而戰,我們不是反賊,朝廷也殺不了我們的頭!”
那農民聽不太懂,眼神依舊茫然。
在以前,青城縣官府對燎原的宣傳,都是反賊,逆賊之類的詞匯,而燎原區也確實沒有官方承認的身份。
“放心吧,我是青城山的修道之人,這里沒有外人,我可以向你們透露一個消息,那就是我之所以帶領你們這么做,是因為我在青城山修煉之時,捕捉到了一絲天道。”
“這么多年來,大宋積弱積貧,明明打了勝仗,卻還要每年給大遼獻上無數銀兩,被人所瞧不起,如此弱宋就連天道也看不下去,所以大道便漏一絲天道給我,讓我替天行道!”
說到這里,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所以,我們殺得都是壞人,所做的都是符合天地大道,而那趙煦皇帝只是天子,我現在是代替天來教訓他,這叫老子教訓兒子,天經地義,因此諸位不必慌張。”
嗯,李哲用非常口水話的形式,給他們編織了一個謊言,這才讓一眾農民內心得到了安慰。
“那總指揮,您現在代替了天道,那您是神仙了嗎?難怪你懂了那么多!”
李哲搖搖頭,道:“我不是神仙,但我教你們的科學,都是從天地自然中領悟的大道,可以改天換地,日月換天,你們若有子女的話,讓他們要好好學,這可是神仙難求的正統大道呢。”
一聽李哲現在所教的,是神仙也難求的正統大道,眾人眼前一亮,暗道回家一定要讓家里的神獸好好學習。
其實,李哲還能跟他們說,皇帝給了他的縣丞的身份,這樣也能解開他們心中恐懼。
但李哲沒有這么做,因為他不想被朝廷當槍使。
現在蜀地之外,每天都有飛鴿傳書,催促青城縣丞李哲,速速出兵反擊萬仙會,甚至為了讓李哲出兵,就跟當初袁紹請董卓進京一樣,不停地給李哲增加好處。
大概意思如下:“只要李縣丞能大破萬仙逆賊,朝廷將大大滴封賞!”
對比,李哲都是十分敷衍地回到“知道了,不過我在忙”,“要不你們等一下”,“我忙完這陣子就好了”之類的話語。
搞得朝廷的人氣急敗壞,但又無可奈何。
由于李哲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信號,所以朝廷也不好在李哲沒有任何配合的情況下,向天下昭告李哲是青城縣丞,逼李哲跟萬仙會廝殺。
畢竟如果朝廷才剛剛說完,李哲就向萬仙會投降了,那朝廷的臉往哪里擱?皇帝陛下的臉又往哪里擱?
所以大宋現在在等,只要等到李哲能跟萬仙會真刀真槍地打起來。
那么朝廷就能大肆宣揚:其實青城李哲是為了江山社稷,是為了朝廷安危,是為了皇帝陛下,才奉命誅殺萬仙逆賊!
精忠報國,青城李哲是也!
可惜,大宋等到了一個多月,對待大宋非常兇猛的萬仙會,卻遲遲不敢對李哲出手,就連青城縣周邊的縣城,萬仙會都沒有明目張膽的攻打,而是派人滲透,暗中控制城中權貴。
而李哲則是萬仙會不動,燎原區也絲毫不動,就跟老僧入定似的,非常的沉穩,沉穩到大宋朝廷都快憋不住了。
就差跑到燎原區與萬仙會跟前哀求:
“你們雙方打起來吧!”
ps,感謝百戰小兵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