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闖關
書名: 快穿之女配不按套路走作者名: 木易橫月本章字數: 2311字更新時間: 2024-09-15 08:31:26
在他父親張鏢頭死前,他也是曾讀過書的。那時的張同生,雖不算錦衣玉食,卻也生活無憂,然而,命運無常,張鏢頭的離世讓張同生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得不放下書本,為生計奔波。
而今日一早,便來了一位女子,頭戴著帷帽,神秘莫測。她找到張同生,輕聲說道:“我知道你母親病重,這五兩銀子你先拿去,你只要去參加書院門口的闖關那還有五兩,足夠給你母親看病了。”
說罷,便遞給了他五兩銀子離開了。張同生驚訝地看著女子,心中滿是疑惑。這女子為何找上自己?這闖關又究竟是何名堂?但手中沉甸甸的銀子讓他無法拒絕。
張同生對著書院門口的人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朗聲道:“在下張同生,前來闖關。”
他身姿挺拔,眼神堅定,雖穿著簡樸,卻自有一股不凡的氣質。書院門口的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微微頷首示意他進入闖關場地。
眾人見他真的要上去答題,不由更往上湊了。只見那男子展開一個木板,上面貼著一張白紙,紙上寫著幾個大字。
“第一關,讀。只要能準確地念出紙上的文字,便算過關。”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那張紙,心中暗自揣測紙上會是怎樣生僻的文字。
張同生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準備迎接這第一關的挑戰。他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憑借曾經讀過的書,他有信心闖過這一關。
誰料紙上的字十分的簡單。眾人都有些驚訝,原以為會是多么晦澀難懂的字,卻沒想到這般容易。
張同生看著紙上的字,嘴角微微上揚,心中涌起一絲輕松。這第一關,看來對他而言并非難事。他清了清嗓子,準確而清晰地念出了紙上的字,聲音在空氣中回蕩,眾人的目光中既有意外,又有一絲佩服。
張同生闖過了第一關,立刻有人上前遞上了大米。那一小袋大米在陽光下散發著樸實的光澤,張同生看著手中的大米,心中滿是喜悅。
眾人見他如此輕易就拿到了大米,眼中露出復雜的神色,有驚訝,有羨慕,也有一絲不甘。
“這關卡竟然如此簡單,我也會啊。”
“你當真有這么好的事情,第二關肯定很難。”
那書院的男子聽見眾人的議論,并未說什么,只拿出了一張紙,大聲叫道:“第二關,寫。”
眾人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過來,紛紛猜測這一關會是怎樣的題目。張同生看著男子手中的紙,神色凝重起來,他不知道這一關會要求寫什么。
那男子沒有讓眾人等待太久,說到:“接下來我來讀,你來寫,要字跡端正,準確無誤者,方可過第二關。”
眾人都安靜下來,目光緊緊盯著張同生和那男子。男子清了清嗓子,開始緩緩讀出一段文字,張同生則全神貫注地書寫著,每一筆都力求工整規范。
他的額頭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但手中的筆卻沒有絲毫停頓。隨著男子的朗讀聲,張同生的筆下逐漸呈現出一篇整潔的文字。當男子讀完最后一個字,張同生也停下了筆,輕輕呼出一口氣。男子上前仔細查看張同生的書寫內容,眾人也都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片刻后,男子微微點頭,宣布張同生通過了第二關。人群中頓時發出一陣驚嘆聲,張同生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眾人紛紛議論道:“難不成真有這樣的傻子,布置這樣簡單的關卡來送大米?”他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疑惑和懷疑。
有人撇撇嘴說:“說不定有什么陰謀呢。”另一個人附和道:“就是,哪有這么好的事情。”
然而,張同生卻沒有被他們的議論所影響,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繼續闖關,為自己和家人贏得更多的大米。他靜靜地等待著第三關的到來,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期待。
張同生靜靜地等待眼前的男子說出第三關的題目,心中既緊張又期待,他知道這一關必定更加艱難,
那男子目光一凝,在遠處仿佛看到了什么,說出第三關的題目:“一個時辰之內寫一篇策論,題目為‘禮’”。
眾人聽到這個題目,頓時議論紛紛。有人搖頭道:“這題目可不好寫啊,‘禮’這個字含義太廣了。”也有人幸災樂禍地看著張同生,等著看他出丑。
張同生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曾經讀過的書,《論語》中“克己復禮為仁”的話語在他腦海中浮現。
他的確曾經讀過書,但策論已經許久沒有寫過了。張同生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可他骨子里的倔強卻不容許他退縮。
他努力回憶著曾經讀過的經典著作中關于“禮”的論述,試圖從中找到靈感。他的大腦飛速運轉,思緒如潮水般涌動。
盡管許久未接觸策論,可那些曾經讀過的書仿佛在這一刻都活了起來,為他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素材。
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開始在腦海中組織文章的結構和論點。
他提起筆,緩緩地在紙上寫下自己的觀點。他的字跡工整,行文流暢,每一句話都經過深思熟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張同生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策論。他放下筆,長舒一口氣,等待著男子的評判。
男子拿起他的文章,仔細地閱讀著。男子拿起他的文章,細細地讀著,漸漸皺起了眉頭,說:“這篇策論雖不見引經據典之華麗,卻如清澈溪流般質樸自然。沒有高深莫測的古語援引,卻以平實之語闡述道理,如鄰家之談,親切而明了。看在這是你第一個闖關之人,這第三關便算你過了。”
眾人見張同生真的闖過了三關,拿走了大米,不由十分激動。
原本只是抱著看熱鬧心態的人們,此刻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也要參與這闖關。
人群中議論聲此起彼伏,有人說道:“沒想到這闖關竟如此容易,我也定能成功。”
另一個人則回應道:“可別小瞧了這關卡,張同生那是有真本事。”但不管怎樣,眾人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期待著自己也能像張同生一樣,贏得免費的大米。
書院男子見眾人都往上湊,不由大聲說道:“每日只限三人。”
眾人一聽,頓時有些失望,開始交頭接耳起來。有人抱怨道:“才三人,這也太少了吧。”
另有人則分析道:“想來這也是為了確保公平,若一窩蜂都上,也亂了秩序。”
盡管眾人心中有所不滿,但也不得不接受這個規定。一些人暗暗決定明日一定要早早來排隊,爭取成為那三個幸運之人。
而書院男子看著眾人的反應,神色平靜:“凡進入我書院學習的學子,無論男女,每日可參與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