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陋巷[1]

杭州的小街道都稱為巷。這名稱是我們故鄉(xiāng)所沒有的。我幼時初到杭州,對于這巷字頗注意。我以前在書上讀到顏子“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時候,常疑所謂“陋巷”,不知是甚樣的去處。想來大約是一條坍圮、齷齪而狹小的弄,為靈氣所鐘而居了顏子的。我們故鄉(xiāng)盡不乏坍圮、齷齪、狹小的弄,但都不能使我想象作陋巷。及到了杭州,看見了巷的名稱,才在想象中確定顏子所居的地方,大約是這種巷里。每逢走過這種巷,我常懷疑那頹垣破壁的里面,也許隱居著今世的顏子。

就中有一條巷,是我所認為陋巷的代表的。只要說起陋巷兩字,我腦中會立刻浮出這巷的光景來。其實我只到過這陋巷里三次,不過這三次的印象都很清楚,現(xiàn)在都寫得出來。

第一次我到這陋巷里,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那時我只十七八歲,正在杭州的師范學校里讀書。我的藝術(shù)科教師L先生[2]似乎嫌藝術(shù)的力道薄弱,過不來他的精神生活的癮,把圖畫音樂的書籍用具送給我們,自己到山里去斷了十七天食,回來又研究佛法,預備出家了。在出家前的某日,他帶了我到這陋巷里去訪問M先生[3]。我跟著L先生走進這陋巷中的一間老屋,就看見一位身材矮胖而滿面須髯的中年男子從里面走出來應接我們。我被介紹,向這位先生一鞠躬,就坐在一只椅子上聽他們的談話。我其實全然聽不懂他們的話,只是斷片地聽到什么“楞嚴”“圓覺”等名詞,又有一個英語“philosophy”(哲學)出現(xiàn)在他們的談話中。這英語是我當時新近記誦的,聽到時怪有興味。可是話的全體的意義我都不解。這一半是因為L先生打著天津白,M先生則叫工人倒茶的時候說純粹的紹興土白,面對我們談話時也作北腔的方言,在我都不能完全通用。當時我想,你若肯把我當作倒茶的工人,我也許還能聽得懂些。但這話不好對他說,我只得假裝靜聽的樣子坐著,其實我在那里偷看這位初見的M先生的狀貌。他的頭圓而大,腦部特別豐隆,假如身體不是這樣矮胖,一定負載不起。他的眼不像L先生的眼地纖細,圓大而炯炯發(fā)光,上眼簾彎成一條堅致有力的弧線,切著下面的深黑的瞳子。他的須髯從左耳根緣著臉孔一直掛到右耳根,顏色與眼瞳一樣深黑。我當時正熱衷于木炭畫,我覺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寫,但那堅致有力的眼線,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我正在這樣觀察的時候,他的談話中突然發(fā)出哈哈的笑聲。我驚奇他的笑聲響亮而愉快,同他的話聲全然不接,好像是兩個人的聲音。他一面笑,一面用炯炯發(fā)光的黑眼顧視到我。我正在對他做繪畫的及音樂的觀察,全然沒有知道可笑的理由,但因假裝著靜聽的樣子,不能漠然不動,又不好意思問他“你有什么好笑”而請他重說一遍,只得再假裝領(lǐng)會的樣子,強顏作笑。他們當然不會考問我領(lǐng)會到如何程度,但我自己問心,很是慚愧。我慚愧我的裝腔作笑,又痛恨自己何以聽不懂他們的話。他們的話愈談愈長,M先生的笑聲愈多愈響,同時我的愧恨也愈積愈深。從進來到辭去,我一向做個懷著愧恨的傀儡,冤枉地被帶到這陋巷中的老屋里來擺了幾個鐘頭。

第二次我到這陋巷,在于前年,是做傀儡之后十六年的事了。這十六七年之間,我東奔西走地糊口于四方,多了妻室和一群子女,少了一個母親;M先生則十余年如一日,長是孑然一身地隱居在這陋巷的老屋里。我第二次見他,是前年的清明日,我是代L先生送兩塊印石而去的。我看見陋巷照舊是我所想象的顏子的居處,那老屋也照舊古色蒼然。M先生的音容和十余年前一樣,堅致有力的眼簾,炯炯發(fā)光的黑瞳和響亮而愉快的談笑聲。但是聽這談笑聲的我,與前大異了。我對于他的話,方言不成問題,意思也完全懂得了。像上次做傀儡的苦痛,這回已經(jīng)沒有,可是另感到一種更深的苦痛:我那時初失母親——從我孩提時兼了父職撫育我到成人,而我未曾有涓埃的報答的母親。痛恨之極,心中充滿了對于無常的悲憤和疑惑。自己沒有解除這悲和疑的能力,便墮入了頹唐的狀態(tài)。我只想跟著孩子們到山巔水濱去picnic(郊游),以暫時忘卻我的苦痛,而獨怕聽接觸人生根本問題的話。我是明知故犯地墮落了。但我的墮落在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頗能隱藏。因為我每天還為了糊口而讀幾頁書,寫幾小時稿,長年除葷戒酒,不看戲,又不賭博,所有的嗜好只是每天吸半聽美麗牌香煙,吃些糖果,買些玩具同孩子們弄弄。在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看來,這樣的人非但不墮落,著實是有淘剩[4]的。但M先生的嚴肅的人生,顯明地襯出了我的墮落。他和我談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護生畫集》,勉勵我;知道我抱著風木之悲,又為我解說無常,勸慰我。其實我不須聽他的話,只要望見他的顏色,已覺羞愧得無地自容了。我心中似有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絲,因為解不清楚,用紙包好了藏著。M先生的態(tài)度和說話,著力地在那里發(fā)開我這紙包來。我在他面前漸感局促不安,坐了約一小時就告辭。當他送我出門的時候,我感到與十余年前在這里做了幾小時傀儡而解放出來時同樣愉快的心情。我走出那陋巷,看見街角上停著一輛黃包車,便不問價錢,跨了上去。仰看天色晴明,決定先到采芝齋買些糖果,帶了到六和塔去度送這清明日。但當我晚上拖了疲倦的肢體而回到旅館的時候,想起上午所訪問的主人,熱烈地感到畏敬的親愛。我準擬明天再去訪他,把心中的紙包打開來給他看。但到了明朝,我的心又全被西湖的春色所占據(jù)了。

第三次我到這陋巷,是最近一星期前的事。這回是我自動去訪問的。M先生照舊孑然一身地隱居在那陋巷的老屋里,兩眼照舊描著堅致有力的線而炯炯發(fā)光,談笑聲照舊愉快。只是使我驚奇的,他的深黑的須髯已變成銀灰色,漸近白色了。我心中浮出“白發(fā)不能容宰相,也同閑客滿頭生”[5]之句,同時又悔不早些常來親近他,而自恨三年來的生活的墮落。現(xiàn)在我的母親已死了三年多了[6],我的心似已屈服于“無常”,不復如前之悲憤,同時我的生活也就從頹唐中爬起來,想對“無常”做長期的抵抗了。我在古人詩詞中讀到“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六朝舊時明月,清夜?jié)M秦淮”“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等詠嘆無常的文句,不肯放過,給它們翻譯為畫。以前曾寄兩幅給M先生,近來想多集些文句來描畫,預備作一冊《無常畫集》。我就把這點意思告訴他,并請他指教。他欣然地指示我許多可找這種題材的佛經(jīng)和詩文集,又背誦了許多佳句給我聽。最后他幡然地說道:“無常就是常。無常容易畫,常不容易畫。”我好久沒有聽見這樣的話了,怪不得生活異常苦悶。他這話把我從無常的火宅中救出,使我感到無限的清涼。當時我想,我畫了《無常畫集》之后,要再畫一冊《常畫集》。《常畫集》不須請他作序,因為自始至終每頁都是空白的。

這一天我走出那陋巷,已是傍晚時候。歲暮的景象和雨雪充塞了道路。我獨自在路上彷徨,回想前年不問價錢跨上黃包車那一回,又回想二十年前做了幾小時傀儡而解放出來那一回,似覺身在夢中。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五日于石門灣作


[1]本篇曾載于1933年4月16日《東方雜志》第30卷第8號。

[2]“L先生”,即李叔同先生。

[3]“M先生”,即馬一浮先生。

[4]“淘剩”,方言,意即“出息”。

[5]疑有誤,《全唐詩》作“白發(fā)不能容相國,也同閑客滿頭生”,作者不詳。

[6]作者的母親于1930年陰歷正月初五(即陽歷2月3日)去世。據(jù)“三年多”之說推測,文末所署寫作時間應為陰歷正月十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东明县| 大关县| 青川县| 家居| 阿鲁科尔沁旗| 桐柏县| 大兴区| 桑日县| 静海县| 景谷| 温泉县| 四平市| 扎兰屯市| 衢州市| 克山县| 金山区| 宁晋县| 镇沅| 武隆县| 宁化县| 西贡区| 孝昌县| 龙山县| 土默特右旗| 正镶白旗| 沿河| 清远市| 大田县| 文昌市| 鸡泽县| 衡东县| 健康| 东山县| 揭西县| 台南市| 社旗县| 贡嘎县| 汶上县| 岫岩|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