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年歲雖高,浪心不減
- 三國:丞相,你父親又納妾了
- 月前黃昏柳
- 2454字
- 2024-09-29 19:54:29
曹嵩回到了院中,聽到諸葛亮稟報說騎兵均已撤回,并且當時在廣陵戰場繳獲的些許輜重,也都已經運回了鄄城,心里登時高興。
看來事情很順利。
曹嵩在釣完魚后,曾和曹操暗地里商量過,自己雖然不要功績,只要些許錢財,但是騎兵攻伐所得,卻還是要歸于騎軍之中。
曹操自然是同意的。
這一支騎軍,本身就是交托由曹嵩來管轄,督起建成,從挑選兵士到大戰收益,自然都可以歸騎軍所有,否則就成了無本買賣了。
曹嵩回內院和甘梅含蓄了幾句,約定晚上早點回來后,一同去了城外軍營。
他將現在的私產錢財,拿出一部分來犒賞軍士,其余的都交托給了諸葛亮打理,準備好之后,要去潁川和荀攸相見,讓他帶著去置辦田產、地產。
到達軍營時,意外的發現趙云也在,心中不免有些驚喜,他還以為趙云就只是單純的一次跟隨出征,現在還肯來軍營,意味就不同尋常了。
“子龍。”
“曹翁!”
趙云意氣風發,從馬上翻身下來,笑容燦爛的抱拳行禮:“曹翁,子龍此戰立下功績,可否換取跟隨曹嵩左右?!”
“自然是可以,”曹嵩輕輕點頭,覺得趙云這性子直來直去也聽不錯。
不過他還是心存疑慮,“子龍為何下此決心,你若是留在徐州相助我兒,恐怕功績只會更盛。”
趙云擺了擺手:“曹翁仁德,安定徐州之后,在下跟隨運送糧食而來,一路上看到兗州到處都是金黃滿地,人聲鼎沸,農耕之地鋪陳于境,豐產不計其數。”
“問詢才知道,曹翁早年囑咐曹兗州廣積糧草,收治流民百姓,民心可依也!”
“這是子龍多年心愿,跟隨一位推行仁政,善待百姓的賢人!”
“我從常山帶來的幾百義士,都愿跟隨。”
“好,好……”曹嵩滿意的笑了起來。
果然,清靜明吏足以讓百姓傾心相隨,但實際上曹氏所的事,大多還是狠辣霸道的,并非是行王道。
只能說……冀州名門貴族聚集,揚州皆是賊寇嘯聚,荊州路遠、西涼混亂、關外每夜不敢入眠。
現在這個亂世,全靠同行襯托了。
仁義之道,在平常可能不顯山露水,但是到了這等時候,兗州扛過了窮困時,名聲已經起來了,接下來就會越來越順。
“子龍既是騎軍,一同并入這支精騎,一支由文遠統率,一支便是子龍統率,我會盡快籌措軍備來武裝你們。”
“多謝曹翁!”
趙云面色大喜,連連道謝,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曹翁看向張遼,問道:“文遠你已經熟識否?”
“熟識了!”趙云臉色頓露欣賞:“文遠將軍攻伐兇猛,進退有度,指揮如臂使指,當世一流的騎軍統領,在下日后還需多多向他學習。”
“嗯,說得好。”
曹嵩對趙云的謙虛態度非常滿意。
這樣的態度,基本上是跟定我了。
沒想到我曹嵩一把年歲,竟然還能有這樣的魅力,這就是仁義所積攢下來的福報。
當然,也有可能是前半生的高度的確很牛逼……
整個白晝,除卻兩支騎軍一千二百余人在合練之外,曹嵩在營中清算出了現在所得。
他們在追殺笮融至廣陵后,得了精良戰甲三百副、粗制的甲胄、木甲上千,長兵八百,短兵一千余,還有三千多斤的黃金、上萬斤黃銅的各種佛像、禮佛法器等等。
這些若是熔煉之后,換成金錠、金餅,價值不菲。
曹嵩粗略的估算下來,可值數萬金,完全足夠武裝整個騎軍,甚至還可以換很多上好的寶馬。
精銳騎兵的戰斗力強悍不只是在人的武藝上,和裝備有很大關系。
再加上曹嵩的騎軍,用的是鐵馬鐙,現在就是連典韋都能熟悉馬戰,不光降低了騎兵的門檻,還提高了精兵們的熟稔度。
這樣的結果,讓曹嵩在算清所得之后,有一種想卷款潛逃的沖動,這些錢卷走,找一個山清水秀之地,慢慢的等待自己返老還童的時光。
等到恢復到三十歲壯年巔峰的時候,武藝已經天下無敵,那時候再出山……
我不敢想!
當然,還是算了。
畢竟現在的基本盤已經修正了很多,曹氏在原本歷史上吃的苦應該不會再吃了。
接下來吃的苦,都是意想不到的苦了。
算清之后,曹嵩命典韋派人將錢財犒賞下去,剩余裝車,存到鄄城的別院里,休息一段時日,便起行且去潁川置辦田產。
接下來秋收到冬日年關的這一段時日,曹嵩又可以到處浪了。
關鍵是,現在浪和以前截然不同!
現在自己身邊的陣容真的強,進入潁川的話,幾乎不會有危險。
曹嵩休息了九日,也就是三天。
和甘梅度過了非常美妙的一段時光。
本想也一同將她帶去,但是現在時值亂世,道路不安全,只能等久日之后,再游山玩水。
……
潁陰。
潁川大族的族地之中。
依山而建、連綿起伏的宅院、田土一眼望不到頭,阡陌交通上五谷金黃,牛車絡繹不絕,到處都是人丁流動,喜笑顏開,一派安寧祥和之感。
一行人急匆匆的自大院里出來,走在青石板路上,為首的是一個老者,年歲已很高了,須發半白,雙目卻還有神,身穿儒袍行路端正,眉頭微微皺起川字,胡須隨風飄揚而起。
兩旁走來的儒生很多,都在詢問有何大事。
“曹翁要到潁陰來,先派一位賢才開路,欲在潁川置辦家業。”
“隨后,曹公的兵馬也會進駐潁陰,隨后平定潁川亂世,隨后入主豫州。”
“哪位賢才?”
“據說,是在平原治理一年半,就得到百姓以命相隨的賢君,亦是在平定青州賊亂之中,和孔北海、田楷等人殺數萬青州賊兵的人。”
荀攸對來人的信息了如指掌,顯然是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又或者是人在潁川荀氏居住,實際上已有耳目遍及四方,越是亂世,就越要養足耳目,才能知曉天下事。
中原大地何等遼闊,若是對外界一無所知,不識得天下英雄,最后也只能是一事無成。
“叫什么?”四周的儒生都湊來問。
“劉備,字玄德。”
“是他!我聽說過此人的名號!”
“早年隨曹公進過豫州,但被黃公敗走,可謂一敗涂地也。”
“他竟已有如此名望!?”
“若是他來入主,倒是方便傳揚其功績,能在平原亂世之中治理得百姓安寧,可見其人心思仁厚,而且他好像又是漢室宗親。”
“哈哈,誰不是漢室宗親,中原腹地若是劉姓,數來數去都有這個名號。”
荀攸聽到這面色一沉,篤定的道:“這話不可說,在當下亂世,還能標榜自己是漢室宗親的,屈指可數,但凡能有名者,無不是雄主。”
正是如此,漢室這架又舊又破的馬車,才可繼續行駛下去,不知還能跑多少年。
“這是潁陰的機會,就看如何行事了。”
荀攸目光凝重,匆匆上了牛車,準備去相迎。
半個時辰后。
他站在道路口,目瞪口呆。
緩緩駛來的馬車之中,探出一顆青澀的人頭,雖然初現英俊,但是年歲卻,太小了。
嘴巴邊毛都還沒長多少。
你有毛嗎?你毛都沒有,來這置辦什么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