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
太監得到了朱棣的命令,走到了營帳之外,六部的官員、五軍都督府、以及不少的公侯紛紛進入營帳之中,半晌之后又走出。
人來人往之間,天色逐漸昏沉下來。
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朱棣已經察覺到了蒙古和大明將會有一輪新的大戰,他也親自前往了北平,對于將要到來的戰爭進行準備。
“到底要選哪一個呢?”
朱棣忍不住發問。
只是營帳之中無人回答這個問題。
朱棣捋了捋自己漂亮的胡子,望著地圖的北邊,就在北平城的北方向韃靼的軍隊正在集結。
他計劃對韃靼集結在克魯倫河的韃靼軍隊主力發動一次搗巢式的突襲。
“丘福還是不行。”
朱棣自言自語,做出了這個評價。
按照他的計劃,這次突襲行動大概要調動六千鐵甲騎兵,主要的目的是偵查,如果對方的主力軍隊還沒有集結,那就出擊襲擊韃靼人,若是已經完成大部隊的集結,則立刻回來,準備和大明的主力部隊會合。
在戰略上,朱棣不希望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大明本土,最好發生在國門之外。
總之,對于這支突襲部隊的將領人選,丘福不是最好的人選。
但是。
何福在涼州,張輔在安南,顧成在貴州,孟善、劉江坐鎮遼東。
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只有丘福。
朱棣心里也清楚丘福雖然經驗老到,但是能力有限,再加上軍中的資歷很高,根本無人可以制衡,要是一意孤行,怕是會壞事。
一句話,如果不是無人可用,朱棣實在不想用丘福。
“要不還是用高煦吧。”
呢喃聲響起,朱棣可以感覺到,大帳忽然變得死寂,藏在角落的護衛,侍奉在身邊的閹人士兵,都在這一瞬間連大氣都不敢出。
朱高煦跟著朱棣一起前往北平,目的就是希望朱棣再次啟用他。
或許朱棣不會用他,但如果朱棣回心轉意,他不在,那可真是哭都沒地方哭。
噠、噠、噠……
手指輕輕敲打案牘,朱棣在心中權衡。
原本朱棣計劃八月就進行這場突襲,但是現在已經九月,原因就是在心中權衡利弊。
他是不想用朱高煦的。
將朱高煦帶在身邊,只是防止朱高煦趁著自己不在南京,在南京搞事,威脅太子監國。
但是,半年前,朱高煦一個把柄落在了朱棣的手上。
朱高煦和朱瞻壑發生爭吵。
氣急之下,朱高煦失手將朱瞻壑推入水中,導致朱瞻壑感染風寒。
后來雖然被大夫搶救回來,但是患上了失魂癥,忘記了很多事情。
朱瞻壑是朱棣親封的漢世子。
這件事在朝堂上,是一個隨時會被引爆的火藥桶,只要傳出去,就會有無數人彈劾朱高煦。
甚至可以說,只要傳出去,就可以剪除漢王的黨羽。
不過朱棣不想剪除漢王的黨羽。
總要時刻提醒太子。
你要是不好好干,朕可要改立漢王了哦~
思索之際,朱棣緩緩睜開微闔的雙眼,揮了揮手,一個身穿鎧甲的宦官將一封密探從南京加急送來的匣子呈上。
朱棣打開匣子,閱讀起上面的內容。
“呵!”
朱棣的胡子翹了起來,被上面的內容氣笑了。
這上面所寫正是朱瞻壑混入鄭和船隊,跟著一起下西洋的事情,甚至還寫了朱瞻壑混入船隊前的表現。
朱棣壓著怒火,翻到了后面。
那是一副畫。
由無數橢圓形的同心圓組成,旁邊還有很多注釋。
這些都是南京皇宮中專門負責天文觀測的太監匯總朱瞻壑的觀星成果,以此畫出來的天體運行模型。
讀完了所有的信件,朱棣放下宣紙,沉默許久,最后以袖掩面。
他很難過。
不是作為大明的皇帝難過,而是作為爺爺,對孫子的遭遇感到難過。
之后,朱棣放下了袖子,眼神變得冰冷。
“漢王爺來了嗎?”
“已經到了軍營門口。”
小太監立刻回話。
半晌之后,一道雄武的身影出現在了眼前。
朱高煦身高七尺有余,兩腋若龍鱗者數片,留著粗獷的胡子,眼神炯炯有神,他急匆匆地上前。
“爹,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朱棣:“什么好消息?”
朱高煦連忙取出長筒狀的望遠鏡。
“瞻壑在報恩寺靜修,日夜為母后祈福,夜有所感,燒制出了水玉,制成了這千里眼,可以看到百里之外,這一定是母后顯靈了。”
這樣說著,朱高煦偷偷抬起眼簾,想要偷窺朱棣的反應。
卻只看到朱棣似是在恍神。
朱高煦連忙低下頭,同時在心里嘀咕,“老爺子又在想老娘了,他這到底知沒知道哥兒已經偷偷出海了?”
朱棣拾起望遠鏡。
朱高煦連忙起身。
“爹,這里放在眼睛前面。”
霎時,遠處的景色像是飛進了筒子里,十里之外的風景霎時近在眼前。
雖然已經在信里知道了這物件的存在,但朱棣還是心中暗暗吃驚,忍不住抬起頭,讓自己望的更遠,同時難以壓抑興奮地大喊。
“好東西,真是好東西,有這千里眼,這次北征想來會順利不少。”
“對吧,這東西可好玩了。”朱高煦也有些小興奮。
要不是為了試探朱棣,他也不舍得把這寶貝獻上。
父子兩人不自覺走出營帳,拿著望遠鏡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興奮得像是兩個小孩子。
過了許久,朱棣意猶未盡地放下望遠鏡。
“這千里眼的制造成本如何?需要材料多少,還有這水玉,我聽說是泰西之地的山谷中孕育千年才成型的。”
“什么孕育千年!”朱高煦道:“這就是報恩寺的琉璃匠隨便燒的,老爺子,你這是被那群番邦的胡人騙了。”
朱棣也沒有反駁,又問了不少關于望遠鏡制造的問題。
朱高煦早有準備,對答如流。
“大報恩琉璃廠。”
朱棣眨了眨眼,又聽了聽朱高煦自己也一知半解的股份制公司,也勉強聽出了一點門道。
簡單點說,就是將工廠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
“兵仗局有股份?”朱棣問。
朱高煦連忙點頭。
朱棣稍作沉思,說道:“讓琉璃廠的廠長說明他們一個月可以生產多少千里眼,我會給他們下訂單……用寶鈔結算……”
話才說到一半,就看到朱高煦用一種微妙的眼神看向他。
朱棣旋即話鋒一轉:“還是用番貨結算吧。”
“唉,謝謝爹。”朱高煦立刻大喜過望。
雖然他覺得銀子、銅錢更好,但是香料也不錯。
雖然沒有試探出老爺子有沒有知道瞻壑擅自出海的事情,但是可以大賺一筆也不錯。
就在朱高煦美滋滋地想著的時候,朱棣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你準備一下,丘福那邊我還是不放心,你過去帶他們去一趟北邊。”
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