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怎么不早點送過來
- 我真沒想當太孫
- 非有常非無常
- 2511字
- 2024-09-30 18:57:43
朱瞻壑寫給朱棣的信不是一封,而是一匣。
看著這個上鎖的匣子,朱棣看向跪在下首的馬彬:“鑰匙呢?”
馬彬道:“回稟主子,世子當著我的面將鑰匙放到了匣子中,并說主子想看,直接劈開鎖便是。”
朱棣目光微凝,知曉這話的意思。
這就意味著這個匣子是封死的,從爪哇到大明一路上,任何人都不能打開,只能由他親自閱讀。
這件東西很重要。
重要到朱瞻壑都要保證它不會落入其他人的手中。
望遠鏡、玻璃廠、理數學……這些曠古絕今的知識,朱瞻壑都不甚在意。
“這里面是什么?”朱棣發問。
他不信馬彬會將一個里面裝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匣子交給自己。
如朱棣所想,馬彬給出了答案:“不敢欺瞞主子,世子在里面裝的是一封親筆信,南洋貿易公司的企劃書、契約書,鳥糞石制取硝石和氮肥的方法,火山灰水泥的制造方法,水力鏜床的設計與制造圖,大小永樂七型將軍炮的圖紙,火藥配方的改進和生產流程。”
朱棣沒有聽懂馬彬說的都是什么,但是也知道里面都是各種技術的筆記,還有一封信件。
錚!
朱棣抽出寶劍,一劍劈開鎖。
“主子!”黃儼連忙上前:“要不讓宮里的人檢查一下。”
“朕的孫子在還會害朕不成!?”
朱棣打開箱子,掃了眼里面放著的筆記,直接拿起了最上面的信封,撕開封口,打開了信封。
他愣了一會。
這信件竟然是橫排的。
不過朱棣也看過了朱瞻壑留下的大量計算草稿,以及姚廣孝整理的《理數經》,也知道這種書寫方式是為了更好的書寫數學公式,現在也不覺得意外。
只是,這信不僅僅橫寫,而且還是用俗字寫的,通篇大白話,甚至還有標點符號。
毫無風雅,滿紙俗氣。
這是朱棣的第一感覺,爾后他耐著性子,細細讀了起來。
【爺爺,貴安:
十分抱歉我生了一場怪病,忘記了很多事情,甚至連字都寫的少了很多筆畫,也要用上標點才可以順利斷句。
其實我也記不清爺爺你的事情了,只記得你有一條長長的胡須,扯起來像是麻繩。】
讀到這里,朱棣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環顧熟悉又陌生的行宮,這個過去的燕王府,想起了當初朱瞻壑降生之時,他的父皇還沒有駕崩,家里也是歡快的氣氛。
朱棣就是在這里抱起自己的第一個孫子。
還不會走路的朱瞻壑總是會扯他的胡須。
朱棣的嘴角忍不住勾起。
那時總有溫馨,不像現在……
【說起來,我出海的緣由也和失憶有關。
無知者總是無畏的,我在祖沖之父子學術的基礎上,推算出了微積分,又在郭守敬的基礎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和行星運行的規律。
詳細的內容我放在了漢王府,爺爺可以找人去取。
說實話,發現這些之后,我有些害怕。
覺得會引火上身,雖然覺得自己家也是大富大貴,但是也擋不住天下儒生的口誅筆伐。
現在想想自己多慮了。
當時心一橫,就決定混上鄭叔的船隊,去海外驗證自己的推測。
整個過程十分順利,甚至順利的有些過分,或許是那個夢里的仙子給了我一點庇護吧。
海上的生活頗為有趣。
我發現船上的水手因為海船顛簸成宿成宿的失眠,便制造出了吊床,這才讓水手的睡覺好了不少,也空出了不少空間,可以多裝一些東西。
還依據牽星術和阿拉伯學者留下的資料,加上大明對于木星的觀測數據,與船員一起制定了木衛法、三角法繪制更加詳細的海圖。
信件后附有詳細的繪圖方法,以及一副堪輿圖的臨摹。
在占城我騎上了象車,還托鄭叔的福得到了占城國王的熱情接待,他是一個善于音律的人,我們一起制造出新的六弦琴樂器,我命名為‘吉他’。
船上的色目人說在拉丁地區也有類似的樂器,只是比不上我的精巧。
倒是挺想見一見他說的這種樂器。
后門附有吉他的設計圖,以及一篇樂譜。】
讀到這里,朱棣的緊鎖的眉頭稍微舒展一些。
原本他覺得朱瞻壑受不了辛苦的海上生活,還有風浪的顛簸,沒想到這小子倒是活的自在,倒也有些怡然自得的趣味。
【離開占城之后,我們到了爪哇,這次鄭叔沒有帶我去見滿者伯夷王,不過爪哇富饒,稻米一年三熟,還有無數香料,當地的美食也頗有風味。
在這里我認識了一個叫作“孟磐”的千戶,他的父親孟祥是管理船隊火藥的千戶,為了試驗出更好的火藥配比而被炸死。
他是一個有趣的人,喜歡各種飲品。
還帶著我見了見三寶壟火藥廠的大水車,我對這個水車進行了改進,可以更好的研磨、攪拌火藥的成分。
孟磐也順利找到了火藥的優化方法,并試驗了不同顆粒大小的火藥。
后面附有火藥的新式制造方法,以及專用水車的制造圖紙。】
看到這里,朱棣忍不住瞇起眼睛,伸手在匣子里翻了翻,找到了一本筆記,封面上寫著“三寶壟火藥制造技術筆記”,朱棣翻開筆記,發現前面是一些草稿,直到第四十一頁才是火藥的具體的制造方法。
那是黑火藥的最佳制造流程,以及顆粒化后,火藥的燃燒效率。
朱棣唰地一下站起身,同時合上了筆記。
下面的馬彬和黃儼連忙下跪,黃儼用眼角的余光看向馬彬,卻發現馬彬閉目養神,一副老神自在的樣子。
朱棣道:“沒人看過這個筆記吧?”
“絕對沒有!”
“三寶壟的保密如何?”朱棣問。
馬彬立刻俯首:“回稟主子,孟千戶將火藥制造的過程拆分成了十一個步驟,又混入了九個假步驟,廠子的工人每人只負責一個步驟,且用磚墻隔開,互相無法交流。”
“攪拌、研磨都盡可能采用水車,各個環節都用上了內官。”
“唯一知道所有流程的內官只有七個,其中五個已經乘坐臣的船,回到了大明。”
朱棣滿意地點頭,緩緩坐下,他此時已經睡意全無。
“這個孟磐做事滴水不漏,也是個人才。”朱棣也不吝嗇贊美之詞,爾后又拿起信件閱讀了起來。
【制造完水車之后,孟磐也帶我參觀了船隊的火器。
我對他說,炮管和炮彈之間存在縫隙,火藥燃燒的推力會被浪費。
孟千戶的回答是炮管的內圈粗糙,會導致漏氣。
于是,我稍微花了點時間,參考輪漿的齒輪組,以及工匠的鉆孔技術,制造出了水力鏜床可以鉆出精確的內圓,改進了炮管漏氣的問題。
只是堅固的銼刀有些難做,好在銅的硬度沒有那么高,又對將軍銃進行了改進,制造出了新的將軍炮,命名為“永樂七型將軍炮”。
現在已經鑄造了二十門。
后附有“永樂七型將軍炮”的制造圖紙,以及草稿的整理。】
朱棣放下信件,連忙翻了翻匣子,找到了那個裝訂成冊,而且還有牛皮封面的筆記,急不可耐的翻開,里面的公式,圖畫大多看不懂,但是永樂七型將軍炮的試射數據他還是看的懂的。
在五度仰角的情況下,可以將炮彈投射到一千五百米外,也就是三里地那么遠,可以發射多種炮彈,對五百米的騎兵軍團造成壓制。
看完這些數據,朱棣只有一句話。
“你怎么不早點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