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過楊慎,王碧秋看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丈夫,轉(zhuǎn)過身背對著。
心里對楊慎很有愧疚,但是她又情不自禁的想,宮里那人這會兒又在做什么?
若是早些遇到他,自己肯定不會嫁給楊慎的,手指將胸前的頭發(fā)繞在指尖。
他今晚肯定沒力氣再召秀女侍寢了……她突然俏臉紅起來,想到他臉色蒼白,有些不忍,自己確實有些過于折騰。只恨自己完全不像以前的樣。
想起皇帝略有慚愧的樣,她嘆了口氣,確實是最怕有身孕。
她在龍州時,府里的姨娘就是靠肚子,進了她們王家的門,可王家上下都很嫌棄。
自己絕不會用這種法子,脅迫皇帝,要求皇帝做什么。不過真能有個孩子,她也是很愿意的,畢竟是龍種,天生貴子。
隨后又為自己這種想法感到羞愧,只是見到皇帝,她便仰慕這個強者,但也討厭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身體。
…………
文淵閣。
李東陽坐在值房里,頭有些暈乎乎的,今天在王瓊家喝酒喝的有些多。
回想起這幾年來,自己從最開始對皇帝擔(dān)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練就淡然穩(wěn)重的心態(tài),
但是最近陛下突然廢賤籍,還把王瓊弄回來,希望朝廷今年能少些事端,陛下也能乖一些。
自己作為內(nèi)閣首輔,總是夜里都很擔(dān)心皇帝,好在皇帝一年來逐漸變好。
不過,自己今天眼皮怎么跳個不停,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別是陛下又偷跑出宮,下江南去。
李東陽想到這里,重重的嘆了口氣,果然,自己還是不放心陛下啊。
一陣唏噓后,李東陽坐在文淵閣閉目養(yǎng)神,調(diào)整心境,他無比想念讓他省心的先帝。
真想一直留在弘治爺治理的大明盛世中。
還不等李東陽繼續(xù)做夢,王陽明,仇鉞,王瓊?cè)耍嫔n白的趕到文淵閣。
不等三人開口,李東陽便和氣的笑著:“你們?nèi)耍趺赐蝗贿M宮來了,來,坐下,喝杯茶。”
王瓊,王陽明,仇鉞三人坐下來,文吏送茶進來,正是溫度極好的。
“西涯公,請看。”王瓊面色凝重的拿出三四個布條給李東陽看。
布條上寫著,建國扶賢,唯劉是也。
李東陽含笑接過紙條,笑意凝固在臉上,皺著眉毛:“這是哪里來的。”
王瓊道:“是我家晚上買來待客的魚肚子發(fā)現(xiàn)的。”
賓客散去,王瓊單獨留王陽明跟仇鉞一些重要官員喝酒,府中活魚用完,就去城里買了,重新宰魚待客。
廚戶殺魚發(fā)現(xiàn)布條,驚恐之下連忙殺了其他幾條,在三四條中發(fā)現(xiàn)魚肚子里面都有布條,立刻偷偷告訴王瓊。
李東陽眉頭皺的更深,擔(dān)心的道:“這種魚腹藏書,隨后而來的便是造反,能否查到這魚,是從哪里買的?”
王瓊點頭,說自己是問過府上買魚的廚戶,賣魚的是從霸州過來的。
仇鉞道:“此事當(dāng)立刻稟報于陛下。”
王陽明點頭贊同,史上的陳勝吳廣大澤鄉(xiāng),紅巾軍的黃河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還有當(dāng)初太宗皇帝奉天靖難時民間流傳的歌謠。
只是這些東西,王陽明自然不會說出來,心里已經(jīng)斷定,這是造反的有心之人準(zhǔn)備的。
李東陽捋須,點頭道:“我們立刻去見陛下。”
四個人來到乾清門外,內(nèi)侍進去稟報。
朱厚照正在睡覺,他這會兒需要補充體力,因為他頭一次感覺到身體晌午時被掏空。需要睡覺恢復(fù)恢復(fù),明天醒來又是精力旺盛。
搖了搖榻邊的鈴鐺,蕭敬立刻進來,恭敬道:“陛下。”
“傳膳,朕餓了。”
朱厚照覺得,自己現(xiàn)在餓的能吃下半頭羊,補充自己體力。
真不知道楊慎是多沒有用,把自己夫人餓成那個樣子,差點把自己給生吞活剝。
蕭敬看眼皇帝,關(guān)心的道:“奴婢要不要讓尚膳局準(zhǔn)備些補湯?”
“不需要,準(zhǔn)備些吃的就好。”
朱厚照示意蕭敬下去。
黃賢站在那里,關(guān)切的看眼朱厚照,好像是朱厚照被人占了很大便宜一樣。
自己都沒有敢那樣折騰過陛下的,土司家果然是了不得,平日里她看著楊夫人端莊溫柔,楚楚可憐的,沒想到是那樣的。
“陛下。”蕭敬又匆匆回來,“李東陽,王瓊,仇鉞,王守仁在乾清門求見。”
不會是因為賤籍的事情,吃酒席打起來了?朱厚照揉著腰,看眼黃賢。
黃賢立刻會意,連忙服侍朱厚照梳洗,將頭發(fā)重新梳好,拿過冠戴上,掛在榻邊的朱紅色龍袍也被捧過來。
“陛下一點也不愛惜身體。”黃賢心疼的說道。
朱厚照笑了笑,伸出手摸了摸她腦袋,“又不是生病了,看你跟蕭伴伴緊張的樣子。”
半個時辰過去,朱厚照才來到前殿,李東陽幾人已經(jīng)在等候。
“陛下,這個是德華公在自家用的魚腹中發(fā)現(xiàn)的。”李東陽因為事情緊急,直接開門見山稟報。
朱厚照接過幾個充斥著魚腥氣的布條,看到上面建國扶賢,唯劉是也八個字,又得知是霸州方向過來的魚。
瞬間明白,這是劉六跟劉七搞的鬼,自己讓三廠一衛(wèi)尋找,都沒有找到二人,像是石沉大海。
可見他們是躲著朝廷追捕。
現(xiàn)在倒是膽大,直接搞這種鬼神把戲,估計再過幾天,霸州就要傳來造反的消息了。
朱厚照默默聽著王瓊他們的分析,擰著眉頭,走到御座前,緩緩坐下。
這些話里里外外,都在透著造反。
只是古代人都喜歡尋個由頭。
比如皇權(quán)天授。
比如魚腹藏書,狐貍篝火。
這種小把戲,也敢拿來在自己面前玩!
朱厚照道:“弄這個東西糊弄人的,是霸州的劉六跟劉七,既然魚都到京城了,看來,霸州已經(jīng)出現(xiàn)造反了,若是沒猜錯,天亮加急公文就會送到通政司。”
李東陽,王瓊一愣,陛下這么肯定的嗎。
他們都猜了很久的。
王陽明跟仇鉞已經(jīng)在安化王造反事情上見識過皇帝的洞察力,甚至是相信。
可是,現(xiàn)在僅憑這無名字的布條,靠著個劉字,陛下直接鎖定造反人是劉六劉七,實在是有些過于詭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