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已經借到了兵,那么朱元璋也就不會客氣了,該準備打仗的事情了。
“徐達、常遇春,你們各領一部出城!”朱元璋可不是郭天敘,果斷下令,“你二人務必擋住韃子,令他大軍不能長驅直入!”
徐達和常遇春自然沒有什么意見,分別領兵兩千出發了。
就算是面對著元軍的數萬大軍,他們也沒有什么可害怕的,甚至有必勝的決心。
陳野先、陳兆先父子兩個雖然是帶領著數萬大軍,但是古代打仗習慣的一個事情就是在兵馬的人數上水分極大。
號稱數萬大軍,能夠有一萬多也就非常了不起了。
另一方面來說這支兵馬比烏合之眾稍微強一點,但是也改變不了本質,這是以民兵為主的軍隊,訓練等等還是有些不太足。
元軍的戰斗力早就不用過高的在意了,脫脫號稱百萬大軍敗在高郵城。劉福通等人在江北四處攻城略地,元軍都是有些無力招架的。
徐達和常遇春各率兩千兵馬,都是義軍當中的精銳,戰斗力非常彪悍。
更何況他們只是先鋒,還有后續的各部兵馬都要陸續出擊。
常遇春隨即看向邵榮和趙繼祖,“你們各率本部兵馬出城,為我軍后部。如果遇到我軍敗退,就及時接應。如果我軍大勝,即刻上前掩殺、殲敵。”
邵榮和趙繼祖也都沒任何的意見,這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不用直接在最前方廝殺,也不是完全的出工不出力,這是可以接受的安排。
“鄧愈,你跟著文正。”朱元璋隨即下令,“你二人率軍從東門出,繞行至元軍身后,看看有無機會截斷糧道、毀了他們的輜重。”
朱文正沒有任何意見,鄧愈也沒有任何意見,這個安排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合適。
此前鄧愈的一些兵馬有不小損失,這時候就別讓他繼續在最前方廝殺了,那都是他辛辛苦苦拉出來的隊伍,總不能剛投靠朱元璋沒多久就全損失了!
雖然如今不像是隋唐之前,一些將領都要靠心腹部曲控制軍隊。但是好歹鄧愈拉出來的軍隊,都是他曾經的鄉鄰。
馮國用補充說道,“他們如果要攻城,多半是要準備云梯、回回炮,記得一定要全都給毀掉!”
朱文正則笑著說道,“馮先生,你們在前頭打快一點,他們到時候潰散了,那些東西我們直接繳獲,省的以后還要自己造!”
馮國用仔細想了想說道,“能繳獲自然最好,只是這對你們來說太過兇險。”
義軍現在缺少一些重型軍械,不管是回回炮還是云梯等等,基本上都是沒有多少。
戰馬現在都比較緊缺,也沒有太多的碗口銃、大炮等等,義軍現在的處境還比較艱難,還在不斷發展當中。
朱元璋揮手說道,“我率本部親自出城,各部依計行事。”
朱文正和鄧愈立刻趕去整合兵馬,隨即就從東門出城了。
剛出城就看到吳良匆匆趕來,“總管,上位說了。如果毀了敵人糧道,不要立刻回去支援,到時候將郭張二人兵馬給調過去。”
朱文正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問道,“什么意思?到時候怎么調動他們的人馬?”
吳良就回答說道,“總管不退回來,就是戰事沒有停歇,上位就能率兵馬去支援。邵榮和趙繼祖既然出城了,就別想回去!”
這簡直就是劉備借荊州啊,不過想想看也非常有必要,郭張二人手里有優勢兵力就不會老實,說不定就會有些小動作。
既然現在從他們手里借了一萬兵馬,自然就不可能讓這一萬人再次回去了。
不是要將這一萬兵馬當做炮灰,而是要讓這支看似滁州系的人馬歸于朱元璋的統帥。
這么做沒毛病,沒有一些心機的話,如何能夠在這個亂世當中崛起呢,更何況和滁州系的一些矛盾,遲早都需要解決。
這些事情大家也都心里明白,面和心不和就是義軍內部的問題,要不是現在外患太大,說不定矛盾就爆發了。
防患于未然,這是朱元璋該做的事情,他的這些心腹們也都需要為此做些準備。
等到吳良離開,鄧愈就說道,“總管,我總覺得如果這一回奪下一些回回炮能有大用。”
指著長江方向,朱文正說道,“肯定有大用啊,到時候可以去打那些韃子的船艦。我就不信了,那些人不去反攻采石。”
“到時候還是要用小船去炸!”鄧愈果斷的說道,“我們也沒其他的法子能打大船,也就是用小船去炸大船了。”
沒辦法啊,兵器上沒有什么優勢,那就只能出奇兵、出險招了,不是不想堂堂正正的在正面戰場徹底擊垮對手,而是義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不過這也沒什么問題,只要能夠最終取勝,其他的也就不值一提了,能贏才是關鍵。
朱文正和鄧愈投契,說道,“等到閑下來一點,我們就研究研究火藥、研究研究火器。”
鄧愈小聲說道,“我相中了曹家的閨女,準備戰事平息的時候就娶妻生子。”
朱文正傻眼了,連聲追問,“曹家?我們軍中哪有什么曹家?”
鄧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是兄長替我定下來的婚事,那會兒曹家對我們有恩。如今安定下來了,我也該娶妻了。”
朱文正連聲恭喜,“那到時候我就拎著酒過去,到時候咱們好好的慶祝一番!”
鄧愈就有些惋惜的說道,“文正,你也該娶妻了。我還想著你我歲數相當,如果你我同時娶妻,以后有了子女,男的結為兄弟,要不指腹為婚!”
鄧愈的腦洞很大,可是在如今這個年代,這類操作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一想到鄧愈的子女,朱文正覺得這件事情就需要小心了。
鄧愈的女兒嫁給了秦王朱樉,不過是次妃。但是這位次妃不得了,和朱樉一起以折磨人為樂,在秦王宮就穿皇后的服飾,然后被朱元璋賜死。
而鄧愈的長子雖然是娶了李善長的孫女,受到牽連被殺,以至于國公爵位沒了傳承,到了嘉靖年間才續封定遠侯。
朱文正就笑呵呵說道,“我看這事情難,我叔心思多著呢。你我要是兒女親家,他肯定不高興。”
鄧愈就不服氣了,“俞通海娶了謝家的大閨女,那本來是要許給你的!我鄧愈再有本事,能比得上徐天德?”
看到朱文正不說話,鄧愈繼續說道,“你要是娶了謝家的女兒,和徐天德就成了連襟!”
朱文正頓時無語,隨即說道,“我看不上謝家的女兒,長的五大三粗的,我還是喜歡嬌小姐!”
鄧愈鄙視的看著朱文正,“你怎么想的?嬌小姐有什么好?胸大腚圓好生養!真要是有了富貴,納幾個顏色好的妾就是!”
鄧愈的話讓人無言以對,但是放在這個年代就非常正常了。
苗條的身材在這個年代不一定是好事情,五大三粗的好生養不說,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尋常百姓家還是務實,不想那么多。
真要是成為了達官顯貴,納妾就是,到時候再找漂亮姑娘!
馬三刀忽然插話說道,“公子,俺歲數也不大,得續個弦才好!”
朱文正和鄧愈立刻鄙視的看著馬三刀,這都半截身子埋進土里了,還想什么呢?
兒子都歲數不小了,還有這么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