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巖發送文章的同時,還發來一個附件。
阿里亞特好奇的打開,并仔細閱讀了附件說明。
原來,這個加密數據包就是空間擾動優化方案的具體模型,方巖還給算法起了一個很有地球特色的名字,指南針。
只要將指南針安裝到導航系統,就能夠在躍遷的時候,展開空間擾動預判和修正。
阿利亞特感到震驚,要知道他向方巖約稿不過是半個月前的事情,這么短時間,方巖不僅完成了理論文章,還給出了具體算法,如此效率簡直太驚人了。
至于數據包存在加密的情況,阿利亞特表示理解,按照銀河聯盟一直以來的規則,知識產權必須得到尊重。
方巖在說明中提到,算法雖然已經完成了,但還需要實際檢驗,并且通過收集大量真實的航行數據,做進一步優化,這樣才能讓指南針系統不斷升級,最終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阿利亞特忽然有一種沖動,他想馬上就把指南針系統安裝在公司那艘小型穿梭艦上,看方巖的算法到底能達到何種程度。
但是很快,理性重新占據上風,阿利亞特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
“對,就這么干。”阿利亞特沉吟。
……
“空間動力論壇的公開信?”
“署名是總管兼運營官阿利亞特,看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們快看,那個地球人方巖不僅完成了理論文章,還編寫了算法!”
“速度蠻快嘛,距離上一次才過去沒多長時間。”
“現在阿利亞特邀請我們加入對算法的測試。”
“他說自己已經試過了,而且評價很高,認為方巖的指南針系統,能夠極大優化空間擾動問題。”
“如果連阿利亞特都這么說的話,準不會有錯。”
很快,空間動力論壇的會員們都收到了一封公開信,而信中透露出的內容,令會員們驚訝不已。
原來方巖已經提出完整的理論方案,并且還寫出了具體算法,也就是指南針系統。
阿利亞特花費幾天時間,親自檢測指南針系統,認為其潛力巨大。
至于方巖身份的問題,如今早已不再是秘密。
他成為正式會員的同時,空間動力論壇就將文章作者名從游客,改成了方巖,并且注明方巖所在地是銀河邊緣,一個叫做地球的存在。
這件事一度引得人們議論紛紛,會員們很好奇地球究竟是什么地方,為何從來沒有聽說過。
但他們通過查詢銀河聯盟公開資料,知道地球不過剛加入聯盟,文明等級僅僅一級,位于落后而危險的邊緣星區后,很快便失去了興趣。
現在的問題是,以阿利亞特一個人的力量,顯然無法完成指南針系統的所有測試。
所以他發出公開信,呼吁全聯盟工程師都盡自己所能,參加到算法測試中來,看這套算法能否經得起考驗。
就在公開信發出同時,方巖理論文章的最終版本,也在論壇上線,這篇文章同樣被高亮置頂,并且再次引發軒然大波。
會員們看過之后,紛紛覺得邏輯無懈可擊,算法實現手段也極其高明。
于是,工程師們紛紛主動加入對這項成果的實際檢驗。
有條件的將指南針系統裝入飛船導航器,更有人還會按照算法要求,改良多維度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測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
只可惜太空船造價昂貴,大多數會員盡管已經是銀河精英,卻依然無法擁有,頂多在自己的科研終端上測試模型,從數據模擬的角度進行驗證。
一瞬間,大半個銀河都熱鬧了起來,所有人都在討論這項技術的強大和創新,以及將來會給空間躍遷領域帶來的重大改變。
……
銀河系中環,冷銀山的帝國。
一支由四艘護衛艦,一艘驅逐艦,外加一艘后勤補給艦組成的艦隊,悄然出現在幽暗深空之中。
克萊恩是帝國最好的指揮官之一,他性格嚴謹而冷酷,是一個典型的傳統派,對任何新鮮事物都興趣缺缺。
此時此刻,克萊恩站在驅逐艦指揮中心,手中拿著指南針算法的技術文檔。
作為一名軍人,他自然看不懂上面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式和數據,但眼中依然滿是不屑。
“地球只是剛加入聯盟的一級文明,一個來自地球的年輕人,居然妄想銀河系解決了多年來的擾動空間動問題?哼!”
助手卡爾在一旁小心的說道:“可是長官,帝國給我們的命令,是讓我們對指南針系統立即進行測試,似乎上面很重視這套算法。”
“知道了,知道了。”克萊恩不耐煩的說道:“一定又是科學院那幫蠢貨的主意,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人永遠也不會明白,戰爭需要的是經驗和判斷,而不是花里胡哨的算法!”
這時候,領航員匯報道:“長官,我們已經到達預定位標,所有系統準備就緒,可以開始第一次測試了。”
布萊恩點了點頭,“開始吧,讓我們看看地球人的算法,到底有多大能耐。”
唰~
隨著命令下達,飛船進入躍遷狀態。
為了這次測試,他們專門選了一片空間穩定性極差的小行星帶,這片星區在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過空間擾動事故。
然而這一次,艦隊雖然在空間擾動帶強行開啟躍遷,整個過程卻異常平穩。
當預測到可能的空間擾動后,指南針算法立即啟動,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調整躍遷引擎各項參數,成功避開擾動對艦船的影響。
副手卡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動的大聲喊道:“不可思議,艦隊躍遷狀態非常穩定,空間擾動得到了有效控制!”
克萊恩不為所動,鼻子里冷冷哼了一聲,“急什么,這只是一次測試,繼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克萊恩不甘心,不斷尋找空間擾動更強的節點,增加測試難度,嘗試突破指南針算法的極限。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測試,艦隊依然能算法的快速調整下,保持穩定躍遷狀態。
從一開始的傲慢和輕視,到如今克萊恩站在指揮中心,雙手交叉在胸前,皺著眉頭,陷入深深的思索。
他終于意識到,指南針這套算法,或許遠比他想象中強大。
“已經是第十二次測試了。”副手卡爾在他身后小聲說道:“長官,搞不好指南針真能用在軍事領域。”
布萊恩沒有說話,他很清楚軍用和民用的區別,這不僅僅是要求更嚴格的問題,一旦指南針在自己的艦隊部署,無疑將極大提高航行效率,使艦隊用更快的速度,對敵人進行閃電戰。
有了這項算法,那場帝國期待已久的戰爭,或許就要開始了吧。
布萊恩點了點頭,“將測試結果報上去吧。”
“經帝國第七艦隊反復試驗,指南針系統戰爭潛力測試…”
“合格。”
......
ps:看到很多老讀者十分感慨。
例如,一個人騎摩托車跑遍云南XZ。
再例如,小九的上一本閑書,是教大家如何在東南亞找年輕漂亮的妹子,并且現在小九就住在東南亞,過著不可描述的生活。
總而言之,小九并不是一個輕易就會被擊垮的人,依然在頑強的活著,只是換了一種活法,活在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底層,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