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蘇軾:世界上有會說話的老虎嗎?
- 景陽岡金漸層,喜歡虎打武松
- 賀道玄
- 2097字
- 2024-09-03 04:16:27
山寅沒有彎彎繞繞,也沒有兩腳獸的花花腸子,如何會明白蘇過到底想要作甚,一會笑一會哭,甚是奇怪。
山寅初次到來,便是蘇軾接待講經,相處十余日,蘇相公早就發覺山寅的心性像三歲孩童,生死榮辱,氣節名利,世俗禮法一概不知。
常常是蘇軾講到先賢故事,感傷涕泣,山寅在大馬扎上哈哈大笑,也不知道笑什么?
每有奸妄諂臣跪地伏法,蘇軾壯志滿懷,山寅反而無動于衷,氣息平靜。
一來二去,蘇軾也就沒了教導的心思,反而將山寅交給兒子蘇過,每日講三個故事,到了現在,山寅剛剛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蘇軾也算是看透了,山寅就不是奔著研習科考而來,單純就是為了聽故事而已。
一日三十金,一年便是萬金之數,澶淵之盟每年與遼國的歲幣不過“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兒子講故事一年的收入,足夠支付遼國白銀。
真是一個人傻錢多的金主。
七月海南,天氣炎熱,饒是桄榔庵有椰樹遮蔽,熱浪依舊席卷而來。
“山寅吶!天氣燥熱,沒必要整裝裹身,我讓人裁了幾身寬大衣裳,你也涼快涼快!”
聞言,山寅有些猶豫,兩腳獸見到自己的容貌恐會有些害怕,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聽故事。
這幾月嚴裝以待,都有些掉毛了。
“蘇相公,山寅相貌丑陋,尋常之人見了在下都會落荒而逃,莫要嚇到你倆才好!”
蘇軾轉身來到屋內,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衣裳,交給山寅。
害怕山寅不習慣粗制布料,特意親自去縣中采買的輕紗,拜托布紡掌柜趕制而成。
“蘇相公,咱們先說好,以后還得給我講故事,要是私自逃跑,山寅可是有些生氣的!”
聽了這么久的故事,就屬父子二人講得最好,若是兩人跑了,不知道要去哪里才能聽到這么美妙的故事。
蘇軾點頭稱允,某飄零半生,什么陣仗沒有見過,你又不是山中吃人的老虎,本相公還不至于東逃西竄。
見狀山寅也不再推辭,當著蘇軾父子的面就開始脫解衣物,沒有半點需要回避的意思,完全不拿二者當外人。
百斤長刀解下,隨手丟在桌面,竹桌震顫,隱有倒塌之勢,蘇軾暗自乍舌,原以為山寅背后刀鞘不過裝飾之用,并無實物。
如今倒是有些輕瞧這位壯士,百斤長刀耍得虎虎生風,果真有過人之處。
解下鹿皮手套,爪若鋼刃,拳若簸箕,青筋暴起。
褪去蜀鍛,毛色金黃若綢緞,身帶花斑,尾若粗藤,肌若山脈橫石,黃眼若銅鈴生風,鼻若棗塊,耳若黃葉,額頭紋理突顯,篆刻為王字。
微風吹過,兩顆荔枝如若秤砣,不動如山。
蘇軾握茶杯之手,隱隱顫抖,蘇過呆若母雞,兩股顫顫,想要逃跑,腿腳卻沒了半分力氣。
蘇過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月余每晚同床共枕,同座而食,黑笠之下的家伙,竟然是一猛虎。
能活到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命大,眼前這家伙每日食肉百斤,自己清瘦,要是晚上餓了,還不夠給眼前的老虎塞牙縫。
蘇軾佯裝鎮定,放下茶杯,雙手顫抖,沒有喝完的茶水打落四濺,家里果真來了一頭山上的猛虎,山寅不正是山中老虎的意思嗎。
過兒的猜想并非空穴來風。
山寅穿戴整齊,感覺舒服多了,不由長舒一口氣,傳到二人耳中,頓覺三魂出殼,亡魂大冒。
沐猴而冠,一身衣袍七零八落,腰帶松松垮垮,蘇軾冷靜下來,重新幫助山寅系好袍帶。
“過兒,為父縣中還有要事需要處理,不能長時間脫身,就不陪你們閑聊了,告辭”
說完,蘇軾朝著山寅拱了拱手,推門而去。
“父親,等等孩兒”
蘇過剛想出門,便被山寅一把抓住,片刻之間門外的蘇軾早已不見蹤影。
“今天的故事還沒有講完,你不能走,快給寅兄講故事!”
蘇過抓著門框,一臉生無可戀,被山寅拽回桌上。
山寅搬來大馬扎,一臉期待的看著蘇過。
半個時辰過去了.....
一個時辰過去了.....
蘇過半個字都沒有吐露,此刻腦子一片漿糊,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義倫縣軍衙之外,蘇軾來回踱步,滿臉猶豫,值守門房也是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蘇相公行事果決,性格豪放,來到此處一年有余,何時如這般扭捏?連忙向內通稟。
張中聽聞手下通傳,出門迎接,雖然因為蘇軾的原因遭到上官打壓,不過相較于蘇相公的氣節,此事不值一提。
蘇相公出資千金,幫助四鄰八寨的黎人引修水渠,開辦學堂,收留丟棄女嬰,置辦善堂,可謂是真君子。
張中相邀蘇軾進入縣衙,客房之內二人對坐,侍女端來點心瓜果,一番寒暄之后,蘇軾進入正題。
“張軍使,不知你可曾見過有會說話的老虎?”
聞言,張中有些詫異,蘇相公涉獵廣泛,不拘泥于詩詞文章,可謂儒釋道三家全通,并未多想,連忙回話。
“聽過沒見過”
張中是開封府人士,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天子腳下,常與家中有書信往來。
“今年元月,官家身體不適,派遣端王前往谷陽鎮捕虎作藥,不知是何原由,空手而歸,端王從此身披羊皮,遭到不少官僚恥笑,如今已是開封府內人盡皆知!”
“另外派遣而去的禁軍,歸來之后時常瘋癲發狂,夢中驚懼,害病而亡者不在少數,軍中談虎色變!”
聽聞此言,蘇軾心中涼了半截,原本還想著來軍衙之中搬救兵,連朝廷精銳都不是對手,天涯海角的邊軍,如何是這頭猛虎的一合之敵?
官家,你可是害苦蘇軾了!虧你我師徒一場,你惹出的禍事,偏偏要讓我這年過六旬的師傅來承擔!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桄榔庵失火,還是不要殃及軍衙這群池魚了,何況還是背井離鄉的雜魚!
從山寅這個月的表現來看,也算不上惡虎,只是不通人性罷了!
以虎謀皮也好,以身飼虎也罷,命中注定要有此一遭,還是不要牽扯旁人為好!
二人交談一陣后,蘇軾坐立難安,神色匆匆的起身告辭,引得張中一陣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