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互聯網啟示錄: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作者名: 李志民本章字數: 1240字更新時間: 2024-09-11 17:42:58
第4節 電信人眼中的互聯網
電信人關注的是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因而他們眼中的互聯網以通信技術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G、2G、3G、4G以及5G。G指的是Generation,翻譯過來就是“代”的意思。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意思,2G、3G、4G、5G就分別指第二代、三代、四代、五代移動通信系統。1G~5G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傳輸速率、業務類型、傳輸時延、實現技術的不同。
1. 僅能通話的1G
1G就是所謂的大哥大時代。那時的手機只能打電話,不能上網。1G采用的是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蜂窩無線電話系統。設計上因為使用模擬調制、FDMA(頻分多址),那時的網絡抗干擾性差,頻率復用度和系統容量都比較低。
2. 能發短信的2G
由于1G有很多缺陷,例如經常出現串號、盜號等現象,1999年A網和B網的關閉,這標志著1G徹底落幕。相比較1G,2G在技術上更成熟,系統容量以及通話質量都有了極大提升。通過2G不僅能打電話還能發短信、上網,當然那個時代的上網速度很慢。
可以說進入2G,移動通信才與計算機網絡有了聯結。2001年11月10日,中國移動通信的“移動夢網”正式開通,當時官方宣傳稱手機用戶可通過“移動夢網”享受移動游戲、信息點播、掌上理財、旅行服務、移動辦公等服務。雖然在2G時代這種服務非常原始,但這標志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開端。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電信業自掘墳墓的開始,因為它們重點發展的網絡吞噬掉了自己原有的優勢業務份額。
3. 可以上互聯網的3G
如果說1G、2G的手機主要目標是通信,那3G時代的手機的重心開始向上網轉變。三網(電信通信網、有線電視網和計算機互聯網)融合互通的呼聲隨之而來,雖然至今還沒有實現三網融合,但電信通信網與計算機互聯網在技術升級的幫助下實現了融合。
3G基于新的頻譜制定出新的標準,讓廣大用戶可以享用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3G之下,有了高頻寬和穩定的傳輸,影像電話出現,大量數據的傳送更為普遍,移動應用更加多樣化,因此3G被視為開啟移動通信新紀元的關鍵。
4. 進入互聯網絡的4G
2013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為中國的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頒發了TD-LTE(長期演進)制式的4G牌照,這標志著中國電子通信行業正式進入4G時代。4G集3G與WLAN于一體,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和圖像,其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電視不相上下。在理論上4G能夠以100Mbit/s的速度進行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it/s。[5]
5. 融合高速互聯的5G
5G可以實現高速移動互聯,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4G后向演進技術集成后的解決方案總稱。從某種程度上講,5G是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Gbit/s。
在容量方面5G是4G的1000倍;與4G相比,在傳輸速率方面,5G典型用戶數據傳輸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傳輸速率可達10Gbit/s(4G為100Mbit/s),端到端時延縮短80%;在可接入性方面,5G與4G相比,可聯網設備的數量增加10到100倍;在可靠性方面,5G與4G相比,低功率MMC(機器型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增加10倍。
電信人是從以上“聯”的角度理解互聯網的。電信行業把原來以“話務”為主的通信技術轉變為數字通信技術,因此搭上了計算機互聯網這趟列車。
- CorelDRAW X6 中文版圖形設計實戰從入門到精通
- Building E-commerce Sites with VirtueMart Cookbook
- 智能網聯汽車V2X與智能網聯設施I2X
- 異構基因共表達網絡的分析方法
- 電子政務效益的經濟分析與評價
- 物聯網之魂:物聯網協議與物聯網操作系統
- 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
- Drush User’s Guide
- 網絡互聯技術(實踐篇)
- Windows Server 2003 Active Director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reating, Migrating, and Merging Networks
- SSL VPN : Understanding, evaluating and planning secure, web/based remote access
- 物聯網安全技術
- 區塊鏈輕松上手:原理、源碼、搭建與應用
-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 Applications(MB2-868) Certification Guide
- C/C++串口通信:典型應用實例編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