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美麗鄉村,幸福家園
- 人類覆滅的前夜靜悄悄
- 家鄉的一縷云
- 2894字
- 2024-09-23 00:06:41
時間過的真快,又到了星期五,王寧和李娜都和單位請了假按照預約去了體檢中心,醫生調出了他們兩個DNA分析報告看了看,遲疑了一下,“還是有一點小問題,男方有一個隱性致病基因,可能會導致孩子智力出現障礙。”,“那我們就不能要孩子了嗎?”李娜焦慮的追問到,“你別急,這種情況根據國家生命倫理法是可以干預的,通過基因修補是可以做到的,醫生,我們體檢中心這里能夠處理嗎”王寧安慰李娜同時轉頭向醫生詢問道。“這位先生看來也很在行,你這個是可以通過基因編輯修補的,不過我們這里還不行,沒有這個資質,你們去臨海交通生命醫院吧,他們哪里可以做”。兩個人商量了一下,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同意進行生育人工干預。兩個人隨后就趕往交通生命醫院生育科掛號檢查,下午,檢驗結果出來了,醫生說沒有問題,具備人工干預的條件,可以考慮懷孕。兩個人預約在3月底進行人工受精。出了醫院,兩個人長出了一口氣,人生一件重大的事情總算有了著落。
由于周末要回王寧老家看望父母,從醫院出來后正好到超市買點東西,王寧買了一些國外進口食品、營養品等,還有一些衣物、玩具等,準備送給父母和親戚。王寧老家在東山省日出市的農村,屬半山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智造業不太發達,大約一半人從事農業,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周六一大早,王寧和李娜就收拾東西,叫了一輛無人駕駛電動出租車,趕往臨海市火車站。早晨8點兩個人已經坐在了開往日出市的動車上。車子開得飛快,從窗戶望去,車兩邊都是大片的水稻田,平平坦坦一望無際,往北開,遠處逐漸有一些高低起伏的山丘,稻田也變成了麥田。進入東山省后,山丘逐漸變成了山巒,平坦廣袤的麥地也逐漸變成了片片梯田。動車速度真快,從臨海到日出近800公里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到了。下了火車,兩個人又叫了無人駕駛電動出租車,從日出市向王寧鄉下的老家駛去。現在電動出租車到處都是,大多是連鎖經營的,非常方便。現在大城市居民自己買私家車的已經不多,私家車停車是個大問題,平時上下班地鐵、公交都非常方便。即使出遠門,乘坐高鐵到地方后,外地無人駕駛電動出租車也很容易租,而且價錢便宜,整體看比駕駛私家車都要便宜方便。和許多其他家庭一樣,王寧和李娜在臨海沒有購買私家車。
車子又在高速公路上走了大約20分鐘,下了高速,在鄉村公路上走了一刻鐘就到了王寧父母所在的村子。村子背山面水,大概有兩百戶人家。這里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地勢平坦的區域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西瓜、青菜,還有一定規模的大棚,主要是冬天種植一些蔬菜。兩個人下了車拎著東西向村里走去,王寧父母家在村東頭。“哎呀,這不是王寧嗎,剛回來啊”,“嗯志興哥,剛到”一路上,不斷的有村民和王寧打著招呼。也有年輕的不認識,走過去再回頭望望,以為是外地人來走親戚的。到了家門口,王寧下車去后備箱拿東西,忽然發現后備箱上落了一只蜜蜂,看到王寧過來蜜蜂嗡嗡的飛走了,王寧愣了一下,這嗡嗡聲好像和平常蜜蜂聲音不一樣,“快點、快點”李娜督促道。王寧爸媽早早在門口等候了,從王寧手里接過了東西,招呼李娜趕緊進屋。院子大約半畝地,四周用磚砌的圍墻,院子里養了幾只雞,種了一點黃瓜、西紅柿、小蔥、小青菜等,三月份小苗剛剛出芽,還吃不上。院里北側東西向有四間正房,東邊有兩間廂房。進門兩間連在一起作為客廳,左右兩間分別隔開作為臥室,廳內購置大電視,茶幾、沙發。東廂房是廚房和餐廳。王寧父母一大早從城里買了魚和菜,宰了一只自己家養的公雞,準備做午飯了。王寧在院子兜了一圈,看看家里又有啥變化,然后也進了屋和爸媽聊天,問候爸媽身體情況,囑咐他們要吃好,休息好,保重身體。同時,也告訴爸媽一個好消息,他們準備要孩子了。爸媽聽后立即喜上眉梢,樂的合不攏嘴。王寧這么大了還沒孩子一直是兩個老人的心病,現在國家對生小孩有好多支持,包括出生補助,很長的產假,孩子上學也不要錢等等,生養孩子沒有太大壓力,但年輕人就是不生,他們也不好多說。現在王寧兩口子想通了,真是天大的喜事,比給老人買什么東西都高興。老人立即開始做飯,午飯有雞、有魚,烙了王寧愛吃的大餅。老人一高興又到村超市中買了最貴的酒,平時不咋喝酒的父親,竟然喝了半瓶白酒。
吃過午飯,王寧就到他叔叔家走走。王寧爺爺奶奶已經過世,除了王寧父親,還有一個叔叔,家在村南頭。叔叔前年得了尿毒癥,王寧知道后趕緊讓叔叔到臨海市治療,因為王寧所在的生命科學研究所前幾年已經研發出了用自體干細胞培養出人工腎,通過臨床試驗,移植后功能正常,更關鍵的是沒有排異反應。叔叔到臨海市后,通過王寧的安排,用叔叔的干細胞培養出人工腎,很快給叔叔進行了移植。這兩年在電話中聯系知道叔叔狀況很好,這次回來正好親自看看叔叔狀況。王寧和李娜拎著東西來到叔叔家,叔叔正在院子里忙著擺弄他的滴灌系統澆他的菜地,見王寧來了,趕緊招呼王寧進屋坐。嬸嬸也趕緊倒熱茶給他們倆。王寧關心的問叔叔腎移植后感覺身體怎么樣,“非常好,多虧有你在臨海市,現在身體好的很。”,王寧看到叔叔剛才干活的狀態,還有皮膚臉色等都很健康,說明這次移植效果很好,也再次證明我們國家在這項生命科學領域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這項成果有王寧的一份功勞,一種自豪感也洋溢在他的臉上。王寧叔叔高興的介紹這些年農村情況,現在農村變化很大,全過程民主管理也全覆蓋到農村,村委會大事小情都進行公開,村集體收益支出都是集體決策,接受全村人監督。除了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國家相關福利也做到了全面覆蓋,這里跟市民一樣治病走醫保報銷,60歲以上就開始給發養老金,雖然略低于城鎮居民但衣食無憂。國家對農業進行補貼,農業基本上實現了規模化、科技化。叔叔比父親有文化,愛琢磨,現在是村里種植大戶。他承包了村里幾百畝地,一年兩季,冬小麥和夏玉米,播種時都是雇傭村農業合作社的機器,平時灌溉、除草都是用噴灌系統和無人機。靠農業規模經營,叔叔家也過上了殷實生活。去年叔叔的女兒出嫁,只剩老兩口,生活比較輕松,有時會出去旅游,去年還去了日本一趟。“李娜,我們還是回來種地吧,你看平時時間都是自由支配,國家給的福利比城市一點不少,這樣的生活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平靜、富裕、和諧的幸福生活嗎?”王寧調侃的對李娜說。“我沒意見,你要回來我就跟你回來,不過你再回來想當個農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現在的農民可是技術活”李娜知道王寧在事業上有更大追求,他是說著玩的。
王寧又走了兩家親戚,送了東西,晚上回到爸媽家,爸媽又準備了豐盛的晚飯。晚上,王寧和李娜陪著爸媽聊天,詢問了爸媽近幾年生活情況,身體狀況,也更多的了解了村里情況。爸媽讓王寧安心工作,照顧好李娜,更希望早點抱上孫子。第二天上午,王寧幫父親干了一些農活。現在重體力或都實現了機器化,人工都是干一些管理和細碎的活,檢查檢查噴管系統,根據智能化種植系統的建議購置一些化肥、農藥等等。下午,王寧和李娜又叫了無人駕駛電動出租車返程了。通過與親戚的接觸和陪父親親自干活,王寧了解了近幾年村里生產的實際情況,對父親后面的農業勞動工作也就放心了,同時,現在農村社會治理也是規范有序,醫療有保障,在農村生活還是舒適安逸的,他對爸媽今后的生活還是很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