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騎陣交鋒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2272字
- 2024-10-05 17:00:00
夜里,董卓軍選在前亭北面一里地沿岸扎營。
此地西面便是洛水,相對容易補給。
一群將士脫下甲胄、放下兵戈,生火造飯、該喂馬的喂馬……
全都在整頓休息。
可剛休息下來,馬上有巡邏的敲鑼喊道:
“敵襲!敵襲!”
咻——
先是一根火箭射來,射中營帳。
咻咻咻——
黑夜中,無數箭矢射來,如電如梭。
“啊!”
哨兵慘叫一聲,利箭封喉,大量的鮮血噴涌而出。
“敵襲啊……快跑啊……”
董卓營寨中,亂作一團。
韓起率領五百騎兵疾馳而來,又是一輪齊射。
他依舊采取西涼騎兵的游牧戰法,遠程弓騎射箭,進行騷擾。只要第一發火箭確定的大概目標,后方所在的步弓可進行定位射擊。
目的只有一個——不讓董卓有喘息的機會。
馬蹄揚塵,涼州軍被射中多人,更多則是內亂踩踏造成許多傷亡。
眼下是西北風。
韓起從“掛”中得知,干脆命令騎兵射出火箭,點燃營帳。
這些營寨皆是靠近河邊一字排開,大有火燒連營的架勢。
董卓、李傕和郭汜分別在自己的營中休息,聞著燒焦的味道,大驚失色。
聽得屯長來報:
“是騎兵!騎兵劫營!”
董卓當下指揮著:
“兒郎們!上馬,上馬!”
這是涼州騎兵的反擊戰術,不考慮甲胄,只騎上馬匹先行撤退,減少損失。
一輪沖殺,韓起指揮著這些騎兵暫時撤離。
回營地又調遣第二波五百騎兵,繼續準備第二輪進攻。
董卓命令全軍上馬撤退,跑得極為狼狽。
他自己躲在前亭里面,命令軍營改在東面扎營,這樣離西面的洛水就有一段距離。
可眼下,誰都不敢再回原地扎營。
郭汜氣急敗壞:
“該死的韓起!他娘的……現在補給怎么辦?”
李傕也人困馬乏,可董卓橫豎躲在前亭城內不出來了,大批將士在營寨中休息。
他與郭汜商量道:
“他媽的!不如明日再好好整頓一番,白天休息,夜里再襲擊雒陽城。”
郭汜無奈道:“哎,只有如此。”
兩人紛紛叫將士們重新扎營,加強巡邏,輪換休息。
韓起重新評估了一下疲兵策略,毅然停止繼續夜襲董卓的涼州軍。
此時,涼州軍已經在前亭靠東南面扎營,距離洛水有一段距離,倘若強行夜襲,城防上的守城士兵可以提供一定視野和掩護攻擊。
不值當!
他率軍回撤雒陽,命令全軍休息,準備明日決戰。
九月二十七。
韓起忙到子時才休息,現在太倉和武庫都拿下,全軍武裝完畢,養精蓄銳。
他還親自去疏散了雒陽西里坊、和南面的民眾,結果發現十室九空,甚至偃師、鞏縣的民眾還多過雒陽本地。
看來前段時間,本地居民讓涼州軍折騰得夠嗆……
與荀攸討論一番,二人都估算決戰之戰場大概率在城南一帶。
而城南有南市、靈臺、明堂、辟雍、太學等重要場所。
南市不必多言,靈臺是天文臺,古天文學家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便擺放于此。
明堂為漢代社稷大堂,許多皇家祭祀慶典皆在此地舉行。
辟雍則為尊儒學行典禮之場所,太學則為東漢開國建造,有眾多太學生在此就讀。
除開上述重要場所,還有東西罼(bi)圭苑……
“報,涼州軍異動!”
士兵的急報將韓起思緒拉回。
韓起立即趕往南面城樓,與張遼、于禁、徐晃等諸將回合。而荀攸已經被他派去宮中安撫劉辯與何太后。
徐晃當下報告:
“府君,他們已經并分兩路。西面是李傕,東面是郭汜,我們怎么打?”
韓起當然了解這是涼州騎兵的偵查戰術。
一般而言,攻城之前,他們會先放出快騎,把整個繞城的地形偵查一遍,順便試探四個城門口有什么破綻。
“文遠。”
“末將在!”張遼底氣十足,他可是練兵最久的大將。
韓起吩咐道:
“你點兵步弓三千,由西面廣陽門和雍門出城戍守。”
“諾!”
張遼領命,率原本河東郡的精銳部曲依令發兵。
韓起看向一旁的高順,吩咐道:
“高統領,這次你且跟隨文遠一并作戰。你新來,得好好熟悉我軍的戰法。”
高順頭次參與作戰,自是十分期待。
右側的徐晃笑嘻嘻搓著手手,湊近韓起。
韓起自是會心一笑:
“公明聽令,你率僧兵四千步弓,出上東門和中東門戍守。”
“文則聽令。”他繼續下達指令。
于禁嚴肅回應:“末將在!”
韓起布置于禁的位置:“你率三千步弓守北門,不許出門,只能在城墻防守。”
“諾。”
布置妥當一切,剩余的五千人全部騎上戰馬,作為騎兵由韓起自己親自指揮。
董卓這邊,偵查完畢后,他命人擂起戰鼓,點兵出發。
其實西涼軍也不全是騎兵,董卓親兵是五千騎和五千步弓,李傕、郭汜則是四千騎,三千步弓。步弓的作用很多,對于今日一戰,很大程度上是要攻城。
這是必須要打的戰斗,涼州軍的軍糧告急,只剩一日!
至于戰術……
董卓這時候哪還顧得上戰術,騎兵撒丫子沖!
他騎上赤兔馬,給自家涼州軍鼓舞士氣:
“兒郎們,想回家!走,殺回去!”
“殺!”
咚咚咚——
戰鼓敲響。
不稍多時,在雒陽南面城墻上觀看,遠方旌旗飛揚,董卓騎著火紅的赤兔馬,如洪流一般席卷而來,身前毫無障礙,當真是千軍萬馬。
張遼已經在城墻下布好方陣,前三排都是大盾護體,手持長槍。
士兵們互相緊貼著,將高大的大盾豎在胸前,無數城墻從大盾的縫隙中向前挺立。
方陣布陣的位置十分講究,就在南墻下靠西的位置,眼前就是一道洛水分流而來的堰洛渠。
堰洛渠完全起到了護城河的作用。
董卓見此方陣,大聲令下:
“弓騎,放箭!”
噠噠噠——
一群弓騎手開始前進,斜角度由西向東跑,并不著急沖鋒,而是馬上射箭。
張遼下令:
“架盾!”
這群裝備精良的士兵紛紛舉盾格擋射來的弓箭。
如蝗的羽箭伴著呼嘯的風聲嗖嗖嗖射了過來,發出鐺鐺鐺的聲響。
張遼頂住一波,命令后軍弓箭手放箭:
“射!”
唰唰唰——
董卓軍的騎兵紛紛嗚呼哀哉,被射中下馬。
韓起通過自己的俯瞰視角正在欣賞著這一幕幕畫面,如同三國游戲那邊具有觀賞性。可惜,他并不能親手微操,只能通過傳令官下達指令。
不過,不用急。
張遼練了這么久,他自己有自己的打法。
相信部下……
兩邊都在互相射箭,涼州騎兵這么射下去,損耗太大。
董卓心知不妙,這時候沖到南面城墻下,開始叫罵:
“龜孫韓起!有本事下來決一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