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換地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2298字
- 2024-09-22 08:00:00
一旁的徐晃順勢說著:
“府君所謂大業,即興修水利,諸位請看……”
說著,他鋪開河東郡的輿圖,展示在眾人面前。
輿圖上,汾水的走勢自東北順流而下,向臨汾西南方改道向西,流入黃河。這一段汾水以北,有皮氏縣,汾水以南,有汾陰縣。
而河東郡主要一條河流便是涷水。
涷水上游有周陽邑,途徑聞喜,下方經過解縣、猗氏,最后在蒲板津匯入黃河。
許多人不明就里,由裴郃作為代表,詢問韓起:
“不知郡守有何意圖?”
徐晃作為代言人,繼續說著:
“呵呵,府君之意,可在涷水發展漁業。并從汾陰縣一帶,開挖水渠,引水灌溉。”
在場的諸位豪族皆是面有難色。
第一,他們并不剛需此類發展,現已有的土地完全足夠養活本族,甚至還能養活眾多門客、奴婢。
第二,新開水渠,急需人力、物力、財力,這些誰來出?
韓起這時候發話了:
“諸位,本郡守奉天子之命平亂河東,治理本郡。可獨斷任何事務,望諸位慎重考慮,莫步了柳氏后塵。”
“柳氏……”
裴郃聽得心驚肉跳。
當下雙手贊成:“郡守之命,我裴氏一族上下百余人,全力支持。”
“真的?”
“真的!”裴郃連連點頭。
韓起重重點頭:“好!”
徐晃輔助說明:“那裴氏便用自家半數田地,換取涷水河道周陽段。”
啊?
這是什么操作?
一半的土地,換了一部分河道?
其他家族的人議論紛紛,可裴氏在當地是大族,他都這么做了,其他家族也未敢發表異議。
衛氏一族的衛瑁起身直言:
“郡守大人,您這番折騰,我衛氏一族堅決反對!”
韓起反問:“你反對什么?”
衛瑁義正言辭:“我衛氏一族自古定居安邑,……”
韓起見他猶豫,朗聲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所在的土地,難道不是天子之地么?起,貴為一郡之守,代理天子管理此地,便有權重新劃分!”
在場之人聽得心中一凜,神色各異。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誰也不想撞這口上……
衛瑁因上次衛實之死,官差一直愛理不理,頗有微詞。
倒是裴郃知道一些內幕,非常支持韓起。
“府君在上,我裴氏一族還有一百多名鐵工,望府君收留。”
現在河東郡完全實施鹽鐵專營,裴郃也不想再養鐵工,干脆全交出去。
韓起見好就收,點頭應下。
徐晃配合著安撫道:
“那是自然,縣城里的鐵工還缺人手。”
這些豪強自立莊園,私設冶坊,本就極大影響了本地的鐵器營收。
鐵器作業主要分為采鐵、鑄鐵、打鐵三部分,其中采鐵、鑄鐵最辛苦,屬重體力活,且危險,時有礦難或鍋爐爆炸之兇險。
對比之下,打鐵最為安全。
依稅律,采鐵者五稅一,其鼓銷成器,又五稅一。
豪強之鐵工,不采鐵、不鑄鐵,購買熟鐵,在私設冶坊打造定型,卻不交稅,私下販賣最為賺錢。
其他的家族代表見裴郃如此態度,不太理解:
“裴東家,其實也沒必要全部交出。留一些年富力強之徒,做其他雜活,或當家丁護院也行啊。”
裴郃一臉苦相:“嘁,你們懂什么!”
那些家族代表紛紛陷入猶豫之中。
“報!”
一士卒急匆匆來報,悄聲報告給徐晃。
徐晃當下報告韓起。
韓起臉色一冷,只說兩字:
“點兵!”
眾人皆是一驚,不明所以。
半個時辰后,韓起帶著張遼、徐晃率騎兵兩千出列,直奔安邑南下至弘農郡邊界。
郭汜來了。
他如馬匪一般領軍沖在最前面,身后是皆是輕騎。
韓起出陣,選擇“漢”字旌旗。
兩邊擠在一處凹口,人喊馬嘶,分列對壘。
咻咻咻——
郭汜一臉野蠻長相,披頭散發,亦如馬匪一般吹著口哨。
他的部曲是最典型的“湟中義從”,即羌胡騎兵,加上郭汜本身是盜馬賊出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郭汜沖韓起叫嚷著:
“喲,你小子,現在當了大官啦!”
韓起在出兵前用自己的特殊能力估算了一下郭汜這批人馬,三千騎兵。
暗忖:
應該不止這些,還有的可能不在河東郡境內……
隔著一段距離,韓起騎著“絕影”,朗聲問候:
“郭將軍!什么風把你給吹來了?”
郭汜居高臨下,仔細對比雙方騎兵數量。
在數量上,己方是優勢……
可裝備上,似乎不對路。
韓起這支騎兵,全副武裝了“鞮瞀(dīmào)”和“當胸”。
不光是主將的三匹駿馬上,全部安裝了馬頭套和馬前胸護甲,這后面烏泱泱的騎兵,全都是這一套裝備,而且,他們每一個騎兵手里都拿著長戟……
什么情況!
郭汜想動手,瞬間忍住了沖動:
“嘿,你小子當了大官,可真滋潤啊!”
張遼氣不過,一聲令下:
“前進!”
騎兵隊伍紛紛豎起長戟,一步一步逼近對方。
郭汜的騎兵連連退后,讓出了山坳口的上坡位置。
“喂喂喂!何等何意?干架不成?”
韓起一臉自信,朗聲道:
“我軍今日演武,不巧,正好撞上您郭大將軍途徑此地。”
“什么不巧!”
郭汜不服氣,“嘿,你小子早不演、晚不演,我來了你就演,你演我是吧?”
張遼護在韓起前面,叱道:
“閣下再出言不遜,別怪張某手下的刀不客氣!”
“來啊!怕你啊!”
韓起也沒攔著,他知道郭汜的脾氣,不給點顏色瞧瞧不知道天高地厚。
噠噠噠——
很近的距離,郭汜對張遼發起單挑。
鐺的一下,兵刃相交。
郭汜雙持羌胡彎刀,一刀劈空,還有一刀,兩把彎刀大開大闔,與張遼繞斗在一起!
張遼使的是常規馬槊,重在長,揮舞不及對方靈便。
郭汜看準這一弱點,耍起秦王繞柱的套路。
兩人瞬間斗了五回合,徐晃看得暗暗吃驚,緊張看向韓起。
韓起則不慌,他了解張遼。
人家張遼在并州丁原帳下,就和呂布、張楊不分上下,這三人切磋武藝也是常有之事,并州馬戰也不弱于西涼。
且見郭汜的馬上刀法如長河波濤、綿綿不息,每一輪近身,都是拼盡全力,以命博命。
可張遼漸漸摸清了他的套路,一改韁繩,調轉方向,并不急于甩拖郭汜。
而是改了手上馬槊握把,用力向后一捅。
馬槊的末端捅到了對方馬匹上,不傷人,先傷馬。
“你!”
郭汜的馬匹受驚,張遼立即來了一計回馬槍,精準切中郭汜右手腕部。
槍尖一指,抵住郭汜咽喉。
郭汜嚇得一身冷汗,趕忙舉手投降。
韓起帶頭大叫一聲:
“好!”
全軍跟著一起高喊“好”、“好”、“好”,連喊三聲,響徹原野。
張遼呵斥一聲:“滾!”
郭汜無奈,帶他的騎兵灰溜溜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