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許道行的怨鬼,能藏在城中不起眼的角角落落。
除非李平安會道門的《望仙術》,十丈之內,凡有妖鬼,盡有所覺。
單純指望著范圍只有三十步的《望氣術》,委實力有不逮。
他現在面臨的困境則是,雖已筑基中期,能拿的出手的本事,唯有小成境界的《桃劍斬妖四式》,以及大成的《救苦拔罪經》。
《小養氣功》推演而成的《黃庭悟真篇》不算。
畢竟尚未修習。
功法缺乏,保命的底牌也只有師父留下的兩張符箓。
或許縣衙送予的《玄霄引雷符》也算,懷朔縣境內的妖鬼,境界不高,關鍵之時,可以給它們來次“意外驚喜”。
再數的話,便是儀鸞司那枚大概使用四次的金鱗針。
至于城隍公給的那瓶《春蘇花開丹》,一向謹慎的李平安,不敢服用。
縱使土地公說了無事,天知道這位喜歡說七分留三分的小老兒,有沒有藏著掖著?
人心難測,神心也難測……
小道士極缺功德值!缺的眼睛都冒光了。
也缺拿得出手的術法,可惜他不是無論功法還是法術又或是法寶都富裕的仙家弟子。
人家修練的丹藥當糖葫蘆吃,練功的經驗自有師長傳授,李平安一個野道士拿什么比?
2點功德值的怨鬼少嗎?
對于李平安而言不少了。
積少成多,靠功德觀推演功法、法術,是他成仙之本。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也是和仙家弟子比一比、攀一攀的本錢。
另外,還要考慮安危。
修練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系列任務要慢慢做。
城隍廟那邊的因果,亦是要抽絲剝繭。
若他是筑基境后期,或者圓滿境界,看見賞善司主官呂蔚的那一刻,祂就已經死了。
圓怒和尚極其想與知縣說幾句話。
但白元犀故意不給機會,和李平安各自翻身上馬,又是馬踏愿恩寺,跨出寺門,沿著下山的緩坡,返回縣城。
這愿恩寺里里外外花費了不少心思。
在半路立了塊石碑,寫了極有書法規矩的四字,為“抬頭望天”。
抬頭不僅望的見天,還望的見佛寺。
有四位捕快護送白元犀,而他帶來的人手,留了部分在寺里聽老捕頭命令,處置圓癡妖僧的后續。
“此案和陳龍潭一案不相上下。”
白元犀嘆道:“陳龍潭那件案子,知曉的人少,縣衙瞞得下去,此案卻是怎么堵也堵不住了。
再加上佛寺本為莊嚴清凈地,連這里都出了妖案,懷朔縣必定再度人心惶惶。”
卞敬、韋莊兩案,已叫城內百姓惶惶不可終日,縣衙布告已經嚴懲了兩案的兇手,才勉強安撫了人心,又有李平安東郊超度亡魂,方讓百姓的心穩了下來。
如今有愿恩寺一案,且是大案,使得白元犀這位知縣有點手足無措。
人心要是亂了,縣衙那點衙役,如何維持的了秩序?若衙役的心同樣亂了呢?
一路無事。
白元犀提出陪同李平安到慶歲巷。
小道士婉拒了。
白元犀只好告知陳老頭的家宅位置,命一位衙役時刻跟隨李平安,若有事,及時稟報。
李平安下了馬,那衙役為其牽著,他則順手買了串糖葫蘆。
嗯,這串糖葫蘆不太甜,更比不上狐女甜甜的笑。
明顯看的出大街小巷的百姓,少了許多。
近些日子懷朔縣不太平,深刻影響到了民眾日常出行。
而那些膽子大,敢外出的人,接二連三認出李平安。
個個誠惶誠恐的拱手見禮,口口聲聲稱其為功德無量李真人。
還有喊道長的,被人一巴掌招呼到后腦勺,馬上改口李真人。
說著說著,也不知是誰開了頭,問李平安討要安宅的符箓。
小道士確實懂一手《安宅符》,此符算是道門爛大街的符箓,不需要授箓,也不需要天上“有人”。
但此事著實不好輕易答應下來。
若一傳十、十傳百,都來向他討要符箓,也別做事了,光待著畫《安宅符》就好了。
李平安說,他委實道行淺薄,不懂符箓一道,并且《安宅符》驅趕點邪氣、鬼氣還好說,其他的就無用了。最重要的是,眾位的膽子不能弱了,人若發狠,血氣上涌,鬼神辟易,再多念念“福生無量天尊”,該是平安無事的。
團團把他圍起來的街坊依舊不放他走。
跟著的衙役幫忙驅趕,可惜他們實在熱情,推也推不動,趕也趕不走。
小道士只能再道,縣衙正在商量對策,有些怪事,有官府幫著大家戒備,或許會好很多。
“李真人你呢?你會救我們嗎?”
李平安看著那人,溫和笑道:“小道就在縣城,暫時不會走,既然不走,小道盡全力幫忙。”
“暫時是多久?李真人干脆在俺懷朔縣安家算了,教俺妹妹嫁給你。”
“小道是方外之人,萬萬不敢擅自談論婚嫁。諸位,小道還有些小事情等著去解決,請讓條路,容小道過去。”
百般說,千般勸。
才終于擺脫了百姓的“圍追堵截”。
他們所為的不過是一家一姓之事,求的亦是自身的生死、福運、吉祥。
但真不好去評判什么。
身旁的衙役,低聲道:“真人功德無量,短短幾日,真人在縣城的威望,已超過知縣了。”
“不敢當,都是父老鄉親抬愛。”
要去慶歲巷,須得路過建在城中的城隍廟。
李平安遠遠打量懷朔縣城隍廟,尚未接近便已嗅到重重的檀香味,皆是好香,與愿恩寺善信們上的香,應是同一品類。
這座城隍廟并非只有一座供奉城隍公的主殿,乃是一片錯落有致的“宅邸”。
城隍公的大殿恢宏些,其余殿宇小一些,簡單一些。
衙役見真人望著城隍廟,低聲道:“當初城隍公給懷朔縣百姓托夢,說我們罪孽深重,若不贖罪,不光要誕生天災人禍,我們死后還要受地府里的牛頭馬面鞭撻折磨,如果翻修城隍廟,誠心誠意給祂進香,祂會為我們擋下災劫,日以繼夜的幫我們減輕罪過。”
“百姓都信了?”
“有人不信,但……但過了幾日,不信的人家就出了邪祟災禍,攪的家宅不寧,也只能信了。大家伙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為城隍公翻修了廟宇,并多建了十二座小殿。”
李平安默默聽著,不動聲色,轉身走入城隍廟。
他要看看城隍公有幾斤幾兩。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位城隍公,的的確確不太像個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