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城隍罰惡司
- 我在聊齋功德成仙
- 彈指即謝
- 2144字
- 2024-09-27 22:36:16
李平安曾斬了尊城隍廟的日游神,若他仍是筑基境初期,恐怕要暫避著城隍廟神祇。
這不是已經(jīng)筑基境中期了嘛,底氣足。
正所謂,家里有糧,心中不慌。
“圓怒長老為何請我去見城隍廟的來人?”
“方丈臨走時(shí),囑托圓怒長老,真人斬殺圓癡妖僧,是個(gè)為民的俠義真人。愿恩寺雖犯下錯(cuò)事,但有悔過之心,如果出了圓怒長老處置不了的事情,可求助真人,真人定不會袖手旁觀。”
李平安失笑:“不愧是佛法精深的方丈。”
這個(gè)老和尚篤定他不會做那眼不見、心不亂之事。
畢竟,眼不見、心不亂,尋常修為。入一切相、破一切相,方得自在。
既然是身具法力的真人,哪能真?zhèn)€在紅塵泥濘中,自掃門前雪?
“前面領(lǐng)路。”
“多謝真人。”幾個(gè)僧人的臉孔,在火把的光照下,喜出望外。
依著他們神色透露的誠懇,確實(shí)未把李平安威逼方丈、問罪愿恩寺放于心上。
李平安問:“估摸著時(shí)間,方丈應(yīng)該下山不久?”
“是,方丈前腳剛走,城隍廟后腳便到了。”
“他們之前來過嗎?”
“來過。卻是有兩年不曾再來了。”
一位年紀(jì)四十些許,僧袍不俗的僧人接著道:“真人,小僧近些年一直服侍方丈,倒是知曉點(diǎn)城隍廟來愿恩寺的事。”
他看了眼李平安的表情。
接著說道:“城隍廟讓僧人們對善信多說些關(guān)于城隍公的好話。”
李平安依舊淡然無波,這中年僧人原想從他臉上瞧出些漣漪,卻是未能如愿。
神道、三教,皆對香火極其敏感。
神人要吃香火,不吃香火餓的慌。
佛陀菩薩要受香火,不受香火豈可穩(wěn)坐靈山。
三清天尊要收香火,不收香火哪能超然物外。
儒家更是要以香火祭祀文廟列圣,若不祭祀圣人,何談教化天下。
你多吃一些,我就少吃一點(diǎn)。
豈能做到相安無事?
不理中年僧人暗戳戳的挑撥離間。
在趕去見城隍廟來人之前。
李平安忽有所覺,心神沉入功德觀。
供奉“天地”的供桌后,出現(xiàn)了張深黃符箓。
【李平安于懷朔縣愿恩寺,斬妖僧滅邪物,感化釋門弟子,傳我大教,增漲道門氣運(yùn)。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功德+1】
揭下,放在供桌,深黃符箓無火自燃。
李平安瞄了眼蓋著的與道合真印,走至觀門所在的那扇墻壁。
倒是沒有新出現(xiàn)的任務(wù)。
目光落在有關(guān)城隍廟的黃符上。
【地府遭災(zāi)、黃泉失序。懷朔縣城隍賞善司主官,因受地府邪氣滋擾,墮入邪道。斬懷朔縣城隍賞善司主官,功德+25】
一縣城隍廟的賞善司主官,地位尊崇,雖說不算城隍之下、眾神之上,但也差不多。
死于李平安劍下的那尊日游神,給祂提鞋都不配。
“功德值少了。”李平安呢喃自語。
墮入邪道的日游神,值15點(diǎn)功德。
賞善司主官才值25點(diǎn)……
“扣扣搜搜的。”
許是功德觀只以實(shí)力劃分。
多了1點(diǎn)功德值,面板功德那一欄,亦是變成了【功德:24】。
“真人,到了。”
僧人將李平安領(lǐng)到一座殿宇。
小道士抬腳跨上臺階,邁入其中。
圓怒長老、老捕頭,以及四位來自懷朔縣城隍廟的神祇,站在丈余鍍金佛像下。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放在李平安身上。
似乎這位小道士,比此間所有事都重要。
圓怒長老喜形于色,雙手合十面向李平安行禮:“真人,方丈下山去縣衙自首前,告知小僧,愿恩寺要是有疑難之處,可請教真人。”
李平安點(diǎn)了點(diǎn)頭。
而老捕頭如釋重負(fù),他本來不夠資格參與此事,誰讓老捕頭有縣衙的身份,算是代表了知縣白元犀。
所以,老捕頭一句話不敢多說,只等著李平安的到來。
如今,李平安來了,主心骨就有了。
四尊神祇。
一尊目光灼灼盯著他的武將,頂盔摜甲、罩袍束帶,如此衷甲秀衫之姿,顯得文武雙全。
站在武將神祇后的一尊,則是穿著公服青袍,大袖圓領(lǐng)、展腳蹼頭等等,應(yīng)有盡有。不像城隍下屬,更像朝廷正兒八經(jīng)的官員。
余下兩尊皆是綠袍。
這懷朔縣城隍廟,實(shí)力處于下游甚至下下游,派頭卻是威風(fēng)凜凜。
李平安施展了《望氣術(shù)》……
“你便是道士李平安?”武將神祇好一番打量,悠哉悠哉問道。
此刻,他才拱手見禮,“小道李平安,見過尊神。”
“不用拘束,本神乃城隍麾下罰惡司主官衛(wèi)瑯。”
武將走到李平安近旁:“真人在我懷朔縣境內(nèi)做了好大事,罰惡司該好生感謝真人仗義出手。”
“尊神折煞小道了,小道僅是個(gè)浮萍般的野道士,做些超度亡魂、斬小妖小魔的閑雜,也好積攢點(diǎn)功德。”
衛(wèi)瑯失笑:“真人倒是謙虛,暫不提真人除掉作惡多端的陳龍?zhí)丁②w闕,光是超度亡魂,就已幫了城隍廟的大忙。
夜游神趙玨應(yīng)與真人說了,這些日子城隍廟為了護(hù)佑本縣陰陽秩序,忙的頭重腳輕,若無真人助我等一臂之力,指望著這群只吃香火,卻毫無用處的和尚道士,本縣百姓怕是要遭劫難了。”
圓怒長老聽聞此言,默默垂頭無聲誦念《般若心經(jīng)》。
李平安稍許沉吟。
適才土地公言及,既然愿恩寺有這般大的禍?zhǔn)拢慊鸲ㄈ徊槐!?
沒想到這么快就來搶奪了。
“難道本神說錯(cuò)了?”衛(wèi)瑯步步緊逼。
在祂看來,愿恩寺乍見祂們到來,立即請李平安,無外乎想借這位法力不錯(cuò)的小道士,壓一壓城隍廟。
可惜啊。
愿恩寺打錯(cuò)了算盤。
區(qū)區(qū)一個(gè)野道士罷了。
養(yǎng)氣境后期的道行便到頂了。
李平安依仗的,不過是那柄百年桃木制成的桃木劍。
沒有師承山門,豈能長久平安?怎是本縣城隍廟的敵手?!
這尊武將神祇,注視著忽然抬頭打量丈余佛像的小道士,笑說:“城隍尊神送予了你一枚令牌,持此令牌,咱們是一家人。愿恩寺出了頭妖僧,害死許多人,必因雖念佛號卻懷妖心而起。為了懷朔縣百姓安居樂業(yè),合該閉門悔過,何時(shí)有僧人證了佛果,飛升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再開門迎客不遲。”
這尊鍍金佛像于燭火照映下,璀璨奪目。
微微仰頭。
便迎見佛陀微瞇的雙眼,仿佛在盯著婆娑眾生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