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問罪
- 我在聊齋功德成仙
- 彈指即謝
- 2043字
- 2024-09-25 23:56:15
斬僵尸任務的黃符,所蓋法印為酆都大帝心印。
黃符在供桌無火自燃。
【觀主:李平安】
【年齡:16】
【修為:筑基境中期】
【體質:小功德體(但行好事,必有天佑)】
【功德:22(地府遭災、黃泉失序。有新死之人口含怨氣,死不瞑目。陰差陽錯下,被地府逃竄的厲鬼附身,斬此僵尸,功德+15。已完成)】
【功法:
《黃庭悟真篇》(未入門,是否以250功德推演功法。)
《桃劍斬妖四式》(小成,是否以200功德推演功法。)
《救苦拔罪經》(大成,是否以150功德推演功法。)。
《望氣術》(圓滿,是否以150功德推演功法。)】
李平安瞄了眼系列任務的那張黃符。
【超度懷朔縣境內潛伏著的四頭臥虎寺虎倀(3/4),為懷朔縣黎民鏟除隱患,功德+40(后續線索待解禁)】
這件任務的三頭虎倀,柳溝村俞蓮身上的人臉蜈蚣、瘋了的秀才白清叟,以及愿恩寺長老圓癡。
一個比一個油嘴滑舌,歪理一大堆。
話又說回來,幸好借助官府的勢力尋找,靠他一個人施展三十步內才有效的《望氣術》,天知曉要找到何時,黃花菜都涼了。
功德觀左右墻壁上的黃符,也有張關于愿恩寺的。
李平安順手揭下,放在供桌。
【讀書人曹斌病逝于愿恩寺,僧眾將之葬在后山。但愿恩寺頗為熱鬧,曹斌戀棧不去,待他想入輪回時,恰逢地府遭災,竟不可得。超度曹斌,功德+1】
蓋著的道門法印為道經師寶印。
這任務倒是不錯。
須知李平安此前在亂葬崗超度陰魂、怨鬼,才有1點功德值。
收了心神,向前走了數步,才在圍上來的眾捕快舉著的火把下,看清小殿佛像為文殊菩薩。
菩薩左手安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
結的手印是,與愿印。
李平安想了想,此印乃給予眾生愿望滿足,所求皆如愿。
圓癡邪念是貪,貪佛法。
愿恩寺令其在與愿印旁,豈不是助漲它的貪念?
老捕頭跨進小殿,點亮燈燭。
幾個捕快搜至文殊菩薩像背后,剎那間紛紛驚呼。
老捕頭一看,亦是臉色陰沉如水。
李平安幽幽嘆息。
縣衙的衙役曾說,他的姐夫一家被圓癡留下講法,必是進了此獠的肚子。
方丈亦是踏足了小殿,在兩個中年僧人攙扶下,看著文殊菩薩佛像后的累累白骨,不禁淚流滿面,《往生咒》念個不停。
“難不成愿恩寺對圓癡的異常,一無所覺?”李平安問道。
方丈哽咽道:“皆老衲之罪也,與弟子無關,是老衲囑咐他們,為了愿恩寺清譽,把圓癡性情大變的事掩蓋下來。
卻是不曾料到,因為老衲的私心,令眾弟子不敢對圓癡施加手段,以至于對其不聞不問,讓它害了這般多的無辜施主。”
李平安反問:“既然方丈疏于管教,又顧忌傷了清名,釀成大禍,該當如何?”
一個野道士,逼問愿恩寺的方丈。
使得武僧及其余和尚,個個面有怒色。
方丈道:“小居士放心,老衲現在就親自去縣衙,向白知縣認罪自首。”
李平安搖搖頭:“怕是不夠。”
頓時有僧人怒道:“方丈都去自首了,你還要怎樣?”
李平安指著被僵尸害死的捕快:“他死在愿恩寺,家人怎么辦?”
旋即走到文殊菩薩佛像后,再問:“圓癡畢竟是你們的長老,墮入魔道,殘害無辜,仗著的也是你們愿恩寺的名頭。
依著小道看,不僅方丈有罪,愿恩寺亦有罪。”
話音剛落,那些和尚們攥拳的攥拳,齜牙的齜牙,即便這小道士身具法力,可在毀謗愿恩寺名聲下,也令他們血氣上涌,惱怒非常。
李平安側身乜了大小僧人一眼:“吃齋念佛、參禪打坐,方丈啊,愿恩寺僧人的佛法,修的不好。
小道聽過一句話,叫做‘出家如初、成佛有余’,方丈的這些弟子們,卻是仍懷邪念,不認慈悲。”
方丈低聲誦了句阿彌陀佛,“老衲明白真人的意思了。
愿恩寺會傾盡全力給予受害者的家人,一個公道。”
“何為公道?”
“真相、首惡、從犯、茶米油鹽、金銀財寶……”
李平安點了點頭:“小道不才,懂點拳腳,而今就住在縣城內。若愿恩寺陽奉陰違,小道會再來此地,為受害者的家人,討個公道。”
老捕頭走到他身邊,悄聲道:“真人,愿恩寺的善信遍布懷朔縣,若事情傳出去,擔心會釀成亂子,也、也對真人不利……”
“捕頭!”李平安大聲反問,“究竟是愿恩寺的善信多,還是百姓多?”
“自然是百姓多。”
“到底是香火值錢,還是民心值錢?”
“當然……當然是民心值錢。”
“那便是了,小道知你是為了我好,也知你亦是愿恩寺的善信,還知你一心為公,雖是兩難,卻也為了道義,不惜己身。”
李平安站在燭火的光亮中,穿著他那件洗的發白的道袍,雖是不堪,但有仙風道骨之姿。
一番話說來,再加上斬僵尸滅妖僧的壯舉,幾位飽讀佛經的老僧,忽覺,他和那端坐蓮臺的文殊菩薩,竟有幾分相像。
老捕頭羞愧道:“是我心有私念了。”
“縣衙有位衙役,姐夫一家被圓癡留下講法,大概已經遇害了,你回去與他說聲。”
李平安不知那位衙役的名字,描述了他的長相。
老捕頭立即知曉是何人。
這小道士還沒完,問道:“有位叫做曹斌的讀書人,病逝在愿恩寺,你們將其葬在了后山,誰帶我去找下他的墓?”
有僧人驚奇:“真人,曹斌是小僧親手葬下,可曹斌病逝了六年,真人從何得知?”
李平安背著桃木劍,邁過門檻,站在院中,并不解釋,對那僧人說:“勞煩你帶我去趟后山,愿恩寺信眾茫茫,香火鼎盛,這曹斌也是個喜歡熱鬧的,居然滯留不走,可等他想投身輪回之時,卻是晚了。”
那僧人唯剩感慨:“真人法力高強,慈悲為懷,實乃我輩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