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jìn)了村,很快被人傳開了。
百姓站在自家門口,警惕的盯著劉晟。
“劉大哥,柳溝村的村民似乎對你不太友善呀。”
“這柳溝村外皆是良田,繳納的兩稅比別地多的多,自然便成了縣衙重點(diǎn)關(guān)照的地方。一來二去,只要官吏前來柳溝村,都不受待見。”
李平安感慨道:“善財(cái)難舍。”
“李兄弟,既然不去表妹那兒,咱們?nèi)ツ模俊?
“四處走走看看,興許有蛛絲馬跡。”
柳溝村背靠一座小山,坐北朝南,前面是一條縱橫東西的河水,為了方便灌溉田畝,河被改造了一番,能將連成片的良田,不分彼此的一一照顧到。
山為靠山,水是財(cái)水。
此地山水頗為吉祥。
“好地方啊,若在柳溝村隱居,定然頗為自在。”
“柳溝村有柳姓、吳姓兩大族,世代居于此,極其排外,女子嫁來柳溝村可以,外人想定居的話,根本行不通。”劉晟愈發(fā)緊張,強(qiáng)壓著顫抖的嗓音,解釋道。
俞蓮是他的親人,事關(guān)親人之事,饒是在官場混跡多年,依舊心緒不寧。
他暗暗祈禱,希望小真人像斬那山魈般,干凈利落救下表妹,最好傷不到她一片衣角。
而李平安的目光,從百姓的身上緩緩掃過,尤其關(guān)注那些魂不守舍的青壯男子。
他們的陽氣流失了很多。
“李兄弟,看出什么來了嗎?”
劉晟驚訝的發(fā)現(xiàn),李平安的神色逐漸有了怒容。
“咱們?nèi)プ霭资碌哪羌铱纯础!?
柳溝村挺大的,循著木魚誦經(jīng)、慟哭哀嚎的聲音,兩人走了一刻多鐘,才見到在門庭上,簡單掛了條白布的人家。
此戶人家的境況并不富裕,院墻是黃泥混著草堆砌的,大門的兩扇門板也是湊合的,房屋之上鋪著茅草,堪堪遮風(fēng)擋雨。
十余位大小僧人盤坐在小院內(nèi),敲著自羅漢寺帶來的木魚,念著《往生咒》。
院子居中鋪著一面漏洞頗多的涼席,一個(gè)骨瘦如柴的青年男子,躺在上面,了無生息。
許是他的爹娘、兄弟姐嫂,在《往生咒》的咒文聲中,圍著早逝的青年男子,哭天搶地。
窮苦人家的白事,哪有那般多的規(guī)矩。
也是這家運(yùn)氣好,羅漢寺的僧人借宿柳溝村,免費(fèi)為他們誦念經(jīng)文。
李平安的不請自來,驚到了幾位走神的小和尚,見他同樣年少,自認(rèn)為天衣無縫地朝他微笑。
很快就遭到身旁老和尚的彈指叩頭。
劉晟見李平安臉上的怒容愈來愈盛,心底不免咯噔一下。
“爾時(shí),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得離于迷途,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
這群毫無法力的和尚,所念的《往生咒》,并無多大用處,與其要超度亡魂,不如說是安撫死者的親人。
李平安筑基境初期的道行,施以大成的《救苦拔罪經(jīng)》,卻是真的在超度亡魂。
順帶著,滯留于柳溝村的另外三個(gè)亡魂,一并被他超度去了地府。
懷朔縣境內(nèi)的亡魂確有失控之勢。
一路所見,有近二十個(gè)亡魂躲藏在陰暗角落。
它們懼怕陽光,白日規(guī)避,夜間游蕩。
盡管到了晚上會好受一點(diǎn),可那月光照于魂魄,也好似在油鍋里煎炸。
轉(zhuǎn)身出了小院。
劉晟匆忙問道:“李兄弟,可有不妥的地方?”
“死者被吸干了陽氣。”
“啊?!”
“劉大哥,你打聽一下,此人死之前去了哪里?”
“好。”
作為縣衙的主簿,即便不受柳溝村百姓待見,若要詢問一兩件事,還是信手捏來的。
民怕官,一直如是。
劉晟去的快,回來的卻慢。
他的臉色很不好看,既有難以置信,亦有手足無措。
李平安等了好一會兒,都未曾等到劉晟開口。
他仿佛丟了魂兒似的。
“你不說,我也猜到了。”
“小,小真人,我,我問了六,六人,死者名柳三,他們,他們都說,柳三最最最近一直偷偷去……去俞蓮那兒。”
李平安斂了怒容:“走吧,到吳琦家瞧瞧。”
吳琦是家中的獨(dú)子,一朝身死,爹娘的天塌了。
本來,幸好有位愿意為吳琦守貞的兒媳,家中的田畝、財(cái)產(chǎn)將來交給她,也沒啥兩樣。
但,自從兒媳聽了他人的話,去了山里一家沒聽過的寺廟上香,回來后,一切都變了。
兒媳開始……不守貞潔,夜夜與村里的男人鬼混。
吳老丈唉聲嘆氣,看了看坐立難安的劉晟,再打量幾眼靜若止水的小道士。
劉晟好不容易穩(wěn)下心,問道:“我那表妹,白天一直把自己關(guān)在院里,到了夜間才開門?”
“誰說不是呢!主簿大人,你也曾見過她,她現(xiàn)在這幅模樣,唉,老朽實(shí)在不敢恭維。”
“她……她確實(shí)變了,上次我來見她,怎么喊都不開門,最終將我逼急了,翻墻進(jìn)去,才見到了她。”劉晟捶胸跺足,聲音不免大了許多。
“主簿大人,俞蓮是個(gè)好孩子,本性不壞,只要她回心轉(zhuǎn)意,斷了與那些男人的往來,我們老兩口仍然將她當(dāng)做親生閨女!”
“小真人……”
李平安打斷了劉晟接下來的言語,“殘存一點(diǎn)良知,未曾謀害你們。”
吳老丈頓時(shí)氣的站起身,指著李平安怒斥:“你這小道士,胡說什么?!俞蓮年輕,不懂事,稍微走錯了路,小道士何必口出惡言?!”
吳琦的老父,照舊善待俞蓮。
李平安不與之爭辯,扭頭看向門外。
吳琦一家建了兩處院落,在柳溝村西側(cè),比鄰而居。
一處院子供老兩口養(yǎng)老,一處院子是吳琦和俞蓮的婚宅。
以《望氣術(shù)》所見,吳老丈的這座院子里,漂浮著絲絲縷縷的鬼氣。
比那偽裝成陳福的趙舉人,鬼氣強(qiáng)了一點(diǎn)。
仍在采氣境初期。
《望氣術(shù)》圓滿后,李平安看到了更多的線索。
“既然我來了,那就一塊過去見見俞蓮。”
吳老丈還在氣頭上,“你……”
盡管劉晟心底,生怕表妹步了那頭山魈的后塵,理智卻逼迫他拉住盛怒的吳老丈,“這位小真人確有大本事,吳叔息怒,只是過去看看罷了,不礙事的。”
“裝神弄鬼的小道士,你若敢故意給俞蓮潑臟水,拼了老命,老朽也要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