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公平的看待任何事物
書名: 從主神殿開始太上無情作者名: 餓禍本章字數: 2206字更新時間: 2024-09-12 17:19:43
蒼天不公?
這四個字從蝗太極嘴里說出來,多多少少帶著些許戲劇意味。
若沒有“蒼天”青睞,蝗太極早被李溪玩死了,一招經濟制裁,截斷資源流通,就遼東那塊地,后金遲早得涼。
“將所有原因歸結于蒼天,你的器量就僅只于此嗎?”
李溪不屑道:“你其實很幸運,非常的幸運,幸運的如同上天對你青睞有加。”
“努爾哈赤擋了你的路,你就莫名其妙的干掉了努爾哈赤,你缺糧草了,就忽然間找到了一座糧倉。”
“說真的,有時候我都有些羨慕你,運氣好的實在夸張。”
“但可惜,任你運氣再好,也抵擋不了天數,天要你亡,你怎能不亡。”
蝗太極聞言,嗤笑道:“張口天數,閉口天數,怎么,你是把自己當成了天?”
他聽不懂李溪口中所謂的“幸運”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聽得出李溪對他很看不起,這讓他無比的憤怒。
想他蝗太極也算一代梟雄,李溪憑什么看不起他,李溪如果不是生的好,只怕還不如他呢!
李溪卻未在意蝗太極的憤怒,神色淡漠道:“天,我還差的遠呢!不過對于你而言,我與天似乎也差不多。”
目光落在蝗太極身上,依舊淡漠的毫無波瀾,無比平淡道:“看你亦是一代梟雄,我可給你一個體面的死法。
“你,自裁吧!”
蝗太極面色微變,自古艱難唯有一死,有可能的話,他當然不想死,可面對李溪,他即便是不想死也得死。
看了一眼神色冷漠的李溪,蝗太極忽有一種求饒的沖動,但他實在做不到向自己的敵人求饒。
像他這樣的人,寧死,也不肯求饒,梟雄,自有梟雄的氣魄。
更何況就算他肯求饒,李溪也不會放過他。
這點自知之明蝗太極還是有的。
“哈哈哈哈......”
不知道是發了什么神經,蝗太極忽然放聲大笑,引得李溪為之側目。
“你笑什么?”
“我笑我雖死,但仍是一代人杰,是我親手擊垮了大明最后一點尊嚴。”
“而你呢,雖然活著,但與死人何異?”
蝗太極嘲諷道:“看看你的樣子,一身冰冷無情,可還有半點人的氣息?”
“你是魔,是鬼,是妖,唯獨不是人,你活著,不過是雖生猶死罷了!”
“朕倒是期待,有你這般非人的皇帝,大明最終會走向何種境地!”
臉上笑容燦爛至極,蝗太極發自內心的感到暢快,因為他已經看到了李溪的結局。
一個心性冷漠無情,且能夠驅使雷霆的非人皇帝,注定不被世人所接納。
由于心中的恐懼,世人會想盡辦法,給其戴上一張無形的枷鎖,如文官以道德為武器,約束皇帝的所作所為。
而一旦有人試圖給李溪戴上枷鎖,那以李溪的脾性,必然不會乖乖順從,到時候......
要么李溪成為枷鎖束縛的傀儡,要么直接與世人鬧崩,殺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朱由校,九泉之下,朕坐等大明覆滅!”
目光死死的注視著李溪,沒有憤怒,沒有仇恨,只有那自己都說不清的暢快。
在蝗太極心里,他雖然沒能戰勝李溪,但李溪的下場,大明的下場,都不會比他好多少。
因為人性的丑陋,容不得李溪這般超出常規范圍,可以任意踐踏規則的人。
“說完了嗎?”
李溪絲毫不為所動,輕聲道:“說完了,你就可以走了,莫非還要我親自送你一程嗎?”
對于蝗太極心中所想,李溪或多或少也能猜到一點,然而卻沒放在心上。
等任務完成,他就會離開此界,回歸主神殿,世人即使想給他戴上枷鎖也不可能,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多想。
再者,世人意圖給他戴上枷鎖,他就會乖乖認了嗎?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只會將膽敢作亂的人全部送去西天老家。
修成太上無情心境,世人在他眼中就跟路邊的野草沒什么區別,殺再多都不足以令他心生波瀾。
玄門正宗的太上無情,公平的看待每一種生靈,不執著于人,妖,神,魔的分別,也不在乎光明或黑暗,正義或邪惡的迥異。
李溪的太上無情路子雖然走歪了,卻也繼承了公平看待任何事物的特點,只不過他是公平的把任何事物都看成野草,無論踩死多少,都不會有一絲動容。
玄門太上無情非真正的無情,李溪卻是真正的無情,舍己之外,萬物皆空。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啊!”
抬頭看了看萬里蒼穹,又看了看面色冷漠的李溪,蝗太極仰天長嘆一聲,當即拔劍自刎。
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蝗太極的死并未讓李溪有絲毫動容,僅僅隨意的瞥了一眼,然后便把目光對準了還活著的后金兵將,以及投降后金的大明士紳。
“陛,陛下......”
見李溪目光看過來,那些大明士紳登時嚇壞了,身體不自覺的跪倒在地,想要開口說點什么,卻好像啞巴了一樣,什么都說不出來。
被一個如神似魔的恐怖皇帝盯上,那是一種什么感覺?
仿佛靈魂都被凍僵了,無邊的死亡將自身身心全部籠罩,除了絕望,只有絕望。
明明是大白天,但一眾大明士紳渾然感受不到一絲溫暖,只覺無比寒冷,是死亡臨身的那種極致恐怖產生的寒意。
果不其然,下一秒兩道刀光閃爍而過,所有的大明士紳齊刷刷追隨蝗太極而去,與蝗太極在黃泉路上做個伴。
“陛下,臣祖上是......”
有人希望以自己祖上為大明立過功為由,換取李溪饒自己一命,可惜話沒說完,人就涼透了。
對這些吃著大明的飯,卻砸著大明的鍋的貨色,李溪看都不想看一眼,唯有殺無赦。
或許這些人的祖上大多都為大明立下過汗馬功勞,但祖先的榮耀,不是他們背叛的理由。
何況大明也給了他們相應的回報,榮華富貴,代代不絕,早就足夠抵消他們祖先的功勞。
當然,他們祖先有沒有功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溪現在心情很不順,需要殺人泄憤,他們作為背叛者,只配被用來祭刀。
接著,后金眾多將領,全部死于李溪刀下,包括女真八旗主將,與那些投靠后金的大明將領。
至于剩下的,被嚇破了膽,連反抗都不敢的后金兵卒,李溪命令魏忠賢帶人將之關押起來。
后金殘余兵卒太多了,殺是殺不完的,只能先關起來,日后再打散了遣入各地。
等過個幾十上百年,這些后金兵卒大概連自己來自哪里都無所謂了,只記得自己是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