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管事再來,晉王大壽!
- 明末:開局五百死士?朕乃天命!
- 天地如爐人如蠱
- 2037字
- 2024-09-29 06:02:00
“唔,你們村子里,飯菜吃得可真好!”
趙平安笑了笑,沒有回應許虎的稱贊,反而是低頭思考起物資的問題來。
北方大旱,物資缺乏。
即使他手里現在因為賣蜂窩煤又攢了一批銀子,但是平安縣城的物價奇高,也買不了多少東西。
就說白菜這玩意兒,要不是進城的車隊不斷帶回來,也早就吃光了。
民以食為天,食物在古代一直都是缺乏的。
趙平安前兩天派人整理了菜園,打算種上一批白菜、蘿卜過冬,用凈化后的苦水澆灌。
只是,這需要時間!
許虎飽餐了一頓,道謝過后離開,走之前還特地看了一眼錢謙益所在的院子,見里面沒有動靜,不由得有些失望。
這位賦閑在家的文壇領袖,如果能夠攀上關系,好處多多。
看著許虎的背影離開,趙平安若有所思。
“晉王府要插手蜂窩煤生意,有點麻煩!”
對方是皇親國戚,在山西囂張跋扈,趙平安還沒有真正造反之前,并沒有和對方死磕的打算。
沉吟一番,他決定破財免災!
銀子的失去只是暫時的,以后他自然會找那些人清算。
不知不覺間,趙平安已經摸清了大明王朝末期的運轉規律。
給銀子,就能免去許多麻煩。
只是銀子怎么來,才是最大的問題!
......
晉王府的人,第二天果然來到了趙家村。
還是那一名晉王府的管事,常有德!
這位太監帶著手下的幾個書吏,還有十幾個護衛氣勢洶洶地走進村內,趙平安和族長趙守善在村口相迎。
“趙里長,你在村外修那么高的圍墻,是什么意思?”
面對常有德的詰問,趙平安心中不慌,平靜回應道。
“常管事,這圍墻,只是為了保護村民,防備盜匪所用!”
“哈,盜匪,有意思,山西什么時候成了盜匪橫行的地方,我看你是在杞人憂天!”
常有德哈哈大笑著,帶著書吏和護衛們進入了趙家村中,不再理會村口那些修建圍墻的村民。
在他看來,圍墻修得再高又如何,趙家村就這么點人,又多是老弱病幼,能干個什么?
走在村中土路上,他打量著看上去井然有序的村子,抽了抽鼻子,沒有聞到什么異味,不由得心中稍微滿意。
趙家村的環境,還是不錯的。
隨后,他徑直走到了趙平安的家中,坐在了客廳主位,趙平安對此也不生氣,和趙守善站在下方,等著對方開口。
“我聽說你們村最近搞出了一個叫蜂窩煤的好東西,賣了不少銀子,有這事兒嗎?”
趙平安點點頭,平靜回答道。
“沒錯,我將原來的煤球進行了改造,現在生意還行!”
他沒有說謊的意思,對方既然找上門來,那自然是掌握了詳細的情況。
蜂窩煤的生意,瞞不住!
“掙了銀子,你就應該感謝皇恩浩蕩,也要想著報答主子!”
常有德冷笑一聲,斜睨下方兩人,拉長了聲音。
“下個月是王爺三十壽辰,大喜,你們趙家村下月起每個月準備兩千兩銀子,為王爺祝壽!”
趙平安,差點氣笑了!
又多了一千兩,這半個月來,他賣蜂窩煤到手的銀子才堪堪這個數。
這晉王府,是要將趙家村吃干抹凈不成?
“兩千兩沒有,最多一千五百兩,常管事,那三個煤礦您是看過的,能產多少煤,您心中也有數。”
趙平安不得不反抗一下,不然對方看他好拿捏,說不定下個月跑來要他三千兩銀子了。
“一千五百兩?”
常有德面色變換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實在常有德的心中,趙家村的這三個煤礦,只是屬于晉王府很小的產業之一,每個月能給他上交五百兩銀子就達到他心中的預期了。
但是下個月是晉王生日,晉王府的各個管事都在努力表現。
如果他能夠上交比以往更多的銀子,絕對能得到晉王的賞識。
“那就一千五百兩,你可得準時送過去,不然的話,哼哼!”
常有德耍完威風,就帶著手下人離開。
村口,趙守善看著趙平安,面露難色。
“平安,咱們要給晉王府那么多銀子,那些蜂窩煤,不是白賣了?”
趙平安搖搖頭,望著遠處常有德一行人離開的方向,沉聲道。
“族長,你放心,那些銀子,我只是暫時寄存在晉王府而已!”
“等時候到了,他們連本帶利都要給我吐出來!”
流民還沒有進入山西,山西的情況基本還算穩定,這時候趙平安要是跳出來造反,實力本身就不足,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他在等待。
等待自己的勢力壯大,等待明年的流民潮過來。
流民潮是危險,同時也是機遇。
趙平安轉過身,離開了村口。
......
后山之中,新建了一個鑄造房。
九個人在這里叮叮當當地打鐵,聲音傳出去老遠。
負責造鳥銃的工匠頭子是魯栓,但是負責整個鑄造房的,卻是趙大牛。
趙平安不可能把自己手下的事業交給外人,五百村民都是他的死士,讓他們領導事業的發展,趙平安才沒有后顧之憂。
即使趙大牛不會打造鳥銃,在趙平安看來也沒問題。
至少趙大牛是鐵匠,專業對口,不會造鳥銃可以學!
此時,趙平安走進這間熱氣騰騰的鑄造房,看到工匠們都赤著上身在吭哧吭哧打鐵。
見到他過來,魯栓等工匠連忙停止手中的工作,向他問好,看得趙平安皺眉。
“以后我過來,你們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搞這一套。”
這些工匠是技術型人才,這樣的人才,自然是無用的規矩越少越少。
魯栓等工匠聽到這話,不由得面面相覷。
以前為官府打鐵的時候,來個小官小吏他們都要放下手中的事務去接受問詢。
沒想到在趙家村中,卻沒有這個規矩。
“干活吧,我就隨便看看!”
“誒!”
八名工匠又吭哧吭哧開始打鐵,趙平安則是將趙大牛拉到一邊。
“大牛叔,他們干活沒偷懶吧?”
趙平安絕對信任趙大牛,但是對這些外來的工匠不是非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