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復社領袖,給張溥的信!
- 明末:開局五百死士?朕乃天命!
- 天地如爐人如蠱
- 2065字
- 2024-09-28 06:00:00
一個工匠一百兩,八個工匠,就是八百兩銀子!
這是把他趙平安當冤大頭宰呢!
“有點貴了,能少點么?要知道,我還要負責他們家眷的衣食住行!”
趙平安的話語很平靜,許虎卻是面露為難之色。
“這,平安兄弟,不是我非要你這么多銀子,只是這些匠戶可都是登記造冊了的,沒有銀子使力,會有麻煩!”
趙平安點頭,不再廢話,直接讓趙博廣去庫房拿銀子。
見到這一幕,許虎不由得滿臉笑容。
這一筆交易,他又能再賺上一筆!
隨后,他又充滿期待地開口問道。
“平安兄弟,還需要什么東西?你盡快開口!”
趙平安搖頭,低聲笑道。
“如果有火炮,你倒是可以給我運過來,其余的就不需要了!”
聞言許虎不由得感到失望,他從趙平安這里賺了數百兩銀子,已經把他當成一個大財主了。
最重要是,每次不管他運來什么破銅爛鐵,趙平安總是以高價收購。
“行,行吧,有需要盡管找我,要知道,我們可是朋友!”
許虎帶著他手下的四名捕快離開了趙家村,趙平安面色平靜地看著魯栓。
“你,帶著他們跟我走!”
“是,大人!”
魯栓的回答有氣無力,包括其他的所有匠戶和他們的家屬,也是沒有什么表情波動。
在大明朝,匠戶本來就是最為低賤的職業,只因為官府可以用最低的價格拿走他們匯聚心血制作的東西,甚至有的心黑一點,可以不給錢。
這些平安縣城的匠戶被那些軍將們盤剝了多年,早就失去了心氣兒。
此時又被賣到趙家村,心中甚至已經預見了以后的悲慘生活,盡管如此,他們也沒有反抗的想法。
蓋因這么多年,他們已經習慣了!
趙平安帶著這四十多人,很快找到了族長趙守善,讓他給這些匠戶安排地方住。
“嗯,之前按照你的吩咐,在后山打造了一排木屋,暫時就讓他們住在那里吧!”
“行,給他們每個屋子安排一個爐子,現在晚上冷,別凍死人了?!?
讓趙守善帶著匠戶和家眷們離開安頓,趙平安又找到了村中鐵匠趙大牛。
“啊,讓我當那些匠戶們的頭頭?我不會造鳥銃??!”
趙大牛叫苦不迭,趙平安只是用一句話,就讓他閉上了嘴。
“這是命令!”
沒錯,這是趙平安的命令。
所以,趙大牛當即轉變了態度,表示自己會堅決執行!
......
四十多個匠戶及其家屬進入趙家村,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住在祠堂不遠處的錢謙益正在窗口練字,村口那么熱鬧,他自然也發現了異常。
“這個趙平安,哪里弄到的那么多匠戶?”
這些天來,被趙平安懟了一頓之后,錢謙益就在屋子里修身養性,看看書,做做詩,給三五好友寫寫信,日子過得倒是舒適。
村外他還有近百人的仆婦家丁,每日都會進來給他送一些采購的新鮮事物,可以說他在趙家村中的生活水平一點也沒有下降,反而略有提升。
喝紹興黃酒,品明前清茶,燃名貴檀香,食新鮮桂魚。
這就是錢謙益的日常。
此時,蹲在他身邊看他練字的的錢靈月眼珠子轉了轉,悄悄道。
“爺爺,我看那個趙平安,怕是想要造反呢!”
“別瞎說,哪有那么多要造反的!”
錢謙益對于孫女的話根本就不相信,趙平安本身是大明王朝的里長,趙家村的村民生活也算富足,哪里用得著去造反。
在他的眼中,只有那些被生活逼迫得活不下去的人,才會想著去造反。
趙平安?
絕無可能!
只是趙家村開辦的族學,里面教授的知識太過離經叛道,一直是錢謙益心中的一塊心病。
所以,他在練完書法之后,又提筆給自己的好友張溥寫了一封長信,隨即就讓家丁送到了平安縣城的驛站。
張溥,江蘇太倉人,復社領袖,與同邑張采齊名,時稱“婁東二張”。
崇禎元年與張采一起,在太倉發起了驅逐閹黨骨干顧秉謙的斗爭,所撰散文膾炙人口,二張名重天下。
崇禎二年,組織和領導復社與閹黨作斗爭,復社聲勢震動朝野。
崇禎四年中進士,授庶吉士。
中進士一年后,因家中有喪事請求請假回鄉,從此再也沒有擔任過官職。
錢謙益作為此時的文壇領袖,非常欣賞張溥,兩人引為知交好友,經常書信聯系。
在這封信中,錢謙益提及了在趙家村的各種軼事,想讓張溥來此一聚。
在他的心中,張溥身為復社領袖,應該能將趙家村學堂的思想撥亂反正。
......
趙平安對于錢謙益的行動并沒有發覺,或者說,就算是他發現了也不會太在意。
他的事業,在八名工匠們的加入之后,終于可以正式邁入正軌。
在趙平安的心中,除非到了萬不得已,不然和敵人近身作戰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所以,他要發展槍炮,讓他的部下能夠實現連續的遠程殺敵。
經過了一天的熟悉,到了第二天,后山之中,趙平安召集八名工匠議事。
“你們,會造鳥銃么?”
這屬于是明知故問了,如果這些工匠不會造鳥銃,那么趙平安也不會花那么多銀子買下他們。
此時,換了一身裝扮的魯栓心情忐忑的開口回答。
“里長大人,我們都會造鳥銃!”
為什么魯栓會心情忐忑?
原因很簡單,趙平安給他們的待遇,太好了!
昨天趙平安說要帶他們去住山下的小木屋時,這群工匠還感覺以后的生活會很悲慘,但是到了地方之后,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木屋,是全新的!
家具,是齊全的!
被褥,是棉制的!
飯菜,是葷腥的!
火爐,是標配的!
這樣的生活,他們在將作營的時候,只看到領頭的百戶和千戶享受過。
如今,卻輪到了自己。
而且,趙平安還給他們每人發了兩套衣服,雖然都是舊的,卻沒有破損,洗得還很干凈。
在古代,因為生產力低下,衣服是很貴的!
總而言之,這樣的待遇,甚至讓這些匠戶們感到惶恐,不知道趙平安到底想要讓他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