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針問道:創新針法組穴療難治病
- 陳楓
- 740字
- 2024-09-05 10:59:51
吳序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針灸是中國醫學之瑰寶,華夏文化之精粹。針灸治病,簡、便、廉、驗,適應證廣且無毒副作用。《山海經》亦有“有石如玉,可以為針”之說。針灸須探源尋秘,回歸真相,更要與時俱進、發展和豐富內涵。
針灸講的就是一個“真”字,療效是硬道理。陳楓教授從事醫教研工作近40年,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藥崇經方,針承古法,守正創新,在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治療方面頗多建樹,“必一其神,令志在針”,陳楓教授以良好的醫術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贊譽。
“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針灸起源早,名家輩出,陳楓教授研讀古籍,融匯新知,提出“顱底七穴”組方,在業內有極大的影響力,有許多同行已將“顱底七穴”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此外,陳楓教授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還總結出“消渴組穴”“小兒多動癥穴方”“婦科盆腔病變穴方”等穴方,為針灸組方學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天突深刺治療吞咽障礙”“長針透刺治療冠心病”等創新針法,為臨床治療頑疾提供了一條重要的途徑。《道德經》中講“道可道,非常道”“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最近陳楓教授將自己多年理論研究及臨床經驗匯集為《執針問道》一書,可以說是他長期從事針灸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的總結和凝練,體現了他對針灸事業的熱愛和奉獻。
自1992年起,多家媒體先后對陳楓教授進行人物專訪,《中華兒女》雜志譽其為“當代杏林奇葩”,中央電視臺及《中國中醫藥報》贊譽其為“在針尖上書寫神奇的人”,《健康大視野》稱其“針神合一,大愛無疆”。《執針問道》一書既有深厚的實踐基礎,又有睿智的真知灼見,希望本書對針灸同道和關心喜愛針灸的朋友有所裨益。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