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臨床,悟“針神合一”

針灸有個理論叫“針神合一”。意思是針灸時要抓住“神”,包括患者的“神”和醫生的“神”。患者的“神”就是要患者靜心,心靜神歸,這樣氣息就能平和,當氣息平和,身體的積極因素就會被調動起來。對于針灸醫生而言,要“必一其神”,把神集中在一個點上,“令志在針”,用心集中在針尖上,細心體會針感。這樣的話,醫生的神、患者的神共同作用,患者是疾病的載體,用我們的神共同來對付疾病。如此才能做到“針神合一”,中醫學里講的“上工調神”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為了給患者扎好針,我都會靜心體會針感,少于言笑,以至于我的學生常常說我太嚴肅了。

在許多人眼里,過去生病了先去看西醫,西醫不靈,再吃中藥,中藥無效,再試針灸。但現在似乎發生了逆轉,大有舉世推崇自然療法之勢,少吃藥或不吃藥,這恰是針灸的優勢。西藥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而針灸以其簡單、靈驗、方便、低廉的優點為人們所公認。需要保護,需要發揚。我認為,針灸其實屬于自然療法的一部分,它可以挖掘的東西太多。針灸是個好東西,我希望盡自身的綿薄之力將它發揚光大!發揚的基礎是繼承,自大學起我便時常閱讀《黃帝內經》,同時將許多生命科學前沿的研究內容與之相結合,迸發靈感,創新出一些打破常規的操作技法并為我所用。總之,作為一個臨床醫生,實應做到“勤于學、善于思、敏于行”,只有這樣才可以不斷夯實自身的基礎和提升診療疾病的能力。

強調經典著作的重要性,并不是意味著我們僅僅只閱讀中醫經典的書就夠了,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這些,成為一個優秀的臨床醫生還應當及時了解最新的醫學發展動態,如最新的醫療指南、醫療的科研發展成果、發展概況等。每個臨床大夫要先學會虛懷若谷,在患者面前不要口若懸河,似乎天底下沒有不能治的病。患者少時不要饑不擇食,患者多時不要貪得無厭,有所為、有所不為總是好的。面對患者想的是療效而不是效益,療效是花,效益是花香,靜待花開,花香自來,明白因果關系總是好的。你的所有行為,患者明白,同事知道,領導清楚,你的效益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患者的評價、同事的口碑、領導的印象,心里有大格局總是好的。于平凡工作中,照顧好自己眼前的爐火,再冷也不要把火爐抱在懷里,過從容的生活總是好的。

在繼承傳統中醫針灸手法的同時,我進行了穴位組方學方面的研究與創新。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臨床針灸醫學的艱苦探索和潛心研究《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著作之后。1996年,我提出了針刺“顱底七穴”治療帕金森病的處方。運用這個處方可以慢慢讓患者停用抗帕金森病藥物,據我的臨床統計,有效率可以達到70%以上。

舉一個簡單的病例,我院的一位外科大夫,他的一個同學去湖北武漢出差的時候,意外從山上摔下導致了腦外傷,術后患帕金森病后遺癥,手劇烈地震顫,不能持物,吃飯都是他母親來喂。通過這位外科大夫的推薦,他同學就到我這兒來做針灸治療,經過幾次治療就能自己吃飯了,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就把抗帕金森病藥物完全停掉了,后來再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手足震顫的癥狀幾乎消失了。我在運用“顱底七穴”這組方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時,意外地發現“顱底七穴”對頑固性失眠、亞健康等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大量病例的臨床效果也證明了“顱底七穴”的有效性。我在30余年的臨床實踐中,運用針灸治療各類疾病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不僅是對治療帕金森病、失眠等,對內科、婦科、骨傷科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心得體會。但針灸作為技術操作的東西是需要不斷實踐的,用柳傳志的話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重復一萬遍也就不簡單了”,針灸的操作也是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弥渡县| 德惠市| 腾冲县| 云龙县| 福贡县| 佛坪县| 鱼台县| 琼结县| 固阳县| 安仁县| 博野县| 日土县| 应用必备| 朝阳县| 蒙城县| 抚顺县| 寿阳县| 湖北省| 盘锦市| 固原市| 鲜城| 醴陵市| 宽城| 怀化市| 山东| 益阳市| 宜兰县| 涟源市| 彭州市| 石阡县| 西贡区| 黄龙县| 会同县| 垦利县| 辽阳县| 昌平区| 海晏县| 虹口区| 精河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