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亞洲第一寶藏!!
- 讓你科普,不是讓你手動文明重現
- 一顆大腦殼
- 2437字
- 2024-09-20 23:52:31
《華夏寶藏——寶藏篇》直播現場。
【終于又能見到我家欣欣子了!】
【華夏寶藏寶藏篇?難不成這期節目真的要讓嘉賓來挖寶來找寶藏?】
【耶,考古隊?你們注意到了嗎,本期節目,考古隊的相關人員也在參加?別真是挖寶吧!】
直播間里。
雖然因為天氣原因,林凡、洪嘯天、劉美茜幾人的航班延誤,并沒有來得及參與華夏寶藏第二期的直播開場,但贏得了此前第一期節目勝利的汪寒幾人,這在直播鏡頭打開之時,便也赫然是出現在了在場眾人的面前。
并伴隨著李佳琦主持的聲音傳出,《華夏寶藏——寶藏篇》也便是正式開啟了。
“本期節目與此前節目大有不同!”
“本期華夏寶藏采用定點考古探秘方式,定點在岷江流域尋找張獻忠寶藏線索!”
“為此,我們特地邀請到了巴蜀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劉志水劉院長,以及岷江考古隊,配合我們一起,來尋找發掘這被譽為華夏第一寶藏的張獻忠寶藏!進行考古探點。”
因為前幾日在京都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以及在巴蜀考古院內部所舉行的相關考古評審會,結合近期相關部門對【西王賞功幣】背后文物盜掘倒賣案的探案解鎖。
張獻忠寶藏,基本已被鎖定!
不止一件代表著張獻忠寶藏事實存在的【西王賞功】出現,其他諸多文物等收繳而來,這也都強有力的證明了,岷江附近的確存在明末清初的大西皇帝張獻忠所遺留寶藏。
于是為了發動媒體力量、公眾力量,讓媒體公眾力量一起參與到考古發掘之中,最快速的張獻忠寶藏的藏寶之處,以及相關線索,芒果臺聯合巴蜀文物考古院共同打造這一期《華夏寶藏——寶藏篇》便就這么出爐了。
“接下來大家可以兩兩分組,自由探索相關各類文化遺址古跡,為咱們考古隊的文物定位,文物發掘提供線索!”
“本期節目結束,將由節目組聯合考古院,以發現考古線索的數量真假為依據,評選出最后的寶藏小隊!”
節目規則很簡單。
兩兩組隊。
再加上一個隨行攝影師。
嘉賓們自由的去探索文化遺跡。
只不過這一次不像是之前一樣漫無目的的去追尋,而有了一個主題——寶藏傳說!
“那么現在就是大家的自行分組時間,一個小時之后所有嘉賓到齊,咱們本期節目便正式開始,各位注意,本期除了還未到來的林凡、劉美茜之外,還將有額外的飛行嘉賓到來!是大家熟悉的朋友哦!”
規則說完。
接下來便是組隊環節。
而此刻的華夏寶藏直播間里。
眾人從李佳琦口中聽見了這些個從未見過的綜藝規則后,也都覺得新鮮不已。
因為這一期的《華夏寶藏——寶藏篇》,這文化屬性簡直拉滿了,規則更是新穎,直接就讓嘉賓觀眾參與到了考古一線,對比同時期藍莓臺所播放的娛樂綜藝節目——《奔跑吧姐妹兒》、《大牌對王牌》,里面全是些娛樂明星的插科打諢,各種老梗老段子,這一期《華夏寶藏》真是創新十足。
【本來我想劃走的,但現在我想看了!這規則真新鮮呀!】
【以前了解考古,都只能從紀錄片里了解,什么是考古?考古是怎么考古的?還真沒有這么清晰的一種感知呢,這次還真有意思!】
【不對,林凡呢,劉美茜呢?這兩天V博上面出現了許多林凡的黑料,林凡不是怕了不來了吧?】
【對對對,我看那照片說是林凡左擁右抱,兩個女孩個個身材倍兒好,我看這林凡學術的確還行,是真沒有個人道德啊!】
【樓上的,你說錯了,林凡的學術也不行,不是爆出來了嗎?林凡其實沒畢業,就是因為論文造假,說是他論文是找槍手寫的,就連他提供給槍手的初稿,也是剽竊同學的。而這事情敗露后,林凡才肆業的!】
直播間里的彈幕。
嘉賓導演其實都能看到。
不過李佳琦雖然看到了,但李佳琦卻在有意忽略,因為林凡竟然想讓輿論繼續發酵,這讓李佳琦很不解,搞不懂林凡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畢竟網上的那些黑料里,很多都有圖片資料證明,就算大部分是假的,總有一些是真的,可以來錘林凡啊!
這時候還不冷處理,刪評論、撤熱搜,放著輿論發酵干嘛?
對此,李佳琦是一點都不理解。
不過嘛,當此刻見到《華夏寶藏》直播間里竟是這么有趣,不知道為什么,汪寒感受到了一股別樣的爽感!
罵吧罵吧,罵的越激烈越好,林凡?
不過就是在這些個老玩意兒上的文化多一點,之前屢屢裝逼,事事都要壓他汪寒一頭,其實汪寒早就看不慣了,現在網友們這么罵,那一股暗爽,汪寒是真舒服。
......
話分一邊。
直播間里的負面輿論,林凡當然是注意到了的。
不過林凡那是一點都不準備去管,甚至當來到東坡眉州的直播場地。
林凡并沒有第一時間去直播。
而是在撞見了老熟人巴蜀考古院的副院長劉志水后。
這立馬就與劉志水就“張獻忠寶藏”展開了熱烈討論。
且劉志水在聽了林凡的相關觀點之后,也都深有收獲,非常認同,“小林老師你說的很對,經我們查詢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公安部門所提供而來的相關證詞證據,我們也都大致確認所謂的張獻忠寶藏應該就是在當年沉沒在了岷江河底。”
“地理位置應該就大致是在現在的江口一帶,也就是小林老師你剛剛所說《平寇志》所記載中的江口大戰這兒,這應該就是當年張獻忠和南明名將楊展激戰后不敵,為了保護財產,把財寶沉于江中,準備東山再起!!”
劉志水的觀點,林凡很贊同。
因為從相關的文獻中推測,以及從流傳在巴蜀中廣為人知的這一首民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來講。
在山林深處同時擁有石龍石虎的眉州江口鎮,應該就是這所謂張獻忠寶藏所在之處了。
“可,張獻忠寶藏在水中的推測應該是對的!但是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我們和上級溝通、專家討論時,也都沒有個定論,覺得很困難……”
“也就是,在此之前,除了南海一號考古項目之外的所有考古,這都是在陸地上向下挖。”
“可現在是在河流如此湍急的岷江里,就算這有寶藏,咱能挖嗎?咱能進行考古發掘嗎?”
一個嚴肅的問題被拋出。
這的確是個問題。
考古,一般來說都是在陸地上向下挖,也就是網友俗稱的挖墳,在湍急的江里進行考古,該咋搞?眾多考古專家也都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該咋辦?
而這邊,聽了劉志水一席話,腦袋中努力回想起前世關于江口沉銀傳說的種種。
驟然間,一個詞語也都赫然出現在了林凡的口中,讓林凡靈光一閃,“既然江水里無法考古,那我們就把江水排干呀!”
“如果江面實在太寬,那咱們就分割一部分?把向下流的江水變成一個水堰,來做圍堰考古?”
“圍堰考古,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