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封國立教!
- 諸天演繹:從演技大宗師開始
- 一兮雪月
- 2076字
- 2024-09-18 15:18:52
“……以仁義之師伐不義之舉,若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李承乾挺胸傲立,繼續(xù)宣讀大唐皇帝的討伐圣旨。
大殿內,苯教巫師和妖王龍王之間的廝殺,戰(zhàn)況勝敗之勢也越發(fā)明顯。
黑風大王帶著三個小龍王,便壓著人數雙倍于己的苯教上師和巫師打。
雙方出招皆狠辣無比,毫不留情。
一個苯教巫師稍不留神,就被青背龍斬斷了下半身,整個人從腰部斷為兩截。
這是生死之斗,亦是教統之爭。
剩下的吐蕃貴族官員見形勢不對,就朝宮殿大門奔去。
剛到門口,卻是好幾個吐蕃禁衛(wèi)倒飛了進來。
全副武裝的李安儼當先沖入大殿,身后跟著數十名大唐銳士,均身披重甲,手握陌刀。
“投降!”
“我們投降!”
那些吐蕃貴人們面如土色,急忙哭喊著,用吐蕃語和蹩腳的漢語求饒。
但神通碰撞的轟鳴和金鐵交擊之聲,掩蓋了他們卑微的請求。
李安儼渾身是血,陌刀一斬,將吐蕃朝廷二號人物副相開膛破肚。
接著是都副、內大相、內副相、內小相……
陌刀兵如同鐵塔人屠,無情收割他們的性命。
不分陣營,不問姓名。
希望如風中殘燭,湮滅無蹤。
小黃龍立于李承乾身前,全程寸步不離。
但他守護的并非曾經的大唐太子,而是周瑜。
佛子審視著大殿內的屠殺,神色淡漠,目光悲憫。
佛子說:
對待人民,要心懷慈悲。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舉師揚威,吊民伐罪,則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廣宣恩信,班揚符賞,布告天下,如律令!”
李承乾受殿內的血腥之氣影響,雙目漸紅,手臂微微顫動。
但仍穩(wěn)穩(wěn)拿住圣旨,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宣讀,縱然金戈殺伐亦不能掩其聲。
在戰(zhàn)局已經一邊倒的情況下,他一個凡人的聲音卻仿佛有某種神力,讓在場妖王、龍王和將士們都如同注入了一劑可令血脈噴張的興奮劑。
大殿之內,苯教剩下的上師和巫師已經寥寥無幾。
余者自發(fā)聚集到一個皮膚如老樹皮般的老巫師身邊,他就是當今苯教中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上師。
事實上……
苯教才是吐蕃本土勢力的根系。
贊普死就死了,只要上師們和苯教寺廟還在,就能隨時再扶持一個。
只有上師們死傷慘重,會讓苯教元氣大傷,動搖根基。
這也是周瑜對他們毫不留情,甚至從頭到尾沒有招降念頭的原因。
倘若想要將苯教徹底從雪域高原上拔出,那這個老上師就更是非死不可。
此時,老上師盤坐在地上,蒼老渾濁的眼睛看著周瑜。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他要說什么的時候,他的脖子突然軟了,腦袋隨之無力地垂落到胸口。
死了?
眾皆愕然。
吐蕃貴人和苯教上師們最后的希望,就這樣虎頭蛇尾結束?
下一刻,驚變突生。
只見一道黑色魂影從老上師的身體里飄出來,并以極快的速度沖向前方。
直指周瑜!
任誰都能看出,他才是今日和親之變的罪魁禍首。
小黃龍身為護衛(wèi),毫不猶豫地迎了上去。
一個雷霆電閃出現在黑魂前面,接著就是一記閃爍著白光電弧的爆劈。
結果這一擊直接穿了過去,將地板炸出一個深達幾丈的大坑,黑魂卻毫發(fā)無傷。
“怎么回事?”
小黃龍沉眉不解。
形勢卻容不得他多想,已經變得很危急。
詭異至極的黑魂不僅無視攻擊,甚至直接從小黃龍身上穿了過去。
此時,他和周瑜之間再無阻礙!
此時距離周瑜最近的,只有李承乾和文成公主了。
但他們只是凡人,更不可能阻止苯教老上師這道仿佛只有影子,但根本就不存在于世間,能無視一切攻擊的黑鬼。
文成公主,本能地走上前,擋在周瑜前方。
盡管她知道這并沒有什么用。
可她能做的,也只有這樣了。
她憂心的是,如果周瑜在最后一刻出事,不僅計劃失敗,局面也會更加混亂,必然會制造更多殺戮。
那時,三大妖王和四小龍王都失去節(jié)制。
被卷入的可就不止吐蕃貴族和苯教了,恐怕整個雪域高原都將淪為妖魔鬼蜮!
“阿彌陀佛!”
周瑜虎口掛著佛珠,雙手合十,聲音仿佛有種神秘力量。
一聲佛號,周瑜的身影突然在原地消失,旋即突兀出現在對面老上師的身后。
周圍苯教之人都來不及反應,就一巴掌拍在看似尸體的老上師頭頂。
那道黑色鬼影,隨即停在原地,臉上憤恨怨毒驚怒的表情接連閃過。
最后不甘地轟然潰散……
“假死障眼法和精神顯化攻擊罷了,識破了也就沒什么大不了的。”
苯教巫師們目眥欲裂,就要撲上去找周瑜報仇。
但他只是一步,便遁入四維空間消失。
再出現時,已然回到了香案前。
飛身托跡!
無愧為集道門數千年法術大成的天罡三十六法之一,而且還是排序非常靠前的那種。
接下來,一切再無懸念。
剩下的苯教巫師徹底迎來末日。
江夏王李道宗手握橫刀,走向被釘在宮墻上的贊普。
“成王敗寇我無話可說,但別殺我家人,給他們一個做平民的機會……”
贊普口吐血沫,用最后的力氣說話。
李道宗面無表情,橫刀抵住咽喉,冰冷而血紅。
李承乾繼續(xù)宣讀圣旨:
“既誅吐蕃惡首,則應教化其民。”
“藏王李承乾,地惟長嫡,位居明兩,改封明王,盡予吐蕃之地封藩國,曰明。”
“禪師廣智,佛法精湛,德光先圣。入天佛之頓教,表彌勒之真宗。既而名振十方,聲譽四海。今封為明國國師,予立大明佛宗,是為國教。”
“文成公主李月嬋,潔白若瓊瑤,仁美如玄女,今封為國教圣女,救苦扶難,教化萬民。”
“神熊族黑風大王,力拔山河,神通蓋世,封為國教副教主。”
“蒼狼王凌虛子封為國教光明左使,花蛇王白衣秀士封為國教光明右使,涇河龍族四龍王皆封大明護國神龍。”
“李道宗、侯君集、杜荷、李安儼、令狐德棻及三千將士俱有天功,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