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論禪陳玄奘
- 諸天演繹:從演技大宗師開始
- 一兮雪月
- 2099字
- 2024-09-11 13:02:26
周瑜離開五行山后,向東去大唐長安,還有五千里。
這一程,可就沒有三大妖王護送了,自是危險得多。
好在越往東,妖魔鬼怪越少。
周瑜要擔心的,反而不是妖怪,而是被人族發現他自己是個妖怪。
大唐境內,有佛、道兩教修士,有土地山神城隍,有天庭冊封的官員,被其中任何一個發現了秘密,他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好在,廣智的化形術爐火純青,變成人身后沒有任何破綻。
只要不是被修行者近距離觀察,或者倒霉遇到大神通者,就很難被發現。
周瑜白天趕路,晚上邊休息邊修煉拔毛點香術,一路上倒也有驚無險。
非常意外的是拔毛點香術,修煉起來精進速度之快驚人。
將近一個月后,當他來到長安時,便已經小成。
雖未到圓滿境,但也可期了。
要知道,相比武功,神通修煉的難度肯定是更大的。
不過也要看天賦。
有些人天生就適合修煉某些類型的神通,其修煉速度自然不可以常理計較。
周瑜沒有在長安逗留,不是想,而是不能。
長安城中,必定臥虎藏龍。
他擔心自己的修為不夠,即便化形術大成也會被人聞出味來。
于是,打聽著陳玄奘法師的消息,一路繼續向東來到河東地界。
周瑜需要一個契機,打入佛門高層,提升自己在佛門編制中的級別。
觀音禪院,以觀音為名,而且能開幾百年,自然是得到觀音菩薩認可的。
但觀音菩薩在四大部洲的禪院,少說也有幾百座。
西游取經時,金池長老都說放棄就放棄了,何況廣智一個小小的妖僧。
玄奘,就是周瑜要走的捷徑。
此外,佛祖弟子金蟬子轉世,自是血脈不凡。
若取其精血以“血蠶九變”神通煉化,便可修煉出佛骨人身,必定圣神無比。
到那時,誰還敢說他是妖魔?
此時,玄奘法師從金山寺出發,前往長安生化寺講經,路過河東。
周瑜在一間官道旁的客棧見到他時,他正和兩個小沙彌在客棧外的大樹下納涼。
樹下有一塊大石,被客棧老板當成桌子用。
陳玄奘和兩個小沙彌分別坐在三方,石面上擺著一壺涼茶,幾個胡餅。
周瑜以廣智和尚的模樣,徑直走到石桌最后一個空位上坐下。
隨即,招手喚來小二:“來一壺米酒,二斤牛肉,一只燒雞!”
“……”
小二、陳玄奘還是有兩個小沙彌,全都震驚了,呆呆地看著他。
你一個出家人,想喝酒吃肉偷偷地也就罷了。
卻在大庭廣眾之下這么干,幾個意思?
“愣著干什么,擔心貧僧給不起錢?”
周瑜看著小二,從袖籠里掏出一枚金葉子,啪的一聲拍在石桌上。
黑風山觀音禪院富得流油,沒有小錢。
而且金池長老為了表示自己對圣血金丹項目的支持,很是大方地給了周瑜一大筆盤纏。
“客官您稍候,酒菜馬上給您上齊。”
小二用牙齒在金葉子上咬了個牙印,確定是真金后頓時眉開眼笑地收入懷中。
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一個小二。
不多時,酒菜上齊。
兩個小沙彌聞著肉香咽了咽口水。
又怕旁邊的玄奘法師看見,連忙撇過頭,默默就著涼水繼續啃干巴無味的胡餅。
問,怎么快速引起一個人的注意?
標新立異!
越驚世駭俗,留給目標的印象就越深刻。
周瑜穿越前,那些搞網絡直播的主播,各種扮小丑,像神經病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陳玄奘眼見周瑜開始當著他的面,毫不避諱地吃酒喝肉,再也沒法沉默了。
雙手合十,見禮問道:“貧僧金山寺僧人法號玄奘,不知小師父來自哪家寺廟?”
周瑜放下酒杯,還禮道:“黑風山觀音禪院廣智,見過玄奘法師!”
“原來是廣智法師。”
陳玄奘又客氣了一句,接著話鋒一轉,滿臉嚴肅道:“天下佛門弟子皆受佛門清規戒律,閣下為何不守?”
周瑜又喝了半碗米酒,這才不急不緩道:“法師是想問我為何要喝酒、吃肉?”
“正是!”
“法師著相了。”
“此話何解?”陳玄奘眉頭大皺。
他自然是不明白,為什么明明是對方破戒,反而是他著相。
周瑜反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法師以為修佛修的是心,還是表象?”
“自然是心,但持戒也是為了更好地修心。”陳玄奘神色微變。
盡管他認為自己是對的,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十個字,卻讓他品出了境界頗為深遠的禪意。
便知眼前這個酒肉和尚,絕非尋常。
“法師只見表象,未見本真也。”
周瑜從石桌上撿起一片剛剛飄落的樹葉,問道:“依法師之見,樹葉和牛肉,有何不同?”
陳玄奘不假思索回道:“花草樹木有生機,而無情識,無魂魄,為無情眾生,不入輪回。牛有情識與魂魄,為有情眾生,故佛門弟子不能食之。”
“牛活著為生靈,死后魂魄已歸地府,其肉便無靈識了。故而在貧僧看來,牛與樹有區別,牛肉與樹葉卻無區別。”
周瑜繼續輸出自己的觀點:“牛肉與樹葉腐爛后,皆化作塵土。由此可見兩者皆由相同的微粒組成,只因排列構筑方式不同,才展現出不同的表象。今日是牛肉,明日是泥土,后日便又長成了樹葉,既如此,貧僧吃牛肉與吃樹葉有何不同?”
“……”
陳玄奘眉頭緊鎖,久久難言。
以正統佛門觀點,周瑜這番話自然是歪理邪說。
可不知道為什么,他偏偏還感覺似乎挺有道理。
一片牛肉不小心從筷子上掉下,落在石桌的灰塵上。
周瑜仿若未見,夾起來放進嘴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話音落下,陳玄奘臉色劇變。
這四句偈語,原本來自幾十年后的慧能禪師。
此刻提前自周瑜口中說出,給陳玄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動。
短短二十個字,竟將佛門明心見性,四大皆空的佛理講得淋漓盡致。
論及對佛法的理解,玄奘自認弗如。
一個酒肉和尚的佛法,居然如此精深。
陳玄奘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難道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