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在我面前,不允許這么牛逼的演員存在!
- 97華娛,從還珠劇組開始
- 山海奇藏
- 3831字
- 2025-02-14 18:00:00
在小樹林里拍了兩天,大部隊重新被拉回到了避暑山莊,《還珠》地標性建筑“漱芳齋”就在這里。
嗯,這時候匾額上還是煙雨樓。
這幾天的拍攝下來,鄭逢時長袖善舞,和整個劇組都熟絡了。
或者說是和主要對戲的周結、蘇友朋磨合得差不多。
周結心氣高、底子好,蘇友朋和原本的陳志鵬又沒經驗、灣味重,孫叔培對F3的表演一直是不滿意的。
一帶二,很難的啦!
而鄭逢時來了之后,反而很好的充當了兩人之間的潤滑劑,雖然他能明顯感覺得,蘇友朋對他的感官很復雜。
表演方面,畢竟鄭逢時63的演技就擺在那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次發揮都很平穩。
這讓周結有些疑惑,試鏡的時候他也在,短暫的驚鴻一瞥中,鄭逢時的水平可是有震驚到他的。
他想不明白,最后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那就是鄭逢時可能是在藏,正憋著壞準備什么時候給他來個大的!
‘來就來,誰怕誰啊!’
周結是個很驕傲的人,骨子里的牛氣一上來,他看鄭逢時的眼神就有些不對了。
鄭逢時可不知道經過幾天的拍攝,大鼻孔正在暗中準備,隨時在表演上反殺他。
他哪有什么壞心思?只是真實的演技水平就這樣,臨時演技又難得,哪里舍得沒事就拍一拍啊!
而且看著系統里僅剩的7點臨時演技儲備,重生者的火力不足恐懼癥又犯了,于是趁著前兩天回燕京的功夫,鄭逢時見縫插針,對張老師全身貫注地討教表演方面的知識。
別想歪了,真的是學習表演哦!
【臨時演技+3】
【六味地黃丸-1】
******
承德離燕京有點距離,劇組給鄭逢時安排的房間在周結樓上,一樣又小又破,他哪里受得了這個?
也不愿意去專門給灣灣演員找的賓館,鄭逢時覺得晦氣,自己在本地找了間酒店住下。
直到1999年,國悟院出臺《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慶節才開始放假七天。
眼下只有十月一日和二日放假,但這些都和鄭逢時沒關系,劇組哪管你這個?
天氣越來越熱,昨天的天氣預報顯示今天最高氣溫逼近39℃,放后世都該發高溫補貼了。
孫叔培臨時調整了拍攝計劃,準備先安排皇阿瑪微服私訪前,蛙哥、爾康和爾泰三人為紫薇與小燕子爭取特赦令,并說出真相的劇情。
這段是室內戲,至少不用曬太陽。
按照劇本設置,這部分情節主要是F3彼此討論并表明心跡,也就是鄭逢時試鏡時舉例的劇情,在原作中是一個將近八分鐘的長鏡頭。
長鏡頭這玩意兒很多導演都喜歡,一來所謂的“一鏡到底”很考驗現場調度和場景布置的功力,是導演水平的一個例證,就比如以此為噱頭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等四個重磅獎項的《鳥人》;
二來則是省事,畢竟鏡頭的切換并不簡單,所有設備都得調整,所以如果能夠固定機位,只靠演員的表演來展現劇情,能夠大大的提升拍攝效率。
這點對一些小劇組來說尤為重要,所以經常能發現有些并不怎么富裕的電視劇就經常使用長鏡頭。
此中例證,就是錢燕丘的《神探狄仁杰》,這家伙劇本一流,表演和配音二流,至于導演功力·····那就和他的身材管理一樣屬于三流的水平。
再加上投資一直緊巴巴,就只能靠狄胖胖用大段大段的長鏡頭撐場面。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此也誕生不少名場面,諸如“前據而后恭,思之令人發笑”,或者是“你給我滾下馬來!”
上午,固定基本景別之后,正式開拍。
爾康率先出場,雙手后背,愁容滿面:
“我們三個臭皮匠,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了······皇上就要來個亂點鴛鴦譜了,那該怎么辦!”
鄭逢時覺得他身上那股“話劇演員”的味道還沒褪去,每一個臺詞都說得很用力,仿佛是要讓舞臺最遠第三十排的觀眾也能清晰地聽到他說了什么。
這種感覺像什么呢······哦,表演《啵啵頌》的那位朝鮮藝術家······
這是舞臺表演的基本功,但電視劇拍攝中就有些不合時宜,尤其有蛙哥這個對比之后,割裂感更為突出。
如果說爾康是激昂慷慨,蛙哥就是綿軟糾纏,好像被人榨干了一樣:
“是啊,現在所有格格里就是小燕子和你年齡相當。”
周結站在鏡頭中央不動,一邊說臺詞一邊走位的蘇友朋被他攔住半邊身子,只能瞪了一眼,然后往邊上繞開:“皇阿瑪看到小燕子和福佳走得那么近,一定是誤會了!”
孫叔培在監視器后面看著,眉頭微皺,周結的演技好是眾所周知的,不過今天有些太明顯了,顯然把蘇友朋壓了一頭。
幸虧已經決定用后期配音,不然就乖乖虎這個臺詞······可能更加慘不忍睹。
到時候播出了,怕是主角地位難保!
輪到鄭逢時了,孫叔培忽然眼前一亮。
說起來,孫叔培對鄭逢時的感覺不差,在見過的年輕演員里他的業務水平算是能打的,而且沒有周結那股子牛勁兒,只短短的時間就適應了劇組的拍攝風格。
也就是很“瓊瑤”,張揚奔放、熱烈纏綿。
除了這一點,武打導演出身的孫叔培還發現鄭逢時身上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儀態”,一度讓他以為這家伙是不是學舞蹈出身。
盡管他不爭不搶,每次拍攝都是盡量保證完成表演。
但只要鄭逢時一走出來,腳步翩翩,那自帶的古韻風流,再加上喜人的長相,必然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而且這家伙身高是實打實的179,跟周結個頭差不多,但鄭逢時比例更好,看著甚至比周結還高。
蘇友朋呢······算了,放過他吧。
事實上,后世有很多優秀演員都是舞蹈專業出身,比如山基哥、顏冰燕、牛頭梗、喬震宇、劉思思、楊陽······
誒,怎么好像混了兩個奇怪的東西進去。
當然,儀態好并不一定演技就好,譬如咱們絲絲雙目無神的呆滯,楊陽全身打了鋼板一樣的“端勁兒”······
鏡頭前面,鄭逢時盡量保持著“瓊瑤式表演”的精髓,大呼小叫地走上來:
“皇上每次就只想到爾康,總是把我做弟弟的給忽視掉了!要指婚也不一定要指給爾康,指給我不是皆大歡喜嗎?”
但是夸張中鄭逢時還是抱有一定克制,不像原版的陳志鵬表情亂飛、用嘴演戲,恨不得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他的嗓子眼兒。
“表演,不是真的!”
這是燕影開學第一課,崔老師跟所有新生說的話。
鄭逢時深以為然,在他看來,既然表演是一種“模擬”,那就更應該貼進生活,就是所謂的“生活化”。
在生活中,會有人話說到一半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又會不會有人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一動不動,好像雕塑一般等對面說完?
不會,因為人是活的,是會有反應的!
就拿鄭逢時最喜歡的電視劇之一《三國演義》來說······
額,不是那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畢竟人家那個連名字都是《三國》而不是《三國演義》。
并且高導和編劇豬突進把臺詞改得面目全非后還說:
“我們這是要解決半文半白的問題,老版《三國演義》全文言文,其實是有閱讀障礙的,我們要解決閱讀障礙!”
GOLD,憑你也配!
央視版《三國》注重鏡頭語言和表演韻味,經典自然不必多說,只說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
二爺敗走樊城,途中坐在樹下暫時歇息,手下部卒匯報軍情,身邊的“三國第一刀架”周倉一邊聽,一邊在磨刀。
是的,在磨刀,他在為了接下來的戰斗做準備,而不是傻呆呆地坐在關羽背后,只有在左右搖晃的眼珠子能證明他還活著——
說的就是你,范小胖未來那個不成器的弟弟!
他到底是怎么把小時候那么機敏活潑的圖南演成一坨的?
鄭逢時從小看的都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這種水平的作品,吃得太好了,潛移默化地也形象了他的理念。
“生活化”,就是他追求的表演準繩。
鏡頭里面,鄭逢時走到左邊,和蘇友朋一左一右,中間的空位被后面的周結占據,形成鮮明的層次感:
“······讓皇上把小燕子指給我,解除爾康的危機!”
爾康在后面翻了個白眼,畫面右側的蛙哥則是一愣,忽然意識到下一步的動作是什么,短暫的停頓過后,手里的折扇很刻意地掉在地上。
“卡!永琪你的情緒不連貫,重來!”
第二遍,折扇應聲落地,蛙哥一把抓住爾泰:
“什么心跡?什么心跡!”
但他站在原地,很快又背過身去,莫名其妙地沖著周結擠眉弄眼:
“爾泰,你什么時候跟小燕子有這種默契的?”
鄭逢時走過來很自然地彎腰撿起折扇——爾泰的身份說白了就是蛙哥的跟班,從小就得替主子爺著想,擦屁股的事情不知道干了多少——在手心一拍,腳步不停,又把蘇友朋讓到了畫面中心:
“爾康有難,做弟弟的不挺身而出······小燕子不能搶了紫薇的爹,再搶了紫薇的心上人吧!”
這里又該吐槽一下瓊瑤奶奶的不考究,像爾康、爾泰這種本質上的高級包衣奴才,是怎么在后宮來去自由,穿梭于各妃之間,還堂而皇之的當上了“福大爺”、“福二爺”的?
真拿乾隆不當干糧啊!
“不搶戲,不錯的年輕人······”
不過馬上孫叔培就笑不出來了,周結從后面大步跨上來,像是中了五百萬一樣,兩個鼻孔張得老大:
“好好好,就這么辦,要說就得快啊!”
他挺起胸膛,特意顯得志得意滿:“小燕子嫁給了你,大家還是一家人······這樣再好也不過了!”
蘇友朋在一邊擠眉弄眼,憋出一副苦惱的樣子,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的臺詞,趕緊分開爾康和爾泰:
“你們兩個都把我給忘了是不是!”
鄭逢時臉上帶著一絲苦笑:“五阿哥,我總算把你心里面的話給逼出來了!”
周結不知道是不是吃了槍藥,更是加了把力,腦袋一伸一伸,鼻孔一張一合:
“五阿哥,你不行啊!”
這個“你”字都快破音了,也不知道他是在說蛙哥不行還是蘇友朋不行:“你是小燕子的兄長!”
蘇友朋是歌手出身,本來就沒有多少表演經驗,現在身邊一個開掛,一個工齡長,直接就陷入兩人的節奏無法自拔,陣腳大亂。
鄭逢時則明顯感覺到周結在發力,納罕道:
‘乖乖虎都被嚇壞了,周結這是跟誰較勁呢?
不會吧不會吧,他不會是在跟我飆演技吧?’
他隱蔽地打量了周結一眼,果然在他臉上看見一絲勝負欲。
額······
要是前幾天,鄭逢時才懶得理大鼻孔,這家伙不是壞人,但傲氣十足誰也不服,挺難搞的。
但無奈張老師連續貢獻了臨時演技,雄厚的本錢讓鄭逢時底氣十足:
‘看來是低調太久,有些人忘了我的本事了!
在我面前,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演員存在!
系統,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