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那充滿疑惑的神情中,李青華這才不緊不慢、輕描淡寫地講起了李尋這一年的經歷。不過,他只是揀選了去年李尋登上央視春晚,以及今年出道的部分事跡來說。然而,僅僅是這些內容,就足以讓在場的眾人驚得瞠目結舌。
“央視春晚?”有人難以置信地高聲驚呼,聲音中滿是震驚與懷疑。
李青華的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自豪的深情,眼神里更是盈滿了驕傲,“對,去年小尋和他的同學在央視春晚唱的《黃種人》,還有那首《走進新時代》也是小尋寫的?!?
看著父親此刻的模樣,李尋在心里暗暗嘀咕著:“誰說父親低調,這不就裝起來了?!笨赡樕蠀s依然帶著充滿溫情的笑意。
“我說那個明星看著眼熟呢,感情是小尋啊?!币晃淮笫迕偷嘏牧讼麓笸龋桓被腥淮笪虻臉幼?。
“哎呀,你們老李家祖墳冒青煙啊,出了這么一個人物。”一位大嬸雙手夸張地揮舞著,眼神里滿是羨慕與驚嘆。
“人家老爺子以前不就是文人嘛?咱們村過年誰不求人家寫兩幅對聯?!绷硪粋€人也跟著附和起來,話語之中充滿了對李家的稱贊與敬仰。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那嘈雜而又熱鬧的氛圍,使得李尋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飛起來,記憶里那已經不大清晰的爺爺模樣,逐漸在腦海中變得明晰。
爺爺似乎從不發脾氣,總是展現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每天,他喜歡悠然自得地抽著煙,然后認真專注地寫著毛筆字。那裊裊升起的煙霧,仿佛帶著歲月的沉思,緩緩升騰;那筆走龍蛇、蒼勁有力的字跡,好似蘊含著無盡的智慧,歷歷在目。平日里,村里但凡有個大事小情,都要請爺爺過去主持。爺爺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威望,總能將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妥妥帖帖,也正因如此,爺爺算是附近一帶小有名氣的文化人。
眾人緩緩前行,跟隨大部隊來到了那座有些破敗的小廟前。小廟內香火繚繞,煙霧彌漫,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仙境之中。正位上,一尊不知其名、不知來歷的神仙雕像端坐著,雕像上那斑駁的色彩和模糊不清的輪廓,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
上香、燒紙、磕頭、放炮,這一系列的流程有條不紊地依次進行著。隨后,便是歡快熱鬧、充滿活力的扭秧歌表演,還有那獨特的散頭吟唱。散頭大概類似于秧歌隊的主唱,起著引領和帶動氣氛的關鍵作用。在熱鬧非凡的秧歌表演間隙,便是散頭出場的重要時刻。伴隨著鑼鼓那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聲響,散頭用一種奇特的語調唱出一段李尋從未聽懂過的歌詞。那獨特的旋律,如同古老的歌謠,悠揚婉轉;那晦澀難懂的詞句,或許蘊含著對未來的美好祈愿和深深祝福。大概意思應該就是虔誠地祈求神仙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接著,眾人又前往祠堂拜祖宗。李尋的家族擁有詳盡的族譜,從他這一代往上認真追溯,還能數到整整六代。據說,家族最早是闖關東過來的,一路歷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才最終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立足。算下來,這一村的祖上幾乎都是來自山東。他們帶著山東人的那份堅韌、勤勞與樸實,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開枝散葉,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不斷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如今龐大的家族。
跟隨眾人依次有序地進入祠堂,只不過這次的祭祖流程并不繁瑣,只是進行了簡單的燒紙磕頭儀式。
李尋剛一踏入祠堂,就被里面濃烈刺鼻的煙火味嗆得眼淚直流。直到這時,他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每次來祭祖都這般淚流滿面,原來都是被這濃重的煙熏所致。
等到大家都完成了祭祖,便是召開家族大會的時刻了。在這個家族中,只要是擁有同一個姓氏,有著可以追溯的血緣關系,便都被視為家族的一份子,擁有參與家族事務討論和決策的權利。
今年家族大會的議題是重修小廟。畢竟,那小廟如今已經破損不堪,墻體斑駁脫落,屋頂的瓦片殘缺不全,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哪天要是真的塌了,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這樣,大家挨家挨戶平攤。”有人率先提議道,語氣中帶著些許急切與焦慮。
“那分家的和沒分家的怎么算,家里一個兒子和兩個兒子的怎么算?”另一個人緊接著提出了質疑,聲音中充滿了擔憂和困惑。
李尋實在懶得去管這些紛繁復雜、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他心里深知,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人性中的復雜和貪婪就會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此時便能深刻地理解為什么會有“窮山惡水出刁民”這樣的說法了。
于是,李尋偷偷跟父親說了幾句心里話,便悄悄地離開了現場。李青華則挺身而出,豪爽地說道:“大家怎么分我不管,這樣,我家情況好點,我出一半,但是麻煩大家照顧下我家的老房子?!?
眾人一聽,紛紛對李青華的仁義之舉稱贊不已。
李青華也就不再與眾人過多地扯皮,轉身跟著李尋回家去了。
年就算是請回來了。小區里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稻草,樓門口前穩穩地放上一根結實的樹棍。盡管這布置看起來簡單樸素,但這個儀式也算是圓滿完成了。
到了晚上,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開始包餃子。大家一邊忙碌著,一邊燒紙,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敬財神、福神、玉皇大帝,祈求新的一年能夠諸事順遂、平安吉祥。
直到春晚開始,一家人已經整整齊齊地圍坐在飯桌前,邊開心地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邊興致勃勃地看起了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