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試產【求追讀!】
- 亮劍:我有科技升級系統
- 哈爾濱鼓風機
- 2018字
- 2024-09-18 22:07:16
車間內,王陽看著工人們手上的操作,在一旁提出了很多問題。
“對,就是這樣,鐵片的厚度盡量要再薄一點。”
“你這個參數不對,不應該在這樣。”
“組裝的時候一定要緊實,千萬不要出現縫隙。”
“不是......你上過學沒有!”
“......”
上午的時候,師長批給王陽的設備剛剛到達,下午他就組織起工人們進行試產。
這批新設備,包括全自動碾片機,沖床等,還有幾臺半成新的伺服電機。
以及一些稀有金屬,都是秀水兵工廠目前的剛需物資。
“我去化工廠那邊看看,這邊你先幫我盯著。”
檢視一圈后,王陽又趕忙跑到化工廠那邊,將車間的任務交給了周才貴。
此時化工廠正在制備適配‘鐵拳’的黑火藥。
“怎么樣了,下手輕一點。”
“你是想要把工廠炸了嗎?”
化工廠的情況更令王陽血壓升高,因為廠里的化學類人才非常的少,幾名大學生上午忙著教課,下午還要負責生產。
學習觀摩隊走后,就需要一些零基礎的學生來化工廠充當工人。
但好在技工學習的辦學理念是對的,填鴨式教育的效果非常顯著。
經過幾名化工系大學生的精心教導之后,學生們已經能夠按照正確步驟,進行規范化生產。
就是有時候不知其所以然,說是學生,更像只會按照既定步驟運行的‘機器’。
王陽一進門就聽到了胡峰正在嚷嚷著,訓斥不聽話的學生。
“怎么樣了?”
“又制造出了一批原料,馬上要進行混合了。”
“好,加油干!”
王陽拍打著他的肩膀,語氣中帶著贊許。
之前生產的無煙火藥,主要是一種燃燒推進劑,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炸藥。
思來想去之后,王陽還是選擇了用黑火藥填充‘鐵拳’的戰斗部。
雖然黑火藥放在當前的年代雖然有些過時,但依舊是秀水兵工廠制造炸藥時的首選。
原因無他,夠便宜,威力夠猛!
黑火藥的配方相比大家已經熟知,一硫二硝三木炭。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一二三’,并不是質量關系。
而是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
普遍來講其質量比應為32;202;36。
具體情況要根據其中摻雜的雜質,進行稍微的調整。
為了保證‘鐵拳’的威力,王陽對火藥的質量把控極為苛刻,化工廠試了好多次,都沒有達到王陽心中預期的標準。
“戰斗部是新款武器最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嚴格重視起來,質量絕對不允許有絲毫馬虎的地方!”
“是!”
“堅決完成任務!”
胡峰神情肅穆,眼神中充滿了干勁。
經過多次實驗,他們已經基本上劃定了合適區間,目標比例范圍正在逐漸縮小,相信很快就能夠生產出合格的黑火藥。
王陽微微點頭,他之所以對火藥質量的把控這么嚴格,其實是有原因的。
歷史上鐵拳火箭筒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威力,是因為德軍在里面添加了黑索金炸藥。
但是目前這種火藥,王陽壓根就研究不出來,所以只能向下兼容,采用過時的黑火藥來填裝‘鐵拳’的戰斗部。
現在這么做,到時候肯定會導致武器威力的降低。
但好在日軍的豆丁坦克裝甲更薄,如果把控好火藥的質量,還是有很大把握能做到一發一輛小坦克的。
主廠區的車間那邊,都是技術熟練的老技工,外加有政委周才貴負責盯著,王陽非常放心。
索性直接在化工廠待下來,盯著這幫臨陣上崗的學生們,千萬別出什么問題。
十多分鐘之后,胡峰提著一個類似炸藥包的東西走過來,邀請王陽一起去觀看實驗。
“廠長,看看這回怎么樣!”
對于這次實驗,胡峰非常有信心。
根據他和另外一名化學系大學生的推測,這次的配比量,已經是目標范圍區間內的最佳數據。
王陽欣然點頭,隨即和胡峰來到半山坡處的實驗場地。
到了場地后,王陽放眼望去,原本平整潔白的雪面,此時像經歷過廝殺的戰場一般,地上隨處可見黑漆漆的痕跡。
若不是已經到了冬天,地面土層凍結,非得炸出一個個大坑不可。
“點燃!”
退步到安全距離之后,胡峰示意警衛連的戰士點燃引信。
隨著引爆指令的下達,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劃過天空。
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炸藥包為中心,迅速向四周擴散,即便地面的土層已經凍實,可依舊掀起了不少土塊。
“我靠!”
“致死量啊!”
感受著鋪面而來的氣浪,王陽心中不禁感嘆道。
“快記錄實驗數據!”
“去測試爆炸半徑,查看爆炸周圍參照物的情況。”
胡峰對這個場面已經見怪不怪,這一下午他都不知道引爆了多少個炸藥包,早就習以為常。
“結果如何?”
王陽在一旁詢問道,這次爆炸氣勢看著挺唬人的,但是具體的殺傷威力怎么樣,還要看正式的實驗數據。
“是目前最好的一次了。”
“估計很難再精進了......”
聽著身旁的匯報聲,胡峰的表情有些糾結,在猶豫要不要再次進行實驗。
“就先這樣吧,等那邊吧武器做出來,到時候看看具體威力如何。”
王陽思索片刻之后,擺擺手,當機立斷道。
拋開當量談威力,都他媽的是扯犢子,這個炸藥包的重量,別說是坦克了,恐怕炮樓都能給直接掀開。
“多配一些火藥,給車間那邊送過去。”
觀看完實驗之后,天色已經漸晚,王陽準備搭車離去。
身為廠長,在化工廠和主廠區之之間來往,靠雙腿行走恐怕是有點說不過去吧。
自從兩地之間有了來往的卡車之后,王陽就沒靠走路來過這里。
當‘鐵拳’的主體部分生產出來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
因為材料質量問題,生產流程和武器參數與王陽心中的預想有些許的出入,不過好在最后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鐵拳’火箭筒的實驗款成功制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