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鐵拳【中秋節加更!求追讀!】
- 亮劍:我有科技升級系統
- 哈爾濱鼓風機
- 2188字
- 2024-09-16 21:25:58
次日清晨。
昨天廠里的工人和戰士們連夜將設備安置齊全,按照預期,今天廠里將恢復生產任務。
王陽伏坐在小桌前,開始向師部寫匯報信。
根據流程,出了這么大的事件,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都要向師里詳細匯報之下經過。
一是留作檔案,二是方便調查,看看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至于具體怎么個匯報法,那就按照王陽自己的想法來了。
王陽大筆一揮,直接在紙上密密麻麻的寫了三四千字,字里行間盡是肺腑之言。
首先,經過這次戰斗后,他明白無論如何,兵工廠的安全始終要擺在第一位。
請求將廠屬營的擴編為團級單位。
其實王陽最一開始是想寫旅級的,但是仔細思考一番,覺得不太現實,就改成了團級。
其次就是哭窮,不管是人員還是設備,甚至是糧食和資金,他都上上下下討要個遍。
師部可以不給,但是必須得開口要。
將信件塞進信封之后,王陽坐在炕上,開始對這戰斗進行復盤。
這算是他穿越過來之后,親身經歷的第一次戰斗,感觸頗深。
首當其沖的就是基層部隊之間的聯絡問題。
俗話說得好,交流全靠吼,這句話可不是白來的。
電臺問題成了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王陽腦海里已經解鎖了相關技術,雖然只是最初級的短波電臺。
但是想要生產出一臺無線電軍用電臺談何容易,這里面涉及到學科太多了。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自動化......
就算王陽是從后世穿越過來的,也沒辦法同時掌握這么多學科技術。
最為關鍵的是,不要說秀水兵工廠,在整個八路軍的軍工體系下,沒有一家工廠能生產出電子元件。
想到這,王陽重新拆開信封,在上面補了幾句話,希望師部能給弄一批大學教材來,種類科目越多越好。
這些日子下來,他越發的感覺到,有些東西不能一味的依靠科技樹。
技術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有些時候就是需要在原本的技術基礎上進行變通。
尤其是在敵后根據地,各類物資都極度匱乏的地方。
思索無果之后,王陽走出房間,準備去廠房溜達溜達。
生產線因為拆卸過一次,許多參數都需要重新調整。
鍋駝機正在緩慢升溫,趁著這個間隙,工人們正在緊急調試設備。
“老趙。”
“廠長!”
看見此時老趙正在門口巡邏,順帶著監視一下正在勞作的勞工。
經過此戰之后,警衛連損失嚴重,還沒來得及進行補員。
也恰好來了一批俘虜,一些艱苦的工作索性就交由他們去做。
倒也是減輕不少工作壓力。
“這場仗打下來,你覺得我們當務之急,最稀缺的東西是什么?”
王陽靈機一動,向老趙詢問道。
有句話說得好,子弟兵需要什么,我們就去造什么、
老趙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兵,對這方面的理解,肯定要比自己深刻。
“飛機大炮?”
老趙摸著鼻子,尋思了半天,吐出了這句話。
“你現實一點!”
王陽心中一陣無語,他上哪去搞飛機大炮。
那玩意不是光有技術就能造出來的,沒有合格的鋼鐵材料,用幾次不就得散架啊。
“那......”
老趙撓撓頭,他不是啥文化人,在他印象中,日本人就是靠這些玩意,才把他們打的節節敗退的。
“哎,你還真別說,我還真有個想法!”
王陽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念頭,眼前一亮,拍打著老趙的肩膀。
搞得老趙有些不知所措。
“不是說飛機大炮不行嗎......”
王陽匆匆忙忙的趕回屋內,立馬拿出稿紙。
他依稀記得,二戰德軍有一款單兵一次性火箭筒——鐵拳。
如果能把這玩意造出來,以后戰士們在面對鬼子坦克時,就不需要再用人命去填了。
對于一些防御工事,也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關鍵是操作簡單,非常符合當下八路軍的形勢。
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制造簡單,成本低廉,用完的火箭筒,還能撿回來維修一下繼續使用。
不過王陽沒有特別具體的相關技術,只能盜用設計理念,從無到有,自己設計出一款火箭筒。
沙沙沙!
筆尖在紙上輕輕劃過,王陽專心致志的勾勒起草圖。
就連戰士喊他吃飯,都跟沒有聽到似得。
傍晚。
王陽放下手中的鉛筆,將稿紙立起來,抖落抖落上面的橡皮屑。
“呼~”
看著眼前一整天的心血,王陽深呼一口氣,活動一下已經僵硬的腰椎。
一陣嘎巴聲響徹整間屋子。
因為腦袋里已經有了相關的技術儲備,所以做起草圖來快的飛起,只需要在基礎技術框架上,做一些小修小改即可。
其中最耗費精力的,當屬火箭筒的戰斗部分。
這玩意主要的殺傷力并非來自于火藥爆炸,而是在坦克上開一個小孔,通過噴射出金屬液體,從而對車內的乘員造成殺傷。
“在忙什么呢,一整天都不見人?”
周才貴這時走進來,看著一臉疲憊之色的王陽,不禁有些疑惑的說道。
廠里恢復生產的第一天,廠長就不見人影了。
他這個政委一直在跑前跑后的,累的已經要垮掉了。
“老周你來的正好,快過來!”
王陽面帶笑容,擺擺手,示意周才貴坐到自己對面。
“你看這是我最新設計的武器,火箭筒!”
他想展示自己的寶貝一樣,趕忙將圖紙推到老周面前。
周才貴疑惑的看著圖紙:“這是啥?”
“一根大鐵管子,后面插著一根木棍,這玩意能干啥?”
面對老周的疑問,王陽腦子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目前是1939年末,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也是在1942年出現的。
周才貴一時間沒有看懂,也情有可原。
“自己也算是開宗立派的祖師爺了?”
王陽在心里想著,不禁嘴角有些上揚。
“這到底是干啥的,啥高科技啊?”
周才貴反復觀看眼前的圖紙,愣是沒看懂其中奧妙。
不過他始終堅信,這玩意是王陽畫出來的,肯定是有價值的,一定是自己沒看懂。
“這叫火箭筒,是用來打坦克的!”
王陽笑著接過圖紙,耐心的解釋道。
“打坦克?”
“我滴乖乖,了不得啊!”
聽完王陽的解釋,周才貴恍然大悟,盯著圖紙上上下下看了許久,咂咂嘴贊嘆道:
“意思是,有這玩意,一名戰士就能去炸掉鬼子的坦克?”
“對!”
“不光是鬼子的,如果試驗成功的話,西方國家的坦克也扛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