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傳首!涇河龍王之頭
- 供職天庭:本仙官不吃軟飯!
- 吳蝦米
- 2076字
- 2024-09-08 00:03:00
面對劉英的挑釁,呂玉只是不以為然的哦了一聲,即緊跟張琪瑛身后進了大殿。
聚仙殿的殿身由潔白如雪的仙石砌成,每一塊仙石都蘊含著濃郁的仙靈之氣,閃爍著莊嚴肅穆的光芒。
殿頂則覆蓋著琉璃金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七彩的華光,如夢如幻。
殿內沒有座椅,只有一排排白玉雕刻的蒲團,城隍居中,六大仙卿分列四周,再外圍則是長隨們,看起來不像是商議大事,倒更像是在坐而論道。
今天的參加集議的人不多,三司六曹和一山二水十八鄉的仙官們都沒來,不過,仙卿們表情卻一個比一個嚴肅。
長隨們的表情也是如此。
按照仙衙慣例,小事大集議,大事小集議,今天城隍召集的只是六大仙卿,所以肯定有大事。
果然。
集議一開始,坐在主位上的城隍爺丹鳳眼微微一瞇,低沉而雄渾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起來。
“今天在仙衙百忙之中,某將諸位召集于此,首要之事,即是受我大唐仙衙社令神、安西郡仙衙都城隍符令,向所有從七品以上仙官展示一件東西……”
說話間,城隍爺一揮手,他的長隨立刻端著一個紅漆盤子走了過來,殿內眾仙定睛望向盤子,不禁齊齊瞳孔猛縮。
只見這紅漆盤子上赫然是個頭顱,一條龍的頭顱!
“諸位同道,這是我大唐社令神下轄正六品仙官,涇河龍王之首,上頭要求傳首全國,以正天威!
沉香,將涇河龍王的頭顱給在座各位都看看吧……”
伴隨著城隍爺低沉的聲音,他的長隨將涇河龍王頭顱端起,挨個展示給了殿內眾仙。
就連呂玉他們這些長隨都沒有落下。
一時間眾仙齊齊色變。
不一刻功夫,龍頭就展示到了呂玉面前,呂玉強忍著心頭寒意,看向了這顆前世很有名氣的龍頭。
猙獰可怖!
即使早已身死,這顆涇河龍王的頭顱依舊像活著一般,雙眼圓睜,眼中仿佛還燃燒著憤怒與不甘的火焰。
那眼珠布滿血絲,向外凸著,似乎在死前經歷了極度的驚恐和掙扎。
龍王的嘴巴大張著,鋒利的牙齒參差不齊,牙縫中似乎還殘留著咆哮的余威。
它的舌頭耷拉在一旁,雖已失去了生機,卻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它生前的兇悍。
龍頭上的鱗片有的脫落,有的破碎,這些鱗片曾經是它榮耀和威嚴的象征,如今卻殘破不堪,即顯得無比凄涼。
也仿佛在向眾生訴說著它的冤屈和悔恨。
“涇河龍王……”
涇河其實不大,只是黃河分支渭河的一個支流,但因其靠近大唐國都長安,遂成為大唐仙衙下轄都管全國江河的水府駐地。
歷任涇河龍王也因此成為正六品的司雨大龍神。
在人間,龍王這個仙職很特殊,即受仙衙管轄,又要受四海龍宮管轄。
而這一任涇河龍王又是西海龍王的妹夫,跟四海龍族往來密切……
所以它就有點兒不聽大唐仙衙使喚。
據說有一次大唐仙衙舉行集議,要商量全國雨事,而涇河龍王卻遲遲未至,讓眾仙卿整整空等了半個時辰。
后來涇河龍王姍姍而來,還滿身酒氣,說是去參加了西海龍宮的壽宴。
這讓主管一國仙務的社令神徹底震怒。
于是就有了人間相師袁守城與涇河龍王賭雨,導致涇河龍王私改時辰點數,最終被長安仙衙六曹之一人曹的曹正魏征所斬之事。
涇河龍王死的很冤。
在仙衙,陽奉陰違那是常有的事,多下點兒雨少下點兒雨又算得了什么?
但凡事就怕較真。
這一次,本不該較真的社令神偏偏較了真。
涇河龍王成了犧牲品,就跟呂玉前世有人因為左腳踏進公司門,而右腳卻沒踏進導致遲到被開除一樣的犧牲品。
而且,就連死后都沒被放過,被殺雞駭猴、傳首天下,成為了人間仙衙的反面典型。
望著涇河龍王頭顱。
殿內六大仙卿無不正襟危坐。
大家都在仙衙為官,很清楚社令神,乃至眼前城隍爺搞這么一出的意圖。
說白了,就是提醒他們擺正位置,在人間仙衙,城隍、都城隍、社令神才是他們的頂頭上仙。
哪怕你再有根腳,也不能不懂規矩。
不然涇河龍王就是前車之鑒!
城隍對眾仙卿的神態非常滿意,他丹鳳眼微微掃向游神李真人和張琪瑛:
“李道友、張道友,你們怎么看?”
“涇河龍王該殺。”
李真人和張琪瑛聞言齊聲答道。
他們兩個,一個是分管天律的游神,一個是分管輪回的陰神,都和涇河龍王相似,受雙重管轄,所負責仙務比較獨立。
城隍明顯是在敲打他們,他們自然要擺出老實受教的姿態。
“很好。”
城隍滿意頷首,隨即示意長隨捧走龍頭,繼續下一個議題。
“這第二件事,就是西行之事!
圣僧西行是天庭重大天策,距今也不過數月時間,而我界山縣則是必經之地。
近日,社令神下達符令,讓我界山仙衙集中一切力量做好迎接圣僧的準備……
而且,上峰還交給了我們一個無比艱巨的仙務,那就是圣僧西行所歷九九八十一難中,我們界山要承擔其中四難!”
“四難啊!諸位同道,這是天庭對我們界山的厚愛,更是信任,同時也是上峰對我們的最大考驗!
某身為界山城隍,最近是寢食難安、壓力如山啊!”
“圣僧是金蟬子轉世,他的肉身元陽是修仙至寶,對妖魔鬼怪有著無比的誘惑。
所以,我們怎么才能選出不會趁機傷害圣僧,還能假戲真做磨礪其禪心,能讓我們放心使用的妖魔呢?”
話鋒一轉。
城隍爺目光掃向了仙丞左真人,以及僧綱大愚禪師,悠悠道:
“昨天晚上,左道友和大愚道友給某提了很好的建議。
他們向某舉薦了兩界山妖王寅將軍、熊山君、特處士,以及黑土鎮死僧燈火和尚……
諸位同道今日議一議,看這幾個妖魔是否可以勝任劫難之責!”
“什么?!”
一聽城隍爺此言,張琪瑛頓時俏臉色變,而呂玉也露出了恍然表情:
“原來他們是在這里等著呢,看來……要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