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錯位 五
- 支海民中短篇小說合集
- 支海民
- 2470字
- 2023-11-09 00:56:39
當了縣長的郭濤一直跟催源保持聯系,念書時他們就是同窗好友,以后又一起下鄉插隊。郭濤屬于那種緊跟時代潮流的青年,時時刻刻都注重塑造自己,他入了團、入了黨,娶了當地姑娘做媳婦,其他知青還在廣闊天地練紅心之時,郭濤已經當了縣知青辦的副主任,以后一路高升,三十多歲就當了縣長,屬于知青中間的佼佼者,
欲望是一種天性,與生俱來,誰也無法拒絕欲望的誘惑。欲望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層面,主導人的全部行為,別以為欲望只是占有,想當官當好官也是一種欲望。郭濤當了縣長以后,還是有那么一些想法一股干勁,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著想,干了一些實事,比如力排眾議發展蘋果園,確實還是冒了一些風險遇到一些壓力,首先縣委領導班子意見不統一。年輕的縣長敢于擔當,籌集資金從外地購置蘋果樹苗子,賒銷給農民,為陜北蘋果生產基地的建立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于催源的閃婚,作為老同學的郭濤感覺吃驚,同時也有那么一點悲哀,他認為催源那是一種變態,作踐自己。催源念書時成績優異,智商和能力不低于其他同學,完全可以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只是沒有機會展現自己。
日子在一天天走過,大家都很忙,相互間漸行漸遠,只是郭濤在下鄉時突然聽到一個消息,劉紅的養父劉全喜身患絕癥,即將油盡燈枯。雖然那一年郭濤去山河村看望劉紅時遭到了劉全喜的嗆白,郭濤對劉全喜還是心存好感,抱養別人的孩子是一種無奈之舉,劉全喜老兩口對劉紅傾注了全部情感,同是知青出身,郭濤不可能不關心知青的后代,那是時代的悲劇,跟所有的當事人無關,只是大家都在扮演著屬于自己的角色,服從命運的安排。
郭濤感覺有必要把這件事告訴催源和肖杰,雖然后來他們勞燕分飛,各自組建了家庭,但是劉紅是他們共同的后代,劉紅的養父即將離開人世,催源和肖杰有責任去看望兩位撫養了劉紅的老人,在彌留者的床前深深地鞠躬,彌補過往的缺憾,同時為劉紅和她的養母作出安排。
這是正常的邏輯,責無旁貸。郭濤用電話跟催源聯系,告訴了劉紅的養父病危,希望催源能夠跟肖杰一起,重返山河村,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催源沉默了一會兒,只說了三個字:“知道了。”然后就將電話掛斷。郭濤內心涌出一股悲戚,催源不會回來……人都很自私,催源不可能給自己現在的日子夾楔,催源過去沒有,以后也不會為劉紅承擔責任。郭濤沒有肖杰的聯系方式,那個在大洋彼岸安家的女人可能還不知道被她遺棄的孩子目前的處境。
郭濤決定去看望劉全喜。這不是什么訪貧問苦,也不是作秀、獻愛心,好像屬于一種救贖,安慰良心。
人間三月天,桃紅柳綠,黃土高原上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郭濤自駕一輛北京吉普,在鄉村公路上馳騁。看公路兩邊的果農正在蘋果園里勞作,內心還是有些感慨,轉瞬間來這里落戶已經二十多年,農村的變化還是有目共睹,這片土地傾注了郭濤的心血,郭濤的人生沒有遺憾。
這完全是一種個人行為,郭縣長出行沒有告訴任何人。20世紀90年代之初手機還沒有出現,郭縣長私自出行急壞了政府辦公室的負責人,負責人親自給各鄉鎮打電話,郭縣長的小車被攔在鄉政府的門口。
這屬于正常,不需要過多地解讀,工作人員必須對領導的安全負責。面對鄉政府的領導郭縣長無奈地笑笑,說:“聽說山河村劉全喜病了,特意去看看。”
鄉政府的領導臉上堆出笑來:“郭縣長還沒有吃飯吧?吃完飯我們陪同領導前往山河村視察。”
官身不由己,有些事郭縣長不能說得太明白。只能由鄉政府安排。吃完飯鄉政府包了一輛班車,幾十個人浩浩蕩蕩,陪同郭縣長去山河村看望劉全喜。
劉全喜精神尚可,看見這么多人涌進院子,瞬間明白了這些人并不是來看望他們老兩口,而是為了劉紅。劉紅是bj知青所生已經盡人皆知,劉全喜老兩口也對劉紅不再隱瞞,當年劉紅已經十八歲,十八歲的女孩子出落得亭亭玉立,劉紅并不是沒有想法,她也急切地想知道她的親爸親媽究竟是誰?可是十八年來遠在BJ的親人沒有看望過她一回,這讓她漸漸地明白,這一對農民老夫妻才是她真正的親人。劉紅痛定思痛,感覺中養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劉紅回到家什么活都干,完完全全像一個農家女孩。自從知道老大得了那種治不好的病以后,劉紅索性請了長假,回到家一心一意伺候大和媽。
沒有必要對肖杰和催源求全責備,自私是人的天性,肖杰和催源都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劉紅承擔責任。事實上劉全喜老兩口也不希望任何人來打擾他們平靜的日子。
劉全喜慢慢地穿鞋下炕,把自己的衣服整理了一下,突然面對來看望他的郭濤縣長以及隨行下跪,這猝不及防的動作讓所有的人瞠目,劉全喜哭了,老淚縱橫:“求求你們,我們過得很好。老漢知道自己快死了,最放心不下劉紅她媽,老婆子需要劉紅養老送終。再不要給我們平靜的日子夾楔,我們離不開這個女兒。”
郭縣長還沒有遇到過這種尷尬的局面,看來行將就木之人并不需要別人的關懷。正在幫媽媽做飯的劉紅看到這一幕默默地走出窯洞來到自己的居屋,砰一聲關緊屋門,一直到郭縣長一行人出了院子,劉紅都沒有出來送行。
這種場合需要有人解圍,鄉長義不容辭地站了出來:“郭縣長親自來看望你,老人家你不要不知趣。”
兩位工作人員強行將劉全喜扶起來,劉全喜咳嗽了幾聲,吐出一口血痰。有人搬來一張圓凳,劉全喜坐下來,郭縣長這才上前說話:“老人家您誤會了,劉紅永遠是你們的孩子,誰也沒有權利拆散你們。我也是知青出身,你們老兩口撫養了知青的孩子,聽說您病了,心里過意不去,特意來看望你們。”
劉全喜并不買賬:“看望我?全縣那么多老人,你看望過幾個?自從把劉紅抱養回來,老漢就沒有消停過。娃去學校念書,被一群學生娃罵哭,無奈之間我才給娃轉學。前幾年你還來過,一再強調這娃是知青的后代,硬是不讓我們好好過活!老漢快死的人了,不知道你們想咋?”
還是老婆子深明大義,顫巍巍地來到劉全喜面前,一邊說一邊流淚:“老頭子你糊涂了,這些領導并沒有說想把劉紅帶走,娃也清楚她不是咱們親生。抱養別人的孩子并不稀罕,咱們也沒有做下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你沒有必要對他們發火。”
幾個隨行把帶來的禮物放進劉全喜老兩口居住的窯洞,劉全喜還對那些干部擺手,表示拒收郭縣長一行帶來的禮物。老婆子站在劉全喜的面前,擋住老漢的視線,那群人才灰溜溜地從院子內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