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常家來人
- 低維游戲:從帶黃巾軍種田開始
- 修道路獨
- 2054字
- 2024-10-08 17:53:11
在一番搜索之后,陳明大概明白了低壓蒸汽火車的制作工藝。
而做蒸汽火車對于黃巾軍來說,除了需要耗費大量鋼鐵外,基本也就沒啥難度了。
尤其是在鐵煥有了制作往復式蒸汽機經驗的情況下。
至于鋼鐵問題,在反射爐搭建完成后,用低溫煉鋼法就可以解決。
“總之目前來看,材料和技術上跟得上的,就是不知道鐵軌鋪設怎么樣。”
想著,陳明看向那條他預設的鐵軌道路。
在考慮到黃巾軍基建能力的情況下,陳明再三規劃后,覺得鋪一條直線道路就行。
只需要從山谷處,把礦物運輸到橋口那里,然后靠馬車拉進黃巾村就好。
至于火車直達工業部這件事情,需要等之后王易之那邊把水泥做了出來。
提升橋的承重能力后再考慮
而涉及到火車掉頭問題,陳明決定采取大轉盤掉頭,畢竟這方面上雖然人力要求較高,但是相對的就沒什么技術要求了。
想著陳明又將視線放到了另一邊。
他準備去看看,工業部那邊的燧發槍制作到了什么進度。
先前雖然說已經做出了槍擊,但是還有一些零件沒有完成。
以及還有子彈的制作,鉛礦這邊黃巾軍雖然有了不少,但是由于工業部這邊的爐子和人手都去煉鐵煉鋼的關系,
然后又被調去做各種測量工具,以經制作燧發槍零件的關系。
鉛彈也遲遲沒有被大規模生產。
僅僅只是做了些早期樣品。
而這也是為什么,黃巾軍到現在都沒有響起第一聲槍響的原因。
對此陳明也不是很在意,畢竟第五年才過了三個月。
而鉛彈制作這技術,把模具搞出來后,也就沒啥麻煩了。
工業部火力全開,市場兩三個月搞個十來萬枚問題不大。
而至于燧發槍量產問題。
只要第一把燧發槍,把標準問題解決。
之后工業部只需要把模具做出來,在蒸汽機的幫助下,制作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想了想,陳明看向屏幕。
此時的工業部內,伴隨著各類燧發槍零件的制作完成,工業部的成員也開始了燧發槍的最后組裝。
不多時。
看著擺在桌面上那堪稱藝術品般發槍械,一名老員工,看向一旁的年輕學徒說道:
“快去寫一份申請鐵煥部長,就說燧發槍做出來了,我們需要調動一批鉛礦和火藥來進行試射。”
身旁的一個年輕學徒連忙應是,隨后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之所以還需要找鐵煥批申請。
是由于工業部對各項資源管控嚴格的關系。
目前的工業部里,除鐵煥以外還沒有人能調動各類礦材原料。
而這也是鐵煥為了防止一些人私下調用材料,將其拿出去換錢所用的辦法。
畢竟鐵煥清楚,鐵煤鉛硫這些都能在外界賣上一個好價格。
而雖然,黃巾軍現在已經有了外出登記,和夜晚查寢政策。
但這也不代表沒人能帶著這些礦材跑出去,畢竟黃巾軍目前的圍墻是攔不住想離開的人的。
看著學徒遞過來的清單,鐵煥拿起后看了看,覺得還算合理。
不過鐵煥看著這份清單,總感覺還少了點什么。
“對了還要一批油紙用于裝彈,也不知老王那邊是否有此物。”
思索著,鐵煥看向一旁年輕的工業部學徒。
被部長這么一看,那學徒直接原地立正。
這是每日晨練時,反復強調的對待上級該有的態度,像是這種新人一般都會很認真的執行。
鐵煥也沒在乎這個新人的反應如何,而是從一旁的抽屜里拿出一桿炭筆,將字簽上后,把申請給他遞了回去。
“這個給你,申請我批下來了,之后去倉庫領就行,之后你便去王部長那里看看有無油紙,若是沒有便去縣上買些吧。”
年輕的學徒接過申請書,低頭道:“是,鐵煥部長。”
不多時,那年輕的學徒就拿著一把油紙傘跑了回來。
“鐵煥部長,王部長那邊說只有這個,不知是否可行?”
鐵煥接過油紙傘后打量了一番,隨后又搓了搓傘面。
“應當可行,一會試射前來通知我一聲,我要去把其他四部部長叫來一同觀摩,還有注意鉛彈模具口徑,盡量吻合燧發槍槍管。”
“是,鐵煥部長。”
見學徒離開,鐵煥又繼續蹲下身子開始研究起了風箱,對于目前的鐵煥而言。
他已經不愿意浪費時間,去管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了。
工業部里那么多人,又不是吃干飯的,要是什么都還是像以前一樣讓他親力親為。
那這工業部也別開了好。
“不過,一人研究終歸有些麻煩,說起來,老趙頭技術也不錯,之后把他叫來打個下手也好。”
而在想到這時,鐵煥也就想到了成立一個工業部精英組的想法。
屏幕外,陳明見此一幕也沒太去管,對于五部部長的內部管理模式。
陳明的態度就是,只要不跑偏,那就隨便他們跑。
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陳明除了安排五部部長外,還從來沒有安排過各部實際權力層的原因。
“不過伴隨著后續工作越來越多,加上標準化和工業化,還是得提前和他們提一下分工合作的事情。”
陳明清楚,勞動分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國富論第一卷就在提這個。
而這個東西,陳明也不準備讓他們去慢慢摸索,畢竟這個不比管理,分工合作是硬性要求。
而既然要考慮到分工,,陳明就需要考慮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工業部人手問題。
“得讓鐵煥之后搞一套培訓模式出來才行了。
還有對于蒸汽機運用方法的教材,要盡量簡單易懂。”
大致思考完后,陳明將這些想法發給了鐵煥,弓長羽和歐陽遷。
人手安排由弓長羽來做,教材編寫由鐵煥配合歐陽遷的教育部進行。
隨后,陳明點擊了時間加速。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工業部的人拿著一桿華美精致的燧發槍走了出來。
而鐵煥那邊也叫來了其余四部部長。
然而就在即將試槍之前,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報,常家來人,那人自稱常家家主之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