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解決煤礦問題的方案
- 低維游戲:從帶黃巾軍種田開始
- 修道路獨
- 2119字
- 2024-10-05 21:30:01
陳明看著屏幕內的弓長羽,總覺得這人越發像自己了。
畢竟以前的弓長羽,陳明就沒怎么見他勾心斗角過。
而現在都會玩套路了。
“難道是因為,天道代打次數太多的緣故?”
陳明覺得還真挺有可能,畢竟近朱者赤。
“本來還打算之后改天道代打,為天道指導的,合著他自己就已經開始學了。”
看著屏幕內,已經徹底和弓長羽、鐵煥混熟常余,陳明覺得弓長羽也算是學到了自己的幾分樣子了。
黃巾村內,幾人在聊了幾句后,鐵煥突然開口問道。
“常余兄弟,這個煤炭下次送來是多久?”
聽聞此言常余有些愣神,“下次?”
隨后在思索片刻后,回道:
“下次應是在入冬之前了,此次送來之煤炭已是北方世面上能購買到的大半,多為冬季所剩殘余。
加之即將入春,多數煤窯工人回鄉春耕,之后或許很長一段時間,難買如此大量的煤。”
買煤這件事情對于常余而言,讓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意識到了自己家老爺的人脈到底有多厲害。
僅僅憑借一個信物,就足以讓北方大多數商行幫忙,雖然僅僅只是收購煤炭這樣的小忙,而且還有收購費可拿。
但常余清楚,如果換他自己,哪怕花相同的錢,也絕對辦不成這樣的事。
但很快常余就注意到了,在他說完之后,鐵煥那原本快樂的表情,瞬間就耷拉了下來。
見狀,常余有些疑惑。
“鐵煥兄弟這是怎么了?”
鐵煥原本還想著,只要常家一月送一次煤,那工業部的蒸汽機就可以天天發出那悅耳的轟鳴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這些煤恐怕不太夠用罷了。”
“不夠用?”
聽到這話常余只感覺有些疑惑,他回頭看了看身后密密麻麻的車隊。
那些馬車里拉的可全都是煤。
這么多煤比他記事起見過煤加起來,都要多了。
哪怕黃巾軍天天吃煤也吃不完這么多。
見常余不解鐵煥走上前去,伸手指了指后方的車隊。
“常余兄弟,實在不是我有意為難,只是那蒸汽機每日燒煤量實在是大。”
說著他伸手點了四輛馬車。
“那四輛馬車中的煤,最多也就能燒上一天。”
常余是見過蒸汽機的,一開始他還替小姐欣喜。
覺得那大鐵塊頭,只用燒煤就能比得上百人之力。
當時他也是對那個發明贊不絕口,認為這次小姐和黃巾軍的合作算是對了。
但此刻,他在看了看鐵煥的手指,又看了看身后的馬車,覺得與其用這蒸汽機,還不如雇百人來的劃算。
而這時一旁的弓長羽說道:
“常管事,此事確是如此,還請常管事將此事告知常小姐,看看能否有解決之法。”
“這……”
常余有些頭疼,因為他很清楚,小姐已經沒有什么辦法能收集煤炭了。
但他如果在這里直說,就是代主行事的越權之舉。
畢竟在來這里之前,小姐可沒給過他這種權力。
而且小姐也從來沒有說過,她辦不到這些事。
但如果不這么說,而只是帶話的話,常余覺得按照小姐對黃巾軍的看重。
此事小姐若是得知,只會讓小姐感到為難。
畢竟黃巾軍這邊要的是,不是再來一次如此大量的煤炭,而是每月都要送來如此大量的煤炭。
一番思索后,常余還是選擇了開口。
因為這些日子,小姐為了這些煤炭和鹽忙前忙后,四處調人,還和家中族老爭辯的樣子,常余全都看在眼里。
他是真的不愿意再見一次了。
而這事他也會如實稟告小姐,到時候該打該罰他都會頂著。
“弓將軍,事關煤炭一事,小姐可能真沒有辦法了。”
說著常余就把,這些日子常柳欣如何忙前忙后,調動人脈的事情一一講給了弓長羽幾人聽。
而屏幕外,陳明見狀眉頭也微微皺起,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果然,入了春后,百姓不靠煤炭取暖。
市場需求不大的情況下,春天夏天私人煤窯會減產,而且多數私人煤窯的礦工都是農閑事情的農民。
等到春耕開始農民就會回去耕地。
市面上流通的煤數量就會減少。
而且這個時代開采效率低下,物流運輸也不方便。”
越是想搞工業化,陳明就越是意識到了。
這個世界不是維多利亞時期的歐洲,是類似元明時期的華夏。
而在此之前,陳明從來沒想過在古代搞工業化,最大的問題居然是煤。
這東西,真的是有錢也不怎么搞得到。
揉捏著鼻梁陳明打開大地圖,開始思考辦法。
“要么就招募勞工,去煤礦營地開采,雖然不知道那個地方的煤有多少,但是能增加點產能是一點。”
現在黃巾村的煤礦營地,大概有四十人左右,而每天最多也就只能出產900公斤左右煤炭。
這還得益于,弓長羽找到的煤礦是露天煤礦。
要是換成地下煤礦,恐怕黃巾軍早就因為煤供應量不足,被蒸汽機搞破產了。
而也正因為是露天煤礦,陳明才會考慮增加人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前黃巾村在做起細鹽走私生意后,錢基本不缺了,多搞點吃的也不成問題。
而且陳明還準備,借著最終會歸順王養德的名義,以及常家的名義,直接在縣里開一個勞務部分局。
想進黃巾軍的直接走分局,過流程就能來。
這可比讓弓長羽他們,下山去招募要來的快的多。
還能有一個半官方的名義。
好將更多人帶上山。
打開筆記本在紙上寫寫畫畫后,陳明將這個想法擬定。
與此同時,他心里還有另一個主意。
對于陳明而言。
雖然在招募新礦工之后,黃巾軍的煤炭自給自足應該沒問題。
但這也只是建立在僅有一臺蒸汽機的基礎上。
可是黃巾軍不會也不可能永遠只有一臺蒸汽機。
甚至陳明馬上就準備去制作第二臺了,到時候需要的煤礦只會更多。
而如此大量的煤礦,黃巾村的煤礦營地不可能全提供了,所以陳明準備去外包一些煤礦。
他打算讓常柳欣用常家的名義和黃巾軍的錢,去包下一些私人煤礦,然后招人去干活。
這部分煤礦就按每月一次的給黃巾軍供貨。
在粗略計算之后,陳明覺得,這樣一來應該就能堵上短期內的煤礦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