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鹽
- 低維游戲:從帶黃巾軍種田開始
- 修道路獨
- 2398字
- 2024-09-21 14:19:53
【王易之已掌握細鹽提取。】
【已解鎖:細鹽提取技術。】
“已經掌握了嗎?還行這下就有和常家小姐談判的資格了。”
陳明雖然不是商人,但也清楚,談判談判,要兩邊互有籌碼才行。
細鹽這東西放古代就是一個不錯的籌碼。
“雖然這個細鹽肯定比不上現代的細鹽,但是放在古代還是足夠大賺一筆了。”
隨后陳明打開了黃巾軍的資源庫,看了看粗鹽的存量。
“還有五擔嗎,倒也勉強。”
(注:一擔大約等于一百斤。)
當然五百斤鹽之所以只是勉強。
是因為黃巾軍平時做飯幾乎用不到鹽,大多數的鹽都被拿去腌肉腌咸菜了。
不過很顯然,這點鹽對于之后想要以此大規模走私鹽的陳明而言,完全不夠。
“之后倒是得想辦法去開采鹽礦井了,恐怕還得把蒸汽機也調過去。”
畢竟眼下的情況,沒那么多時間給黃巾軍用人力驅動卓筒井和搭天車。
(注:卓筒井,輪子旁邊的那個小孔就是用于挖井的,不過古代一般都是用踩的,但是那個圖作者沒找到。)
(注:天車,用紅色箭頭標的那個是竹筒,用處是裝地底深處的鹵水,通常裝滿鹵水的竹筒都有百斤以上的重量。)
而且目前反射爐沒搭建成,燧發槍暫時也不用造。
輪滑弩已經夠多了。
所以蒸汽機其實算是半閑置狀態,倒不如調去開鹽井。
不過即使有蒸汽機代替一大部分人力畜力,想要真正開采一個鹽井也還有問題。
那就是得上哪開去。
鹽井這東西不同于煤礦,前者最起碼還能找點地貌特征。
鹽礦這東西在沒有儀器探查的情況下。
那完全就是純靠開盲盒。
陳明還記得,在兩個世紀前,自貢那邊的為了開采鹽礦井,不知道搞得多少人傾家蕩產。
而且看著網上那些找鹽井的資料,陳明也只感覺頭疼。
什么地形褶皺,地下河流域。
這種東西連他自己也不太搞得清楚,也就不必再讓弓長羽他們去頭疼了。
“實在不行就只能去找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幫忙,然他找一個我推一個,多推演幾次總能找到。”
總之在大規模入手煤炭前,陳明要讓黃巾軍先把大部分重心放在鹽井上。
這也將會是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黃巾軍的主要經濟來源。
想著,陳明將視角移動到了王易之處。
準備下達建言讓他進行擴大化規模生產。
此時的衛生部中,王易之感受著從指尖滑落的潔白細小顆粒,兩眼發光。
而他身旁的一眾衛生部成員,也紛紛瞪大雙眼看向這細鹽。
這些人大多都是佃農、賤籍出身,平時能吃上一口咸菜都算地主老爺仁慈。
連粗鹽都沒怎么見過就更別說細鹽了。
其中一個更是用手指沾了一點后,將其放入嘴中。
然后他的眉頭就皺起來了。
“好咸。”
引的周圍一眾人哈哈大笑。
見狀王易之也不是很在乎,反而笑道:
“各位不妨嘗嘗,權當圖個新鮮。”
說完他自己也沾了一點嘗了起來。
有些苦澀,有些咸。
雖然這種刺激讓王易之的舌頭有些不舒服,但是整個人此刻卻很放松。
自己完成天意了。
稍微放松一會后,王易之拍了拍衣服站起身來。
“諸位此次功成,或許只是我等運氣,如欲大規模煉鹽。
尚需多次嘗試,總結其經驗,所以即刻進行二次煉鹽。”
王易之很清楚,天老爺將煉鹽之法交給自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黃巾軍賺錢。
然而只是目前這一小碗顯然是賺不到什么錢的,所以他要嘗試不斷的將規模擴大。
讓煉出的鹽變得更多。
屏幕外,見到王易之開始進一步嘗試擴大生產規模倒是有些意外。
“這屬于是預判了我的預判?也好,畢竟這才是我成立各個部門的原因。”
王易之的這個行為,陳明還是很欣慰的。
畢竟當這些屏幕下的小人,開始逐漸獨立思考后。
他們才會變得不是自己這個天老爺的附庸,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
當這種獨立思考成為了習慣,陳明就不必一直挪動鏡頭去四處盯著,而是可以去看一些自己更在意的事情。
比如其他城市。
在看了一眼大地圖上被點亮的不少城市后。
陳明繼續看向黃巾軍營地。
“這邊已經開始嘗試大規模生產了,之后就是得想辦法開鹽井了。”
開鹽井這件事情,早在勞工權益法出來時,就已經有這個職位了。
不過,由于黃巾軍目前還沒有開鹽井的基礎,所以這個職位到現在都還一個人沒有。
“說起來,之前從連云寨帶回來的那批戰利品,得盡快讓李水魚拿去縣里換成糧食,然后去找一個鹽井匠,再招募一批勞工。”
其實陳明知道,如果直接用那筆錢和常家小姐交易,所能得到的糧食肯定比市面上多。
但王九聲都已經告訴常余,黃巾軍現在什么都不缺了。
陳明自然也不會為了那點糧食,去換取這個有利的談判地位。
想著陳明將視角挪動到了李水魚處。
此時的李水魚正坐在屋里,看著今天的糧食賬目捏著鼻梁。
“此番下去,若是再來幾批勞工,糧恐怕就不夠吃了。”
他看著賬目上寫著的好幾千石糧食,想到這么多糧食還不夠吃。
李水魚一時間覺得有些恍惚。
以前的自己一月是吃多少糧來著?
三斗?兩斗?
一年可能也才堪堪三石。
還得時不時去挖點野菜,捉點田螺。
田螺那股土腥味,他到現在回憶起都想發吐。
又想起初入黃巾軍時看到飯都不敢吃的情景,李水魚就覺得眼下這一幕有些不真實。
“何時起,看到這數千石糧食也會發愁了。”
然而就在他發愁的時候,忽然腦海中響起了一道模糊的聲音。
瞬間臉上的愁容盡數消散,下一刻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聽到腦海中響起的聲音,李水魚松了一口氣。
糧來了。
之前打連云寨拿到的那筆金銀,終于可以用了。
雖然先前李水魚就聽天意說,要拿那筆金銀來建社會福利保障機構,但是具體拿多少,怎么建天意也沒說。
弓長羽回來后,他還沒來得及去問,對方就上山了。
所以李水魚也不敢亂動那筆錢。
萬一用多了,引發了點什么誤會就不好了。
一番思索后。
李水魚朝著天老爺廟,例行三拜。
收拾好行頭,便帶上一批人馬去往了巡亦縣。
隨后陳明點擊了天道推演,在看到結局后,選擇不錨定回到現在。
拿起紙筆,開始嘗試著畫起蒸汽機改良圖。
一番嘗試后,陳明終于搞定了如何將蒸汽機的動力用于開鑿鹽井的問題。
在將這個轉換結構發給了鐵煥,讓其去打造后。
陳明點擊了加速時間。
兩天后,李水魚帶領了一批新的勞工,和大批糧食,浩浩蕩蕩的回了村子。
對于這批新的勞工,陳明覺得目前還是先將其分散到各處,等到鹽井正式挖出,再全部拉到衛生部去制鹽。
而后陳明又看向李水魚帶回來的鹽井匠。
在鼠標點擊后,陳明看著顯示出的信息微微皺眉。
“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