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日食
- 低維游戲:從帶黃巾軍種田開始
- 修道路獨
- 2048字
- 2024-09-18 21:07:28
“這下面難道還住著人?可是他們?yōu)槭裁匆≡谙旅妫麄兪鞘裁磿r候住下去的?他們難道不用上來嗎?”
越是提出問題,陳明就越是感到疑惑。
“得趕緊讓弓長羽問問,黃岐山在近十幾年里到底有沒有出現(xiàn)過地震之類的情況了。”
對于陳明而言這個問題現(xiàn)在很重要,因為這有助于他進行推測。
這個石梯到底是多久前建造的,大概會花費多少人手。
順便的陳明還讓弓長羽去派人,尋找附近的一些有人生活過的痕跡。
尤其是要在地圖迷霧之外。
畢竟這樣的工程,不可能只由幾個人幾天就能就能完成。
而大量人在這里居住過一年以上,那說不定會留下一些線索。
很快建言發(fā)放。
屏幕內(nèi)的弓長羽在例行三拜后,便派遣幾人去四周搜尋線索。
而他自己也從裂縫邊上爬了出來。
在看到腳下扎實的大地后,松了一口氣。
隨后他想起了那道模糊的天意。
喃喃道:
“巡亦人?說起來此次上山之人中恰好有一巡亦獵戶,貌似早些年還曾在黃岐山捕獵,此時應(yīng)在九聲那邊。”
在回憶起這人后,弓長羽便朝著王九聲那邊走去。
而另一邊,王九聲等人倒是沒什么發(fā)現(xiàn)。
他們在走到裂谷盡頭后。
便回頭準備和弓長羽一行人會合,再做安排。
于是就這樣兩撥人在其途中就相遇了。
在給一行人打了個招呼后,弓長羽便朝著一個長的高高瘦瘦的人走去。
那人的皮膚黝黑,眼眶有些深陷。
弓長羽走到他面前問道:“汪渡兄弟,你可是巡亦人?”
汪渡也是常跟弓長羽上山的人了,自然知道弓長羽的性格。
所以此時也沒做什么表面功夫。
“在下確為巡亦人,不知道委員長有何吩咐。”
自從在歐陽遷那里學(xué)習(xí)后,汪渡就喜歡上了在下這個稱呼。
自那以后他每次稱呼自己都會叫在下。
聞言弓長羽點頭。
“汪渡,你可記得,這黃岐山自從那次縣衙搜山后可曾發(fā)生過地動山崩之事?”
“地動山崩之事?”
聞言汪渡陷入沉思,畢竟他自己年齡也才三十來歲。
縣衙搜山那會他還是個娃娃,很多消息都是從大人那里得來的。
所以那些過早的記憶,都有些過于模糊了。
不一會。
再一番思索,將自己這些年的人生經(jīng)歷回想遍后汪渡搖頭。
“黃岐山之中,貌似從未發(fā)生過這類事情。”
“那,可有異象?”
這是陳明在考慮到這個世界存在仙人后特意加的。
畢竟他也不太清楚到底還有沒有別的仙寶散落人間。
“異象...”他抬頭沉思了一會。
“若真要說異象的話,恐怕只有二十五年前的天狗食日了。”
“確無其他異象?”
“確實沒有了。”
聽到這話,弓長羽點點頭不再多說。
至于天狗食日這件事情他倒是沒有太在乎。
畢竟這件事情,與其說弓長羽也知道。
倒不如說乾元全境乃至嬋烏都知道。
畢竟食日現(xiàn)象自楚國成立起,便是按照每四十年一次的規(guī)律出現(xiàn)。
雖然大多數(shù)乾元人一生都看不到第二次。
但因為基本都會在父輩哪里聽說此事的關(guān)系。
所以其實大多數(shù)人見到天狗食日時,也不會有太大反應(yīng),最多也就會感覺比較新奇。
所以弓長羽自然也沒覺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而對于這個答案,屏幕外的陳明卻感到十分不對。
“日全食,四十年一次?”
說著,陳明想到了一周目。
那會雖然也有日全食現(xiàn)象,但是慶國百年也就只發(fā)生了一次。
而僅僅千年的時間。
想要改變數(shù)個天體的運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陳明還注意到了是在楚國成立之后,才出現(xiàn)規(guī)律的日全食的。
“所以,是那三百年時間里發(fā)生的事情?仙人手段?”
一時間,陳明是越發(fā)的好奇那三百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了。
不過陳明也沒去想太多。
畢竟結(jié)合線索的推斷才是推斷,不然只是空想。
不再思考這方面問題,陳明看向屏幕。
屏幕內(nèi),弓長羽已經(jīng)帶著王九聲一行人,回到了先前看到石質(zhì)平臺的地方。
不多時,出去尋找線索的黃巾軍士兵們也回來了。
紛紛表示在周邊沒有任何收獲。
其中還有一個人最起碼驅(qū)散了,陳明地圖上北方方向一公里的迷霧。
在仔細看了一番發(fā)現(xiàn)確實沒有任何線索后。
陳明看著屏幕,食指不斷的敲打桌面。
“看來只能下去看一看了。”
本來陳明是不太樂意這樣做的,因為這樣做有不小的風(fēng)險。
尤其是古代沒有專業(yè)登山繩的情況下,單靠麻繩陳明覺得終究不保穩(wěn)。
更何況弓長羽還恐高。
但最終陳明還是發(fā)了建言,因為他有種感覺。
能在這個裂谷下,找到不少關(guān)鍵的線索。
而且根據(jù)那個石臺來看,甚至可能會在這個裂谷下方碰到活人。
一番輸入后,陳明點擊了天道建言。
屏幕內(nèi),弓長羽先是靜靜的聽著模糊的天意。
例行三拜后。
看向裂谷內(nèi)的那處石臺。
“諸位,我剛得天意指引,需去往那處,可有人愿去?
若是不愿也無妨,此行便由我一人下去即可。”
看到這話陳明微微皺眉,他因為擔(dān)心弓長羽會因為恐高而誤事。
所以特意說了弓長羽可以不用下去的。
但弓長羽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理解,他是黃巾軍的首領(lǐng)。
享受黃巾軍中所有人的尊重,那任何事情他都該頂在最前面。
不然一味的讓別人去拼又怎么能服眾呢?
然而讓弓長羽沒想到的是,在場的沒一個人愿意要他下去。
“委員長你要不還是在上面守著吧,也好統(tǒng)籌大局。”
“我觀李兄言之有理,委員長你還是在上面吧。”
“...”
一時間各種勸說聲起,畢竟剛剛和弓長羽一起的士兵們都看到了弓長羽剛剛的表現(xiàn)。
簡單來說就是完全不放心。
最終在知道具體情況的王九聲勸說下,弓長羽終于放棄了下去的這個想法。
之后一行人在附近找了棵大樹,將麻繩綁上后,又將數(shù)根麻繩接在一起。
終于垂落下去的麻繩夠到了那處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