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建造村子,開荒準備
- 我有騎砍,干爆中世紀
- 甜粥甜粽子
- 2465字
- 2024-09-22 20:00:00
克蘿爾看到李維安全歸來,也是松了口氣,這幾日她已經整理好了城堡,搬了進去,就等著李維回來了。
李維看著完整的城堡,也是咧嘴一笑,這座城堡就是他的名片,他相信,凡是能看到這座城堡的人都會感嘆自己的強大。
建造這座城堡,并沒有花費李維太多錢,畢竟這些建材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話費了一些人工錢,整體算下來也就是幾十個金幣不到。
李維吩咐人先安排好伯納德等人,然后帶著拉烏爾他們進入城堡內。
在城堡主樓頂層塔樓上克蘿爾隨即走下樓,來到城堡大廳等候。
李維大步走入城堡內,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克蘿爾坐在他旁邊的椅子上。
其他人,包括他的父親約翰都站在下方。
李維笑道:“我不在的這幾天辛苦大家了。”
約翰連忙上前一步,將這幾日發生的瑣事全都匯報了一遍。
李維頷首,繼續說道:“現在城堡已經修建完畢,我們可以開始下一步的工作。
第一個,我們得繼續開辟我們的居住地,將周圍的樹木全都砍掉,用來建造村子。
至于開墾荒地的事情還不要著急,到時候我會同意安排,首先先把村子建造起來。”
開墾荒地不是一件小事,在法比奧的莊園以及自由地幾個村子使用的還是二圃制。
二圃制是耕地分區輪作法之一,也就是耕地常分成兩塊,每年一塊耕作,一塊休耕,逐年調換以保地力,作物也輪種。
只是在生產力進步后,二圃制逐漸被三圃制取代。
三圃制亦稱“三田制”、“三區輪作制”,在貴族莊園內,重要的生產工具發生變革,人們所用的輕犁變成了有輪重型犁,這讓耕地和開荒的效率提高,大片土地被開墾。
原本的二圃制已經無法滿足。
所以三圃制應運而生。
三圃制盛行于地勢平坦、氣候濕潤陰涼、土質粘重的中歐和西歐等地。
它把耕地分為面積大體相等的休閑地、春播地、秋(冬)播地三個耕區。
作物也在各區輪作,春播作物或大麥或燕麥或豆類,秋(冬)播作物或小麥或黑麥。
耕地和作物分別依次逐年輪換,三年一個循環。
與二圃制相比,三圃制一年可以收獲兩次,休閑地面積由二分之一減少到三分之一,既有利于減少農業災害或歉收的風險,又有利于耕地和勞動力利用率的提高,因而農業生產水平高于二圃制。
實行三圃制的莊園里有林地,提供柴薪、木料;有草地,提供飼料;有河流,提供水源;有的還有池塘,用來養魚。
有些領主的住宅往往建成城堡式樣,作為防衛中心,還有教堂和教士的住宅。
此外還有屬于封建主的磨坊、烤爐和各種作坊。
農奴的住房一般比較狹小,質量較差,農舍周圍有一小塊園地供他使用,他的份地也遠離農舍。
就像現在的李維的布局,他完全可以依托自己的城堡建立一個三圃制莊園,或者說,這就是他一開始的布局。
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建立村子,讓手下的領民有地方住,沒必要再擠在臨時營地,到時候山腳下的臨時營地改一改,可以建造成軍營。
建造村子的事情,李維不需要太過擔心,那些領民會比他還上心。
他要考慮的是開荒的事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僅涉及李維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涉及到領民們的利益。
首先就是開荒工具的準備了,約翰作為一個老農,早就按照李維的吩咐,買了一大批開墾用的工具。
這些工具裝了好幾輛馬車。
另外他還在法比奧的幫助下買到了幾套重型輪犁,也叫薩克森輪犁。
薩克森輪犁是重犁,可以深耕土地,非常適合環地中海以北地區的耕種。
在薩克森重犁出現前,高盧地區等國家依舊用著羅馬時代的輕犁,這種輕犁適合環地中海一帶的土地,但并不適應北方的土地。
這是因為氣候不同,地質不同的緣故。
地中海氣候區光照充足、水熱易期、水分容易蒸發、土壤松散,因此,羅馬農民在開墾土地時往往不需要深耕,而更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在犁地技術方面,以擺桿步犁等輕型犁分多次淺耕就足夠了。
高盧等北方地區,可耕種土地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由輕質土、白堊土等土壤構成的相對貧瘠的土地,二是肥土和黏土構成的肥沃土地。
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充沛,那些相對貧瘠的土地要求農民在開墾時進行少次深耕,將土壤翻起以覆蓋肥料,避免流水導致肥力流失——這是適合多次淺耕的輕型犁所力不能及的。
而肥沃土地則或多或少生長著茂盛的森林和灌木林,這里的土壤不但沉重粘滯而且叢生著草木根系,質量小、動力弱的輕型犁亦難以克服其中的阻力,無法滿足此類地區的開墾需求。
薩克森輪犁應運而生。
這種重犁在六世紀前就有雛形,到了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
薩克森輪犁后段是重犁,前端加裝了兩個輪子,有輪的重犁可以在前端獲得一個支撐力,從而減輕重力對拉犁牲畜的負擔并減少拉犁的阻力,進而使犁可以更重、更復雜,犁地更深。
同時,輪的存在也可以使耕地深度變得更加均勻,避免因為牲畜運動等原因出現的深度起伏。
另外,輪也方便犁在不同空間之間轉移,更加方便使用。
可是李維能夠買到的薩克森輪犁也就三套,這肯定是不夠他使用的。
他的想法還是在曲轅犁上,相比較于薩克輪犁,曲轅犁的技術更加簡單,更容易制作。
在重量和操作上,曲轅犁也比薩克森輪犁輕,方便。
更重要的是曲轅犁非常適合深耕細作。
李維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曲轅犁該如何做,是否適合西歐的土地。
在搞清楚這些問題之前,李維只能先使用薩克森輪犁開荒。
有了李維的安排,剛剛空閑了半天的領民再一次忙碌起來。
給自己建造房屋這種好事情,大家自然是干勁十足,即便沒有人監督,他們也會做的很起勁。
只是,村子建造的地方不能亂,領民們在整理好建材之后,需要運輸到規定的地方建造,而且建造的位置也有規范,大小也差不多。
另外,在李維得規定下,村子里每戶人家都得建造一個茅房,除了每戶單獨的茅房,還有一個公共茅房。
在公共茅房邊上還有一個公共垃圾場,這里可以堆放動物糞便等雜物。
西歐的耕種技術比起東邊的精耕細作差了太多,李維沒有太多的農活經驗,但他見識過家里老人做過農活。
不用化工肥料,只用人獸糞便也足以補充土地的肥力。
除了人獸糞便直接使用,也可以挖坑密封漚肥,開封的時候需要做好保護口腔的措施,那味道足以在一瞬間熏暈一個人。
漚肥開封之際,一般都是兩到三人才可以工作,避免出現意外。
另外還有堆肥,這種就是頂風臭十里了。
堆肥可以改善地力,漚肥可以用于日常耕種。
精耕細作是東方農業的一大特色,西方直至科技發展之后才做到這一點。
李維只需要學到一點皮毛就足以讓自己領地的生產力成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