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令宣讀奏書說:“天子之所以奉祀宗廟,統一海內,是以孝慈禮義賞罰為本。孝昭皇帝過早拋棄天下,沒有后嗣,丞相楊敞等廷議,按照禮制:“為他人后嗣,就是他人的兒子。”昌邑王可以作為后嗣,于是派遣宗正、大鴻臚、光祿大夫持符節,征召昌邑王到長安來主持喪禮,穿上服喪的斬缞。但是昌邑王并不哀痛,沒有悲傷之意,在來長安的路上,不顧禮義,拒絕素食,讓隨從官吏搶奪民女,置于隨行的衣車,以供自己在驛站中淫樂。到了長安,昌邑王謁見皇太后,被立為皇太子,服喪期間,私自購買雞肉、豬肉享用。在先帝大行前,接受皇帝玉璽,包括信璽、行璽,打開玉璽盒,不予以封存。從昌邑國來的隨從官員手持符節,帶領隨從、仆役、官奴200余人進入宮廷,在禁闥隨意游玩、嬉戲。昌邑王從存放皇帝玉璽的符節臺取走16枚符節,早晚哭吊先帝時,昌邑王讓他的隨侍手持符節跟隨。昌邑王寫了一封璽書:“皇帝問候侍中君卿:派宮中御府令高昌,賜予君卿黃金千斤,娶10個妻子。”先帝的靈柩仍然停放在前殿,昌邑王就打開樂府庫房,拿出樂器,讓昌邑國的樂人擊鼓吹拉彈唱,俳倡表演歌舞。先帝的靈柩剛剛下葬返回,昌邑王就登上前殿,敲擊鐘磬,召太一廟的樂人進來,在輦道、弁bian首等地方敲鼓吹拉彈唱,演奏樂器。昌邑王把長安廚祭祀用的三種太牢食具放置在殿室,祭祀完畢,與他的侍從一起把祭品吃的一干二凈。昌邑王乘坐法駕,擺出皇帝出行的儀仗,在北宮、桂宮馳騁,在上林苑看野豬、老虎表演。把皇太后御乘小馬車調來,讓昌邑國的奴婢使用。昌邑王在掖庭聚眾游戲,與孝昭皇帝的宮人蒙等淫亂,詔令掖庭令,膽敢泄露,即處以腰斬…
聽到這里,太后聽不下去了,喝止道:“別讀了!作為人臣、人子,竟敢如此狂悖淫亂!”劉賀趕緊離開座位,跪在地上。尚書令繼續讀道:
“昌邑王私自取出諸侯王、列侯、二千石官員的綬帶、墨綬,黃綬多條,讓昌邑國來的郎官佩戴,免去他們的奴婢身份,將符節上的黃色旄佩改成紅色。取出御用倉庫里的金錢刀劍玉器彩繒,賞賜給昌邑國的官吏,以及陪自己玩樂的侍從。昌邑王與隨從官員、官奴通宵達旦飲酒取樂,沉迷于酒色。昌邑王詔令太官供應皇帝平常的膳食,食監上奏說,在服喪期間不能享用平常的膳食,昌邑王就繞開食監,讓隨從到宮外購買雞肉、豬肉,還詔令殿門守衛不得阻攔,每天如此。一天晚上,昌邑王在溫室殿設置九儐禮,召見他的姐夫~昌邑國關內侯。祖宗的祠廟還未祭祀,昌邑王就寫下璽書,派使者持符節,以三副太牢禮祭祀昌邑哀王的園廟,稱自己是昌邑哀王的嗣子皇帝。
昌邑王接受皇帝玉璽以來的27天中,派出的使者往來不絕,拿著符節向各個官署下達詔令,征索物品共有1127起。文學廣祿大夫夏侯勝等以及侍中傅嘉多次勸諫,他就派人審訊夏侯勝,并將傅嘉綁起來關進牢里。昌邑王荒淫無恥,利令智昏,已經不顧身為帝王的禮儀,擾亂漢家制度。楊敞等人多次勸諫,他都不肯更改,反而日甚一日,照此下去,將會危及社稷,天下不安。
群臣認為,高皇帝因為創建漢朝基業,所以稱漢太祖,孝文皇帝因為仁慈儉樸被稱為太宗。如今昌邑王繼承孝昭皇帝之后,行為放縱不合法度。《詩經》說:“籍曰未知,亦既抱子。”(就算像于籍那樣昏庸的人,在危難的時候也知道保護自己的兒子。)五刑的條文規定,罪孽沒有比不孝更大的。周襄王不能侍奉好母親,《春秋》就說“周天子出居到鄭國”,因為他不孝而被趕出京城,使他與天下人隔絕。宗廟比君王更重要,劉賀沒有到高廟接受天命,就不可以繼承上天的意旨,奉祀宗廟,統治天下萬民,應該廢黜。群臣請求有關官員陪同御史大夫蔡誼、宗正劉德、太常蘇昌和太祝準備一副太牢供品,將此事告祭于高廟。”
皇太后下詔說:“準奏!”霍光讓劉賀站起來接受詔命,劉賀說:“聽說天子有七位諍臣,即使天子無道,也不應該失去天下。”(出自《孝經.諫諍章》認為君王身邊有直言敢諫的臣子,即使行為失當,國家也不會滅亡。強調諫臣對維護統治的重要性)霍光說:“皇太后已下詔將你廢黜,還自稱什么天子!”霍光于是上前抓住劉賀的手,解下他身上的璽印綬帶,交還給皇太后,扶著劉賀下了宮殿,走出金馬門,群臣跟著送行。劉賀向西面拜道:“我愚昧、魯莽,不配繼承皇位。”起身坐上皇帝侍從的車輛。霍光一直把劉賀送到昌邑王的官邸,向劉賀謝罪說:“大王的行為自絕于天下,臣等駑鈍懦弱,不能殺身報德,寧可負大王,不敢負社稷。愿大王自愛,臣以后不能再隨侍左右。”說完哭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