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眾人都很欽佩司馬相如的風采,宴席上充滿了熱烈的氣氛。酒興正酣之時,縣令王吉又捧上一把古琴,對司馬相如說:“聽說長卿彈得一首好琴,希望今天能有機會聽您演奏一曲,來助助興!”司馬相如推謝了一番,然后拿起琴來彈奏了兩曲。
卓王孫有位女兒名叫文君,生得姿容綽約,更難得的是,她及其聰慧,能詩善文,精通音律,可惜剛剛守寡,住在娘家。司馬相如早聽說了卓文君的芳名,內心傾慕已久,便趁機把自己的一腔思慕全部寄托于琴聲,用琴聲挑逗文君,向她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卓文君也久仰司馬相如的文采,此時正偷偷躲在簾幕后面窺探司馬相如,不由得被他的氣質、風度和才情所吸引,也產生了愛慕之情,但又惴惴不安,擔心自己配不上他。
宴會結束后,司馬相如又派人用重禮賞賜給卓文君身邊的侍女,讓她轉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深情厚意。卓文君大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司馬相如連夜帶著卓文君趕回成都,到了他家,卓文君才知道司馬相如很窮,家里除了四面墻壁,一貧如洗,這就是成語“家徒四壁”的出處。
卓王孫知道女兒私奔了,非常生氣地說:“我這個女兒太不成材了,這么丟臉的事都做得出來,我恨不得殺了她,但實在是不忍心。以后我一個錢都不會給她!”有人就勸他,但卓王孫始終不肯聽從。
再說卓文君激情過后,不得不面對柴米油鹽。生活的困窘使卓文君感到不快樂,于是她對司馬相如說:“只要你同我一起回臨邛,向兄弟們借些錢也足以維持生活,何至于讓自己困苦到這個地步!”司馬相如感到慚愧,無話可說,就跟她一起到了臨邛,賣掉了他們的全部車馬,買了一間酒肆。卓文君親自站柜臺賣酒,司馬相如自己則扎起圍裙和雇工們一起做雜務,在大庭廣眾前面,眾目睽睽之下洗滌酒器。這就是成語“當壚賣酒”的典故,成為才子佳人沖破禮教,甘守貧賤的典范。
卓王孫知道后,更加羞愧,干脆閉門不出。兄弟們和臨邛的長者都去勸卓王孫說:“你就只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你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卓文君已經成為司馬相如的妻子,相如雖然貧窮,但他才華橫溢,以后不可能總是無所作為。再說了,他又是縣令的貴客,你為什么偏偏輕視他呢?”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給文君100名童仆,錢一百萬,還有出嫁的衣裳、被褥、財物。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得到這些支持,重新返回成都,購買了田地房屋,轉瞬間成為了成都的富人。
就這樣,司馬相如在好朋友王吉的幫助下,從一個家徒四壁的窮小子,被包裝成風度翩翩的貴公子,并充分利用展示才藝的機會,拐走了富家女卓文君。又靠著富豪老丈人的資助,華麗轉身成為富人。整個過程充滿了套路,這種行為可能不符合儒家嚴格的倫理標準,因此被后世有些道貌岸然的儒學大師批判為“竊妻之賊”…。但才子佳人兩情相悅,而佳人正好又是白富美,才子好逑有什么錯。
傳說相如在卓家唱了兩曲《琴歌》,名為《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鳳鳥啊鳳鳥,回到了家鄉,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未遇凰鳥時,不知所往,怎能領悟今日登門后心中所感!”歌曲表達了他對卓文君的深深愛慕和強烈追求。他和卓文君在那個年代,為了愛情敢于裸奔,成為很多情侶的榜樣,他們的定情之作《鳳求凰》更是傳唱千年。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傳奇被后來的好事之人獵取,并做了演繹,形成了許多不同版本的故事傳說。比如《西京雜記》記載,相如晚年在茂陵安家,想聘茂陵女為妾,卓文君作了一首《白頭吟》以明志:“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xiedie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shai。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向往,以及一個女子獨特的堅定和堅韌。司馬相如看了,便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司馬相如因此也背上了“鳳凰男”的罵名,但這些傳說多數沒有資料可以證實。
通過這許多演繹的故事,可以看出他們大膽追求愛情,觸動了人們對世間情愛禁錮的反叛心理,也寄托了人們追求自由、忠貞的愛情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