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來了老弟
- 精品媒
- 牛筆
- 2979字
- 2024-08-31 00:01:00
自從掌握了神通《姻緣紅線》,白景玄開始相信,上天安排的最大。
他天真的以為,根據紅線順藤摸瓜,促成良緣還不是手到擒來?
羅蜜雪與朱立業,給年輕的白景玄狠狠上了一課。
即使是老天爺安排的姻緣,也不見得能夠美滿。
從羅蜜雪與朱立業眉心的意念,白景玄非常肯定這一男一女兩情相悅。
然而深愛了十幾年,依然無法走到一起。
那種出身帶來的硬傷,讓白景玄聯想到了自己。
甚至,還想到了蘇小魚。
這個時代很多的悲劇,皆源于身世。
如果羅蜜雪生在另一家,或者說朱立業生在別家,兩人早就生下幾個孩子了。
但如果,永遠只是一種假設。
白景玄罕見地失眠了,過了午夜才沉沉睡去。
夢中,他又邂逅了神仙姐姐。
然后,又挨了一百多頓毒打。
神仙姐姐獎勵的香吻,是少年在夢中最后一點期待。
日上三竿,又是新的一天。
對于新的良緣,白景玄一籌莫展。
他找不到切入點,無論先找羅家還是朱家,一開口挨罵還是輕的,搞不好會被打斷腿。
天可憐見,他有一個多年從業經驗的老娘。
集思廣益也是一種力量,有時候能帶來意外驚喜。
白景玄吃早飯的時候,蘭翠花湊過來說道:“兒子,你說的那件事,我想了一夜。朱家和羅家聯姻,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白景玄激動得跳了起來:“什么辦法?”
蘭翠花高深莫測,反問了一句:“論輩分,我爹和朱喬峰也算表兄弟,如今那朱四爺是你表舅,知道當年你外公為什么跟朱家鬧翻嗎?”
白景玄想了想,回道:“聽說我姥爺不肯跟朱家那些人一起出去打架,朱家人污蔑外公串通羅家人,一言不合就鬧翻了。”
“那你知不知道,你姥爺為什么不肯出去打群架?”蘭翠花又問。
“我哪知道啊,那時候我還沒出世呢。”
白景玄站了起來,替老娘捏肩膀捶背,一副狗腿子的模樣:“花姐,年輕貌美又善良的花姐,別賣關子了。來,慢慢說,我給您捶背。”
花姐很是受用:“看你這么乖,那我大發慈悲告訴你。”
“你外公是這么想的,老朱家那個朱金貴,和羅家二爺羅正光,都是富家公子哥兒,又沒帶兵器,就他們那身子骨,豁出去也打不死對方。”
“更何況,兩人還是同歸于盡,這里面肯定有古怪。”
白景玄眼前一亮:“外公的意思是,有第三方人馬出手?”
蘭翠花點了點頭:“沒錯,所以你外公不愿意跟著老朱家那幾個愣頭青,出去打群架。當時朱家和羅家人都殺紅眼了,根本不講道理。朱家有人說你外公吃里扒外,我爹也是倔脾氣,一怒之下跟朱家斷絕了關系,日子過得很苦。”
說到這里,花姐很是感慨:“當年那人命官司,是你外公一輩子的心結,到入土那天都不瞑目。兒子,你和霍縣尉關系好,找機會查一查。若是能查個水落石出,朱家和羅家的恩怨便可解開,你姥爺九泉之下也會欣慰。”
白景玄猶如醍醐灌頂,整個人豁然開朗:“行,我對姥爺在天之靈起誓,當年那起命案,我替他辦了,外孫一定為他老人家討一個公道!”
“乖,娘沒白疼你。”蘭翠花對兒子的態度相當滿意。
“那我先出門了,去外面摸摸情況。”
白景玄說完,匆匆出了門。
一路上,少年有了全新的覺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蘭翠花一番話,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當年朱羅兩家大亂斗的時候,蘭翠花都還沒出嫁,世界上還沒有白景玄這個人,少年受困于年代的局限性,一時想不出辦法。
經過老娘一提醒,白景玄想起了以前老一輩說過的各種八卦,還有他以前在縣衙當差的爺爺和父親,給他講過的一些傳聞。
這些信息整合起來,逐漸形成一條思路。
朱羅兩家解不開的恩怨,起源于二十五年前,朱金貴與羅正光之死。
解鈴還須系鈴人,只要從最初的源頭解開,事情就好辦了。
白景玄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做個媒而已,居然整出了懸疑色彩。
從媒人領域,跨越到了另外一個領域:斷案追兇。
說來也巧,這方面他遺傳了父親的本事。
想當年白仵作在老百姓面前不受待見,在縣衙里那可是三班衙役景仰的人物。
白仵作每次驗尸,能夠通過尸體線索,推斷出兇犯身份。
憑著這種本事,協助快班捕手,捉拿了好幾個兇犯。
正因為如此,上回白景玄去縣衙探路,守門的衙役很給面子放他進去了,一般老百姓想進縣衙可沒那么容易。
也正因為白仵作本事大,縣衙里有個未經證實的傳言:八年前白仵作似乎發現了某個大秘密,以至于遭人滅口,死得不明不白。
白景玄繼承了父親那種天賦,能夠通過蛛絲馬跡,探尋謎團中隱藏的真相。
少年根據零星的拼圖碎片,整理出了一條線索:朱家與羅家當年的案子,恐怕不僅僅牽涉到他外祖父,還關系到他父親的死因。
他并非公門中人,斷案追兇這種事情,輪不到他出馬。
幸虧他結識了一位便宜大哥——神探霍謀思。
借助這條粗大腿,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今具備了可能性。
……
最近幾天霍謀思告假在家,縣太爺也表示了理解,畢竟新婚燕爾,休息幾天合情合理。
茍縣令并不知道,霍府書房里,霍謀思正在翻閱陳年卷宗。
一疊文件,涉及到當年朱金貴和羅正光的命案。
另一堆文件,則牽涉到二十三年,朱立偉和羅勇浩引發的大規模沖突。
這些卷宗,霍謀思在西廳辦公的時候從來不看,只因縣衙里人多眼雜,他這神探一旦關注某件案子,必定引起有心人注意。
眼前這些卷宗是華生找機會謄抄的副本,神不知鬼不覺帶了回來。
朱家與羅家引發的陳年舊案,霍縣令已經研究了三年。
之所以沒有立案,只因牽涉到一個重量級人物——八年前告老還鄉的老縣令,杜致遠。
此時此刻,書房里只有霍謀思和華生兩人,他合上卷宗說道:“只要找到賬本,便可立案升堂。”
“霍兄,你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華生苦笑道:“你比我更清楚,官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告老還鄉的官員,為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以前犯了一些錯誤,一律既往不咎。”
“杜致遠因病告老還鄉,如今你去查他,必將成為官場公敵,天下官吏都容不下你。”
霍謀思無所謂地說道:“從我決定娶秀芹那一天起,就沒想過跟整個官場和解。”
華生差點沒哭出來:“霍兄,我知你心中有公道,有正義。可你這樣做,外人會怎么想?別有用心之人定會造謠,污蔑你娶了民女無法升遷,才刻意調查杜老大人。一旦這天下人認定你為了升官,不擇手段,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
霍謀思一說起案情,冷靜得可怕:“我說過了,先找賬本,然后立案。”
華生表示反對:“年代久遠,二三十年前的賬本,恐怕早已銷毀。杜致遠連任十六年縣令,絕不可能留著賬本讓你來查。”
霍謀思胸有成竹道:“杜老縣令當然不會留下賬本,可與那杜家二老爺合作多年的金滿堂,骨子里是一個商人。無奸不商,金滿堂這種人,會給自己留一條后路。”
說著,他回憶起了崢嶸往事:“華兄可還記得,當年你我在幽州,那錢百萬為了自保,把他爹三十年前的借條都給翻出來了。”
華生有不同意見:“金滿堂以前是商賈不假,如今他兒子金玉樓中了舉人,金家搖身一變,成了書香門第。我們以什么理由去調查,又如何能找出金家隱藏的賬本?”
霍謀思早有打算:“你我去不得,縣衙里的人,也去不得。此事,須得委托一個足夠機靈,擅長隨機應變的可靠之人,我看小白就不錯。”
華生與霍謀思合作多年,默契度極高,一聽話頭就明白了后文:“你打算委托白景玄,以保媒的名義,幫你偷賬本兒?”
霍謀思吐槽了一句:“華兄你常說我不會說話,你也不太會說話。讀書人的事情,能叫偷嗎?”
華生啼笑皆非:“這么多年了,你還是不通人情世故。真以為白景玄叫你一聲大哥,他就會冒那么大風險,去舉人老爺家里偷東西?”
霍謀思有他自己的想法:“不試試,你怎么知道他不去?”
突然,霍婉君在外面敲門:“大哥,白景玄求見。”
“哈哈,快快有請。小妹,叫你嫂子中午準備一桌酒菜,我要款待賢弟。”霍謀思笑著站了起來,帶著一種“來了,老弟”的即視感。